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语文 >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阅卷报告

2008-10-03 
写 稿:河南太康第一中学特级教师 焦文林 电 话:15838602568 e m:henanjiao2008@tom.com ...

稿:河南太康第一中学特级教师 焦文林

话:15838602568

e mhenanjiao2008@tom.com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

特级教师:焦文林

一、评分细则。

16题(4分)

答案:第一问:循环、重复利用塑料袋。

第二问:①用纸袋替代塑料袋不可取,因经济、环保成本过高;②循环、重复利用塑料袋,可减少“白的污染”;③塑料袋回收再生产成本低。

评分细则:

①第一问,1分。

②第二问,3分,答对1个要点得1分。

③大意对即可得分。

18题(5分)。

答案:①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3分)

②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现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2分)。

评分细则:

第① 题:

①“触发了作者对秋的集中描写”得1分,“承上启下”得2分。只答“承上”或“启下”者,得1分。

②大意对即可得分。如“承上启下”,写成“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者,可视为正确答案。

第② 题:

①“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两个要点,答对一个得1分。

②大意对即可得分。“彰显”写为“突出”“渲染”等可得分;“惊叹”写为“惊奇”“赞叹”也可得分。

19题:(5分)

答案:第一问,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并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

第二问,在艺术效果上,写出了秋叶的绚丽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

评分细则:

第一问:

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得1分,“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得1分,“色彩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得1分。

②大意对即可得分。如“赞叹”写为“赞美”“赞扬”,“传达”写为“表现”“抒写”, “凸显”写为“表现”,“主旨”写“主题”等,都可以得满分。

第二问:

①“写出了秋叶的绚丽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得1分,其中“绚丽多彩”“丰富性”两个词,有一个出现,即为回答全面。“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得1分,其中“给人视觉享受”与“艺术感染力”两个短语,有一个出现,即为回答正确。

②大意对即可得分。

20题:(4分)

答案:作者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说明了古人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过去”与“现在”并不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评分细则:

①“引用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得1分,“古人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得1分,“‘过去’与‘现在’并不是割裂的,得1分,“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得1分。

②照抄原文“生活在旧进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力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可得2分。

③大意对即可得分。

二、阅卷情况。

2008年高考北京卷的现代文阅读,共设计7道题(14—20题)。14、15、17题是客观题,分值为10,由阅卷机评分。16、18、19、20题,分值为18,网上阅卷,由评卷老师根据分工,按照“评分细则”认真评定分数。

14、15题,正确选项与原文对应的信息点比较明确,难度较低,75—80%的考生选择了正确答案。16题,第二问要求答出3个要点,而相当一部分考生只答“用纸袋替代塑料袋不可取,因经济、环保成本过高”,以偏概全,因而得2—3分者比较多,满分率只占20% 。

18题,第二问对考生概括能力要求较高,部分考生答案偏离题意,造成失分,此题得2—4者居多。19题,要点不全,造成失分者占40%。

此题评卷体现更大包容精神,一些关键词用同义词的按正确答案赋分。尽篇如此,由于试题难度决定,此题考生得分不高。20题,虽然考查概括能力,但原文信息较明确,试题难度低,考生得分般3—4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