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法律硕士 >

实用参考:2008年法硕各科最后预测

2008-10-04 
  法硕综合课   一.简答题    1.简述人民**专政的阶级结构.   2.简述法对社会主义市 ...

  法硕综合课

  一.简答题 

  1.简述人民**专政的阶级结构.

  2.简述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

  3.简述<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的特点

  4.法律推理的特征.

  5. 清末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

  6.简述六法体系的层次.

  7.总理的职权以及国家主席的职权.

  二.分析题

  1."死罪囚,决前一日二复奏,次日又三复奏.谓奏画已讫,应行刑者,然始下决.复奏讫毕,听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满而行刑者,徒一年.但犯恶逆以上及部曲杀主罪,行一复奏"――――<唐律疏议>

  问:1.这个是关于什么的规定,其内容是

  2.这个规定渊源是从那里开始

  3.试说明清朝的秋审制度对死刑是如何规定的.

  2.2003年某城市议价科研单位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所需要的专业是法学,计算机,明确提出不要女生.某大学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的女生张某,非常想进入这家心意依旧的单位.前去报考,但遭到负责报名的工作人员的拒绝.张某认为该单位侵犯了自己的宪法权利,要求该单位纠正自己的行为.问:该单位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那些宪法权利?宪法依据是什么?

  3."诸谋杀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者,皆斩.谋杀思麻以上尊长者,流二千里;已伤者,绞;以杀者,皆斩."――――<唐律疏议>

  问:1.这段文字的大致大致内容是什么?

  2,这段文字反映了什么原则,最早起源于禾处

  3.这个原则是什么时候哪部法律废止的?

  4.自汉以来,刑法沿革不一.隋更五刑之条,设三奏之令.唐撰律令,一准乎礼,以为出入.宋采用之,而所重者赦.律所不载者,则听之于赦.故时轻时重,无一是之归.元制,取所行一时之例条格而已.明初,丞相李善长等言:"历代之律,皆以汉<九章>为宗,至唐始集其成.今制宜遵唐旧."太祖从其言.

  问:1.何谓隋更五刑之条,设三奏之令.

  2.何谓赦,举两个代表作,

  3.分析<大明律>的篇章结构.

  5.孙志刚事件相关问题回答。

  问题:1.如果撤消<收容遣送办法>可以有几中途径.

  2.孙的那些宪法权利受到侵害.

  3.对于非城市户口的公民进行收容是否合适.请从中国违宪审查的角度对收容遣送办法进行分析.

  三.论述题

  1.新出台的物权法已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在之前的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谈到,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启动司法解释的起草工作.8月15日,最高法院发布消息说,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审议通过了2007年司法解释立项计划,其中包括了物权法的司法解释.请从法理学角度,结合以上信息,谈谈物权法响应解释出台的必要性.

  2.在权利义务的关系上,不同社会制度下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义务为本位,二,权利为本位,三,权利义务一致性.请你运用法理学,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的有关知识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谈谈你的看法.


  刑法部分:

  一、简答题

  1.简述我国刑法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

  2.简述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处罚原则.

  3.预备犯的概念特征和处罚原则.

  4.简述伪证罪和诬告陷害罪的区别.

  5.简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6.简述剥夺政治权利的计算方式.

  7.简述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

  二、辨析题

  1.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的,都要负担刑事责任.

  2.共同犯罪中,所有的实行犯都是主犯.

  3.凡教唆他人犯罪的一律以共犯论处.

  三、法条分析题

  1.刑法第1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

  试说明:

  (1).入户的含义

  (2).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含义

  (3).假如甲抢劫并不得假释,这个是基于什么原因.

  (4).某乙误以为某丙包里有巨额现金,抢劫后发现里面有一把手枪.于是藏在家中,请问对某乙如何处罚.

  2.刑法第384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

  试说明:(1)国家工作人员的含义

  (2)归个人使用的含义


  民法部分: 

  一、简答题

  1.简述被代理人死亡后,代理行为依然有效的条件。

  2.简述债的法定抵销的概念和条件.

  3.债的提存的概念和原因.

  4.简述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5. 留置权的概念和成立要件.

  6.不安抗辩权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7.简述物权概念和特征.

  8.代位权的概念和条件

  9.要约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10.一般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违约行为的概念和构成与这个相似)

  11.共同侵权的概念和特征

  二、辨析题

  1.有损害,有责任,无损害,无责任.也就是说,有损害发生,造成损害的人就要承担民事责任.

  2.根据契约自由原则,抵押人可以与抵押权人约定在债务已届清偿期而债务人未清偿时,抵押物抵押权人所有

  3.出嫁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答:1.在民法意思上错误.

  2.女儿出嫁,与其配偶组成新的家庭,但是不因婚姻关系的产生而解除与父母的瞻仰扶助关系.

  3.就继承而言,女儿不因出嫁而丧失继承权.

  4.虽然出嫁的女儿在赡养父母上,有不便之处,但是这个并不是解除关系的条件.

  5.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得知说法是错误的.

  4.有人认为抵押合同和抵押权同时生效.试根据<物权法>分析这个说法.

  三、法条分析题

  1.<合同法>第67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方.......

