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会考试 > ACCA/CAT > 复习指导 >

2006年6月ACCA3.4大陆第一张宏其继续战斗,考向幸福

2008-10-05 
2006年6月acca 3.4 大陆第一 成绩:77分   我闻acca之道较晚,2005年10月才开始学习,在12月的 ...
2006年6月acca 3.4 大陆第一 成绩:77分

  我闻acca之道较晚,2005年10月才开始学习,在12月的考试中通过了2.4(77),2.5(78)和2.6(65)。2006年6月的考试中通过了2.3(76),3.3(61)和3.4(77分)。其中3.4 分数不算高,居然是中国区第一,真有点让人意外。2.3 最初选考的是中国税,本以为凭自己在工作中接触的相关知识,能拿高分,结果在去年12月的考试中却没通过。同学们对此很吃惊,我别提有多郁闷了。之后于今年6月改考英国税,用的是bpp的教材,比较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职业规划,早早益善。回顾自己的职业之路,真有点悔不当初。当年靠英文混进了四大(当时还是六大)的管理咨询部,却一直没有考cpa,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咨询部太忙,而且不需要cpa。 所以一直是低头干活儿,等到有一天抬头看路,突然发现如果没有cpa或类似的资格,几乎没有机会做到合伙人,才决意去考acca。我真羡慕年纪轻的学友,早在迈进财会行业的门槛之前已开始准备acca,甚至在学校时已考了好多门。 要做到边工作边学习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索性选择了脱产学习。

  没想到走出校门多年以后,又感受到了学习和考试的快乐。 读acca是一种幸福,工作的时候耳濡目染,多多少少学了一些财务知识,现在终于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整理,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摩拳擦掌地准备考试的心情也有种久违的亲切。来源:m

  我自学能力差,所以喜欢参加acca的培训班。培训班最大的好处是讲义精炼,提纲挈领。acca的教材都很厚,从头到尾吃透不容易,可能也没必要。 上冲刺班只要两三天的时间,却能获得一个重点突出的知识框架,一下子有了方向,便于下一阶段的自学。

  参加培训班的另一大好处是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互相鼓励和交流,仿佛又回到了单纯的学生时代。我自己容易犯懒,不到冲刺的培训班开始总不能静下心来学习。身边的许多学友是边工作边考试,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勤奋和执着常常让我感动,并激励着我不能懈怠。

  我读过审计署和bpp的培训班,感觉都不错。第一个培训班是审计署的2.4冲刺班。老师对重点把握很到位,人也风趣,爱讲带点法国口音的英文。2.3和2.6没有参加培训。剩下的2.5,3.3 和3.4读的全部是bpp的冲刺班,三位老师术业有专攻,各有千秋。来源:m

  bpp教2.5的是位女老师,科班出身的她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对半路出家学财务的人来说是求之不得。

  教3.3 的也是位女老师,娇小伶俐,专业超强。我上课时几乎做到了全神贯注,还常常不耻下问,提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很少按老师的要求练习计算题,结果3.3差点成了我的滑铁卢。第一题要求计算学习曲线,立刻来了个下马威,我没带复杂的计算器!老师上课时曾多次要求我们多动手做题,切忌眼高手低,还特别提醒我们注意学习曲线,不幸被言中了。真是不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

  教3.4的是bpp北京的掌门人李钢老师。李老师是学理科的, acca也是被训成材。因为有第一手的相关工作经验,李老师把3.4这门看似抽象枯燥的课讲得有声有色。偶尔会过于恣意纵横,不知意欲何方,但基本上是理论联系实际,尽管天马行空,却收放自如。

  选报3.4的人不多,这中间可能有些误解。不少人以为这门课技术性很强,其实3.4充其量只能算是纸老虎。它不是考it技术,而是考应用。只要了解有哪些基本的信息技术,以及如何利用它们为管理服务即可。遇到一位好老师,多研究真题,熟记答案,再加上专业的英文底子,成就了我的acca中国区单项第一。

  剩下的3门核心课对我来说才是真正的挑战,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当然参加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我离开了财务咨询业,开始学做企业银行,但依然难舍acca。事实上acca的课程对我的新工作大有裨益,3.5-3.7关心的正是企业高管魂牵梦绕的公司战略,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等大问题。毫不夸张地说,通过这三门核心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我同客户的ceo和cfo平等对话,为他们出谋划策,然后水到渠成地将他们需要的银行和金融产品推荐给他们!

  革命尚未成功,同学仍需努力,幸福就在努力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