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阿基
诸多迷茫中的公务员考生也需要一个“支点”,这个“支点”不求撬动地球,但求实现职业理想。那么,众多勤奋备考公务员的考生到底因何而迷茫?
什么是能力?此其一。“能力”一词与“智力”密切相关,从根源上讲应该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或工作)的个性心理特征与指标。按照西方心理测验学界的权威观点,能力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即知识记忆能力、言语理解能力、语词表达能力、数字运算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快速知觉能力。这一观点整体上为我国学界认可,并成为我国科学设置公务员考试科目的重要参照。
能力是决胜公务员考试的惟一因素吗?此其二。能力可谓决定一项活动成败的智力因素或者说必备因素,但绝非惟一因素。影响一项活动成果的非智力因素包括信念、意志、动机等不同层次的多种因素,从能力的中短期培养来看,思维路径、方法、技巧等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和培养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短期内可以提高能力或者说短期内能提升考试能力吗?此其三。在考试中能从容应对不同形式和难度的考题,也是一种能力。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充分了解活动情况、知己知彼,并适当改变活动的顺序安排、结构组合,就可能在实力(能力)上产生质的飞跃。因此,短期内提升能力是可能的。
如果上述分析整体是合理的,就可以回答公务员考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支点”这一问题,那就是思维的路径、方法。就华图近年来对考试、考生的研究,考生一定要对公务员考试的不同科目、不同题型的潜能考查方向、命题关注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比如逻辑判断题的考查,其题干与选项有逐渐拉长的趋势,但无非是对考生日常生活中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有效性的考查,考生应当避免受到自己思维定势的影响,同时对容易发生的逻辑错误进行分析、总结,因为命题专家几乎所有逻辑题干扰项的设置都针对这些易犯错误,诸如概念内涵的偷换、因果关系颠倒、以偏盖全等常见错误。
由于思维科学性的训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对于有较多时间备考的考生,希望能有所启发;对于很快要进入实战的考生而言,考试题型的熟知和有针对性的答题技巧的训练还是必要的,言犹未尽,这里恕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