  试分析这个规定.

  2.<物权法>第230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

  试分析这个规定.

  1.诈骗罪和盗窃罪区分关键是看被害人时候是否"因被迷惑而本质上出于自愿".

  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区分:实施的阶段和心理状态

  3.涉及刑法69条,70条,71条,数罪并罚原则.

  4.刑法的效力范围.特别是对军人和国家工作人员.

  5.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6.各种犯罪形态的处罚原则.

  7.亲告罪是那些.

  8.盗窃罪的新形式:盗窃各种卡,帐号,盗用线路等.

  9.无过当防卫权的行使.紧急避险中危险的来源

  10.累犯和再犯以及处罚的区别.

  11.溯及力问题.

  12.犯罪的心理状态.故意过失以及意外事件.

  13.自首和坦白,以及相应的量刑.


  选择题目;

  刑法部分:

  1.诈骗罪和盗窃罪区分关键是看被害人时候是否"因被迷惑而本质上出于自愿".

  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区分:实施的阶段和心理状态

  3.涉及刑法69条,70条,71条,数罪并罚原则.

  4.刑法的效力范围.特别是对军人和国家工作人员.

  5.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6.各种犯罪形态的处罚原则.

  7.亲告罪是那些.

  8.盗窃罪的新形式:盗窃各种卡,帐号,盗用线路等.

  9.无过当防卫权的行使.紧急避险中危险的来源

  10.累犯和再犯以及处罚的区别.

  11.溯及力问题.

  12.犯罪的心理状态.故意过失以及意外事件.

  13.自首和坦白,以及相应的量刑.

  民法部分: 

  1.代理权

  2.要约和要约邀请.

  3.债的撤消,提存.

  4.合同的类型

  5.遗产继承,赠于,亲属的范围

  6.权利能力,行为能力

  7.几种他物权的概念构成.

  8.宣告失踪和死亡,以及发生顺序冲突时的处理原则.

  9.知识产权中商标的分类.

  10.合伙,入伙,退伙,特别是债务清偿原则

  11.共有问题的债务清偿

  12.期间和时效.

  13.无因管理和善意取得的条件.不得适用善意取得的几个情形.

  14.归则原则.

  15.法人的成立要件.

  16.定金

  17.著作权的无偿使用情形

  18.人身权,特别是各种权利的区分.

  19.监护中亲属的范围.

  20.知识产权的保护期

  法理部分:

  1.给定的法律属于哪个部门法

  2.法律解释.

  3.事件和行为.

  4.法律监督体系.

  5.法系的区别和联系.

  6.法的起源以及法与道德的关系.

  宪法部分:

  1.新增的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2.国务院,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3.各种宪法权利.注意区分是否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的那些

  4.公检法的办事原则.

  5.任职有界数限制的有那些.

  6.那些官员是人大选举,那些是提名后任命.

  7.刚性和柔性宪法的国家.

  法制史部分:

  1.各种会典,和编制方式.

  2.各个朝代首先定型的是哪个.

  3.十恶.作赃,六禁.

  4.奴隶制五刑,封建制五刑

  5.边区各个时期法律的内容

  6.分清民国,北洋时期宪法的制定

  7.各种制度首先确定于哪个朝代.

  8.古代的合同,契约成立的条件.

  9.会审制度.

  10.法制史中的各个第一.

  基础课案例分析

  1.甲(男89年4月5日生)从小游手好闲.2005年4月5日,甲与乙(90年7月30日)和丙(男89年1月18日生)一起吃饭庆祝生日,然后去网吧上网,出来结帐时发现钱不够,于是将乙质压在网吧自己和丙出去搞点钱回来赎.晚上11点30分,甲与丙一起潜入一居民家中.甲要丙望风,自己带主任睡觉后盗窃.凌晨1点,丙因为害怕心理恐惧,没通知甲就跑了.同时,甲认为主任已经睡着,于是锹开抽屉,找到3000元.结果被主人听见.在与主人的打斗中,甲用身上携带的刀子将主任刺成中伤,逃跑.甲到网吧责怪丙,晃说盗了1000,给了丙500,交完上网费用后,回来.丙在回家的路上因神色慌张,被警察盘问.供书了事实.在警察的一步盘问下还交代了1个月前在小学门口收保护费,共计13元.以及2个月前盗窃1000手机一个的事实.

  问:1.搞点钱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2.甲和丙的赃款怎么计算.

  3.丙陪盘问后的交代,有什么后果.

  4.甲有那些法定量刑情节

  2.张某和李某是多年的好朋友.为了表达情谊,98年6月7日,张将自己收藏的宋朝字画和清朝瓷器赠于李某.李欣然同意.可是张没来得及交付就生病住院.6月10日,张立下遗嘱,将所有财产如下处理:字画给李某,瓷器给各个,存款给儿子,对房产没涉及.17日死亡.对如何分配遗产,产生纠纷.张某除儿子还有一个已经结婚的女儿以及一个弟弟.问:

  1.李能够根据7日的意思表示取得字画.

  2.李能否根据10日的意思表示取得字画.

  3.张的哥哥,儿子取得遗产的依据是什么

  4.遗嘱中没设计的遗产怎么分配.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