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复习思路:抓住各科的规律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政治特级教师 梁侠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政治特级教师 梁侠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备考中必须了解社会热点、重点问题。命题中可选素材是极其广泛的,而且所有的材料在试题中只起到载体的作用。载体虽然不同,所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论知识却是基本相同的,能力要求也是相同的。这就是规律。高考文综后期复习,需要把握住的,就是这些相同的规律。
-“就事论事”无法考查能力要有理论说明
高考文综从答题要求看,“就事论事”无法考查能力,因此,任何具体事件、具体问题一定要求有相应的理论说明。
有效提炼试题材料背后的理论信息。对于题目材料的分析过程,就是一个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过程。高考试题给出的背景材料都是现象,地理一般是人地关系的具体现象,政治一般是社会问题中的政治或经济现象、文化现象等,历史是以前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所以要用历史资料、历史记载甚至历史图片、文物等,来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试题材料里给出结论或观点,这就需要考生通过这些现象解读出其背后的道理。
-复习的重点就是“看材料”“想材料”
有为数不少的考生提取材料信息时思维混乱,不会看材料。所以后期复习的重点就是“看材料”、“想材料”,“看”出材料的关系和层次,“想”出其内含的道理和观点。如,几则材料是因果关系还是对比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主客观关系?材料的表述分了几层?不同的层次是以句号分还是以内容分?思考的过程中要有辨证思维、历史观点、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总之,后期不一定要做大量的试题,把已有的试题利用、研究好、想清楚了就够。
-基本要求是“有的放矢”回答好“这一个”具体问题
研究有针对性地回答具体问题的方法。“有的放矢”是高考答题时的基本要求,也是考生常常出现失误的关键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做答,就是要求针对“这一个”问题来回答,而不能回答对所有问题都适用的一般原理或一般答案。
许多考生之所以不能够很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就是因为对理论知识过于教条化地理解了。任何一个问题,都是新材料,因而就是新情境、新条件、新逻辑,答案必须根据这些新的要求,建构新的思路。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考生一方面需要了解社会现实问题,把握住大的方向;同时要注意微观具体问题的设问角度、理论要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从三方面研究试题的命题规律
后期复习时,可将一些比较好的模拟试卷装订成册,研究试题的命题规律。一要研究试题材料选择的规律,二要研究试题设问的规律,三要研究答案组织的规律。任何一个学科都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同样的背景材料,如果设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即使主题相同、设问相同,但由于材料稍微有所不同,答案也不一样。但无论如何,总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要考生自己去感悟,去理解。
-要用学科术语答题给分的依据是学科关键词
经常有同学问:“我一定要用术语答题吗?”当然。文科综合的三门学科中,各有其特定的学科术语,所以解答问题时,必须有针对性地运用学科术语。如果不用术语答题,如何能够说明问题?如果不用术语,阅卷给分的依据何在?所以,要研究学科的关键词语。
从答案的组织看,许多同学都感觉,答案总是难以完整,其关键原因就在于思维缺少层次性,不能形成立体感。因此,在复习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运用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思维线索应该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审题,抓住问题的中心和要点;二是答题时思维层次要清楚。因为任何问题都是新的逻辑,所以审题时要抓住“这一个”新问题的逻辑起点,然后展开逻辑思维过程,最后落脚在逻辑终点。如,去年关于“甲村乙村的对比”,其逻辑终点是“怎样使农民增收”,这就需要回到材料中找,如,甲村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思维起点,发展加工业又是一个思维起点,还发展旅游业,这是第三个思维起点,有了这三个点,都往终点上延伸,答案自然就很完整了。
这样的训练,既能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思考,也能够完整地回答问题,前行知识和后续知识之间可呈现出清晰的基础和延伸关系,问题就能越想越明白,思考也能越来越深入。因为层层推出知识或结论,是环节紧密相连的知识体系,也能锻炼思维的严密性和层次性。
名师简介
梁侠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政治特级教师。北京市政治学科带头人。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培训骨干教师。兼任西城区政治学科教研员,西城区中学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西城区思想政治课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主持、参加教育部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主编、编写过相关著述,并获得奖项。每年参加全国及北京市高考试卷、试题的分析与评价工作。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