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食堂员工述职报告(精选3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在园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本学期我园坚持以服务师生为宗旨,进一步加强食堂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团结一致积极工作。为了更好地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师生的权益,现将本学期食堂工作作一下总结:
严格膳食管理,认真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我园本着卫生、安全、富有营养、利于消化的总要求,每周为幼儿制定营养食谱,做到品种多样,搭配合理并保证按量供给。为了提高伙食质量,我们在菜肴的搭配、烹饪上下功夫,保证幼儿吃饱吃好,同时还为体弱儿童增加了营养菜、肥胖菜。每月我们还及时做出营养分析,我们对营养分析结果,及时让幼儿园伙委会了解,广泛听取伙委会成员的意见建议,发现问题,共同讨论,调整食谱,保证幼儿各类营养素摄取均衡。同时我们还将每天菜肴向家长展示,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用餐情况,增加幼儿伙食的透明度。定期有保健医生、营养员巡视幼儿进餐情况,了解食物是否符合幼儿的口味,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在饮食卫生方面,我园严把了采购、验收关、变质的原料一律退回;同时由保健医生严格督促营养员严格按照预防性消毒及烹调加工的要求进行日常操作,对所有进口食物进行了留样,并做好了留样登记。因此,在各条线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没有发生过一起食物事故。
规范日常操作细节,不断提升营养员工作质量。加强营养员的理论学习,按照操作规范,强化细节、规范、严谨操作,增强服务意识。认真组织全体人员参加每月一次的理论实践学习活动,通过现场观摩、案例、理论学习及技能展示来切实提高理论操作水平。并做好活动记录,以理论指导实际工作,从而提高工作质量。组织全体食堂工作人员认真参加园内的政治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和服务意识。通过学习卫生工作管理条例和食堂操作规范,做好安全卫生工作。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确保幼儿、教工的饮食安全。在膳委会的监督指导下,根据每月营养分析,不断改进,取长补短,使幼儿园的营养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高度重视卫生安全工作,加强检查、及时反溃。
1、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把好食品的采购、验收、入仓、烹饪、运储、分发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卫生关。严格按规程操作各类设备,不违章违规操作。经常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设备出现异常立即维修或报修。
2、严把进货关。做好食品的进货关与检查检验关,杜绝假冒伪劣和“三无”(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限)食品进入食堂;坚决杜绝采购过期、腐烂变质、污秽不清,混有异物或其他感观性状异常等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做好购买食品的索证工作
3、严格做好食品的加工关。对所加工食品做到煮熟煮透,尽可能做到色香味俱佳。必须做到生熟分开,用专用工具、专用冰箱存放食品。
4、认真做好食堂内外的卫生。每天做好食堂各功能间、餐厅及食堂外场地等场所的清洁卫生工作,始终保持整齐清洁。
5、每天做好消毒工作。餐具必须做到一清、二涮、三冲、四消毒,消毒后的餐具存放在保洁厨中。严禁使用未消毒餐具及加工用具。营养员按照一条龙操作程序进行,特别加强营养员二次x室和备餐间的“三白”和手的消毒的检查。
6、加强食堂仓库的管理,进出货及时登记,保证幼儿摄盐量、摄油量等不超标。幼儿园食堂的安全卫生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健康与幼儿园的'稳定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总结反思,将食品卫生工作纳入日常重点工作范畴,更出色地完善各项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主要负责学校食堂的管理工作,兼印务工作。食堂工作主要包括食材的采购,加工,组织学生,餐厅管理和服务,学生午休等。学校于本学期进一步加强了食堂管理,把食堂工作纳入了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对食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吃的满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认可,逐步提升食堂的知名度。对此,本学期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完善管理制度,规范食堂管理。
为规范食堂管理,成立了食堂管理办公室和食堂管理领导小组、工作小组。重新修订了《食堂工作流程》、《食堂管理制度》、《食堂工作人员考核细则》和《食堂岗位责任制》等。规定了每周一下午例会制度,总结上周工作,安排本周工作。对食堂每天的工作,从早晨到下午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具体规定。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了明细分工,责任到人。如厨房工作肉食类、蔬菜类、面食类都有具体责任人。这样,即使工作运作有序,又强化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对每位工作人员,每月进行一次考评,实行了绩效工资,我和崔老师每周不定期的进行二至三次的全面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全面考核,以此确定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采取多种措施,严把重要环节。
1、控制进货渠道,不进劣质低价菜、不进来路不明菜。在原料的采购上,我们采取“定点加多点制”,即确保了采购的稳定,又能货比三家,相互制约。坚持了索证制度,没有或缺少各种证件的单位,不采购。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确保价钱相对合理。对送来的原料,由责任人验收,严把质量关,过秤、监秤、开收据,各负其责,相互制约。
