一、导游人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1、 良好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反应灵敏
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善于感知
善于发现
案例分析:
一导游曾带团游览颐和园很多次,然而有一次一游客突然问他在花园石径上的图案是怎么回事?
一旅游团乘火车抵达重庆时天空下着细雨,游客下车时的表情很糟糕,言语中透露出:真倒霉,又遇到这样的鬼天气。显然游客心情不怎么样,导游这时应该如何开始他的接团工作?
2、 良好的注意能力:
集中注意力:“目中有人”
合理分配注意力:“目中有人”、“目中无人”、兼顾游客动向。
3、 良好的意志品质:
自觉性:主动意识
果断性:判断能力
坚持性:忍耐力
自制性:自控能力
二、调整旅游者的情绪
以游客在旅游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为例:
分析一:旅游者初到异地:求安全心理、求新心理
——要求导游合理安排,满足追新求异需要,转移注意力。
分析二:旅游过程中:懒散心态、求全心理
——要求导游集中精力,分析组织处理好各种问题。
分析三:离开前:忙于个人事务,情绪波动较大
——要求导游做好弥补补救工作。
针对游客不同阶段、不同心理状况下表现出的情绪变化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调整游客情绪:
1、 补偿法:
物质补偿
精神补偿
例如:旅游者个人情绪不佳时;丢失物品时;不理解讲解内容时;不满意导游服务时;
2、 分析说服法:
案例一:前往某一旅游景点途中塌方,致使旅游者不能前往该景点旅游,游客透露出不满的情绪;
案例二:“十•一”国庆节时,一旅游团在前往长城的途中遭遇堵车,一堵就是4个小时,游客非常不高兴,导游应怎么样缓解游客情绪?
——分析游客心理状况,为游客“设套”。
3、 转移注意法:
例如:触景感伤时;损失物品时;因意见不一而发生争执不悦时等等。
——说服、安慰、讲故事、笑话、唱歌等方式均可转移注意力。
4、 暗示法
通过语言、表情、手势、行为、威望影响和改变旅游者的心理活动。
三、营造愉快氛围
1、 激发旅游者兴趣的激励因素主要是直观形象和语言。
例如:自然景观导游时着重用语言突出景物的形象美。
范例:巧石争崛叠布,犹如神工天成,形象生动,构成一幅幅绝妙的天然图画。步移景移,妙趣横生,给宁静的山以活力,好象无数的明珠散落峰海之中,千姿百态,逼真逗趣。(《黄山导游词》)
2、 运用语言艺术调动旅游者情绪。
制造悬念法、引用法等方法运用。
3、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旅游者的积极性。
适当使用声象导游手段
3COME考试频道|http://www.reader8.com/exam/为您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