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总复习
第一部分 经济常识
一、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
(1)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
(2)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基本属性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货币
(1)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3)纸币的产生与发展(略)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流通次数成反比。
3、价值规律(重点内容)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加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2)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价值规律促进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略)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2)国家的宏观调控(重点内容)
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标、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三、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是市场主体
(1)企业及其作用
企业含义(略)作用有: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2)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热点问题)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居民购买股票,是为了取得股息和从股票升值中获得收入,是一种投资行为。
股票的票面金额是固定的,股票的价格是变动的。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成正比,与银行 成反比。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
(3)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略)
(4)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重点内容)
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提高经济效益的正确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第一,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二,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2、企业经营者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略)
四、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点和热点内容) 农业,工业,服务业
国民生产总值(gnp)计算以本国常住居民为准;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以国界为准。
发展农业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这是实现农业现代的必由之路。
首先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需要建立在增加 的基础上。必须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结构,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我们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略)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劳动者的基本权和义务
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遵守职业道德也是劳动者应该履行的义务。
(2)劳动合同制度
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的原则有: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3)我国的社会保障(热点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力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内容。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它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五、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1)国民收入的分配
国民收入按其最终用途分为两部分:积累和消费。要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2)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收入的形式有:税、利、债、费。财政支出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财政支出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 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3)财政的巨大作用
第一、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第二,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三,财政可以有力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第四,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五,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2、税收和纳税人
(1)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2)我国税收的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其作用有,第一,税收是财政收入 的基本形式。第二,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第三,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热点,12万元)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是“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1600元。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六、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
(1)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三类。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是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领导力量,只能有:第一,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第二,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第三,经理国库。中国人民银行还具有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职能。
(2)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是商业银行的三大基本业务。在经济往来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转帐支票、汇票和信用卡。
在我国,银行作为信贷中心、转帐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中心,是资金活动的中枢神经,是国家 的关键部门,是整个经济活动的总枢纽。
银行的作用有:第一,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
第二,银行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正确地经济政策提供必要地依据。
第三,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2、公民的储蓄
(1)存款储蓄及其作用(略)
(2)债券和商业保险
债券与股票的区别是:首先,性质不同。其次,收益权不同。第三,偿还方式不同。
债券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保险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商业保险分为财政保险和人身保险。
七、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商品服务市场
(1)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及特点(略)
(2)市场交易原则(重点内容)
市场交易原则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自愿,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平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公平,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活动的基本精神。
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家庭消费的内容
居民的消费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水平制约的。影响因素有:第一,收入水平。第二,物价水平。第三,人口数量。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动力,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与发展。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首先,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其次,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第三,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3)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重点内容)
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有:(1)安全权、人身安全权和财产安全权是消费者的最主要的权利。(2)知情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求偿权。(6)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如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解决的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处理;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请求行政部门处理;提请仲裁机关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当代世界市场
(1)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当代世界市场出现的新特点有: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
(2)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
世贸组织(wto)是专门协调世界经济的国际经济组织。目标是各成员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的。
世贸组织的作用有。较大幅度降低了世界各地进口关税的水平,有力促进国际贸易发展。规定了国际贸易中的各项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有序进行,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使发展中国家对外贸得到进一步发展。世贸组织在处理国际贸易关系中,实施的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除在世贸组织外还有 和 。
(3)外汇与汇率(热点问题)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我国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外汇汇率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通过不等价交换进行的。“剪刀差”
(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我们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我国的对外贸易
(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
对外贸易的形式有:国际劳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 。
对外贸由进口和出口两部分构成。出口大于进口称为顺差,又叫出超;进口大于出口称为逆差,又叫入超。
(2)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
发展对外贸,可以沟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可以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3)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我国发展对外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平等互利的原则。
本3页:第 【1】 【2】 【3】 页责任编辑:sony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