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新增知识点解析之教育研究的类型
在08年教育学统考的四门学科中,教育学原理变动最大,其次就是教育研究方法了。在08年的教育研究方法的教育研究的界说中增加了教育研究的类型。下面我将海文教育学名师在海文教育学强化班上对这个新增知识点的解析摘录如下:
一、知识点解析
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按照研究目的)
基础研究:研究教育的事理,揭示教育活动本身所固有的法则或规律,也称“纯研究”或“理论研究”。
应用研究:将基础研究所揭示的法则或规律运用于教育实践活动,以直接指导或改进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前者旨在认识世界,增加科学知识本身,它不必要考虑研究结果能在什么地方付诸实践,不一定会产生直接有用的结果;应用型研究则旨在改造世界,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为实践者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
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按照分析方法)
定性研究: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
定性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历史回顾、文献分析、访问、观察、参与经验等方法获得教育研究的资料,并用非量化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袁振国)
(美国学者博格丹r.c.bogdan和比克林s.k.biklen)五个基本特性:①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直接来源,而且研究者将自身作为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②描述性的(不是采用数据)。③研究者关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和产品。④倾向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或者自下而上式的分析。⑤“意义”是定性研究方法最关心的事情。注意参与者的看法,以及参与者是如何解释他们自己的看法的,研究者经常从被研究者的角度出发,了解和体验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行为的意义,及其被研究者的解释。
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字统计方法等。其基本步骤是: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立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验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检验研究者自己的理论假设。(陈向明)
区别与联系:不是绝对的,是一个统一体。
区别:(1)从认识论角度来看,两者基于不同的范例。定性研究从最纯粹的意义上讲从属于自然主义者的范例,即研究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所获得的意义也只适应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定量研究根源于实证主义,与定性研究相比更接近于科学的方法。定量研究对结果和产品予以极大的关注,而定性研究者更注重过程的影响。(2)研究路径不同。定性研究更多的是归纳的过程,开设研究时并不强调理论基础,而是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理论,而且在研究过程中,理论不断被改变,被放弃或被进一步提炼。定量研究具有演绎性的特征,从开始就更倾向于以理论为基础。(3)研究设计上存在差异。定性研究不强调严格和标准的研究程序,进入研究更灵活,采取的方法也更多样。而定量研究则要求有更标准的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4)目的上的差异。定性研究旨在解释社会现象,而定量研究则在于确定关系、影响、原因。(5)表现形式上的不同。定性研究主要是叙述,而定量则是通过数据的展现说明研究结果。
3、价值研究和事实研究
(1)价值研究。价值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因为什么,为谁,为什么目的,许诺什么,多大风险,应优先考虑什么,等等。价值研究的基本目的是确认某种目的是否值得为之争取,采取的手段是否能被接受以及改进系统的结果是否良好。价值研究通过价值的确认与分析而直接面对价值问题,它的前提是,在人类系统中价值观是所有行动和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其基本判断是:“该系统的偏好是......”。
(2)事实(行为)研究。事实(行为)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到什么程度,等等。事实研究对事物、事件、关系和相互作用等等进行描述、观察、计数和测量。事实研究要求研究者把尊重客观实际放在首要地位,一定要注意排除各种干扰和主观因素,尤其不能依据个人或上级的价值观念臆造事实。
二、复习点睛指导
这部分的新增内容在07年的大纲中也有,划分在教育研究方法的其他分类考点之中。08年大纲将这种分类单独列出来,凸显其重要性。这种划分是教育研究方法中最为核心的分类方式,有可能会以选择题的类型出现在考卷中。复习的时候不要将这种划分和后面的基本分类混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