保管员负责经常检查食堂仓库,确保食物不变质。对厨房人员要求加工精细,味道可口,小学生愿意吃。
2、加强学生管理,看护好每一位学生。本学期在校吃饭的学生有460名左右,比以往多出了160余名,学生多给管理看护带来一定的困难。值班的教师比原来少了很多。为此,我们调整了工作人员的分工,加强了带队、餐厅服务、午休看护。确保学生的安全。
三、加强卫生管理,增强忧患意识。
食堂卫生隐藏着安全隐患,对厨房、餐厅、宿舍卫生实行定人、定点、定时间、定要求,必须做到逐日清扫、周末大扫。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并做好食品留样记录。对加工工具、餐具、严格按照要求消毒。工作人员要确保自身卫生检查,我们每周进行一次卫生全面检查。确保卫生管理到位。
四、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我们餐厅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我们对员工以教师的职业道德来要求,同时我们对员工都是以老师称呼,学生叫老师,我们要求员工之间也叫老师。使每一位员工都有一种自豪感,同时也相应的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我们要求所有的员工都像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班主任一样关心、爱护、体贴、照顾好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呆的安心,吃的舒心,家长才感到满意放心。
尽管食堂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家长反映分菜不均匀;有的老师在管理中大声喝斥学生等,毋容置疑,家长反映问题,指出工作中的不足,是对工作的一个促进。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进一步规范管理,进一步抓好制度的落实,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再有各位领导的帮助和老师们的积极配合,就能更好的办好食堂,就能让更多的家长放心。就能使更多的学生愿意在餐厅吃饭。就能把我们的食堂越办越好。 .
一、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形成强大工作推力。年初,与各企业负责人签订了人口计划生育专项目标管理责任书,并把责任书履行情况列入党工委重大事项督查内容,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及时召开企业计生调度会及各类培训,组织计生工作做得好的企业计生主任在会上交流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二是强化措施,严格监管,夯实计生管理基础。针对开发区企业流动人口多的情况,积极协调区计生部门、六合街道计生服务站,推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四项免费”制度;针对流入人口变化较大的情况,组织开展了流入育龄妇女计生信息调查摸底活动,逐家逐户的深入到企业、商户和康苑小区住户,调查流入育龄妇女的婚、育、孕、节育和持证情况,详细登记流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登记表,掌握流入育龄妇女的计生信息,为日常管理提供基础。对于未持证人员督促其回户籍地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及时到计生办审验证件,并将其纳入流动人口正常管理,提供各种计划生育服务,增强了对流动人口计生宣传管理服务能力。
三是广泛宣传,树立导向,积极发挥协会作用。积极开展企业计划生育协会组建工作,健全流动人口经常性管理和服务机制,做到机构健全、管理到位、服务有效。20xx年5月6日成立了开发区人口与计生协会,共吸纳市天正化工有限公司等会员17家。积极发挥协会作用,组织企业参加“救助贫困女童”、“金秋助学”等救助活动,16家企业及个人参与捐款,结成帮扶对子12对,共计捐款3.7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建会规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取联合建会等方式,争取年内在已投产工业企业全部建立计划生育协会。
四是创新举措,落实政策,树立正确利益导向。组织企业集中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区企业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等文件精神;举办区企业计划生育管理系统应用培训班,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企业计生主任履职能力。截止20xx年年底,区企业计划生育管理系统中共录入人员信息2822人,全部完成信息录入工作。为切实稳定企业人口计生工作队伍,强化对企业计生工作的调度监管,在全市率先出台了《经济开发区关于实施企业计生主任岗位补助的通知》,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做好计生工作的积极性。
五是把握关键,强化管理,培育合格计生队伍。针对企业计生主任补贴发放办法的执行,对各企业的计生主任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及时对计生主任进行调整补充,同时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计生培训,要求企业都能配备计生管理人员,确保有人“干事”,建立了一支较高素质的计生管理队伍。
二、20xx年工作打算
一是抓好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坚持严格的责任目标考核,落实岗位问责制度,健全和实施住户和商户的流入人口基础信息建档和管理工作。
二是抓好流动人口计生“一盘棋”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统筹管理、信息共享、区域协作、服务均等”的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机制,加强核查与交流,提高对基础信息的分析能力,重视对流动人口的动态监测工作,坚持经常性底数清理,确保流动人口计生信息交流的及时性、准确性。
三是抓好人口计生队伍建设。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基层计生队伍建设,备齐企业、商户、住宅计生工作力量,强化专业性培训,落实各项培训任务,切实提高企业计生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