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按照教育局教研室的安排,我在“农村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进行了“经验介绍”,其实,说不上有什么经验。但是因为有了这个任务,倒是促使我沉下心来,透过纷繁复杂的、层出不穷的新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平时听课的一些体会,对数学课堂进行了一番认真的冷思考。最终,我和青年教师们交流了我对数学课堂的几点感悟,我把我的感悟归结为四个“实”。以下是我整理出来的发言梗概:
一、踏实研究教材,别让“用教材教”成为华丽的借口
我们平时上课,总是喜欢追求新颖的设计、多样的活动,追求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因此,我们往往会摒弃教材中的主题图和练习设计,另辟蹊径。并美其名曰“不是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果真如此吗?前段时间,为了参加优质课录课活动,我准备了一节《面积和面积单位》,为了准备这节课,我认真研读了各个版本的教材,人教版、青岛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在研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一个版本的特点都不一样。例如北师大版对这节课设计了几个活动,如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等,人教版则先引起认知冲突,然后在寻求办法的过程中进行操作和感悟……。按照教研室郭老师的要求,我必须要整合所有版本的优势,编出自己的“版本”。在研究中我发现,其实教材的每一句话、每一幅画、每一道练习题的设计都是有它自己的意图的------其实以前也知道,只是没有象现在这样有切肤之感。现在要进行切割和重组,谈何容易?因为把这个版本上的一个环节插入到另一个版本上,马上就会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在反复推敲、对比、修改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研究的乐趣。教材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终于定稿以后,我其实对教材已经烂熟于心。也就是达到了“驾驭教材”的境界。教材烂熟于心,课堂上就能够得心应手,真正的关注学生的生成并予以恰切的引导。这个时候,我才感悟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用教材教”恰恰掩盖了我们对教材解读的肤浅。我并不反对“用教材教”,但是必须在充分理解和解读原教材的基础上才有资格谈“用教材教”。如果对原教材浅尝辄止,没有对教材的深刻领会和精心解读,“用教材教”就只是披着“理论”外衣的华丽的借口。
二、扎实训练内功,洗尽铅华现本色
不少老师表达过这样的感受,-------名师的课堂模仿不来,充其量只能模其“形”而不能模其“神”。那么这个”神”为什么模仿不来呢?我曾经认为这个“神”跟每个人的性格特点、生活阅历有很大关系,所以别人模仿不来。在自己磨课的过程中,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为了磨课,我把自己的课录了下来,刻成光盘在电脑上放给自己看。结果光盘放了不到5分钟,我就按了暂停,一个人坐在旁边沉默不语。为什么呢?因为我感觉实在太可怕了,在同事们的眼里,我上课的风格可是“课堂语言简练”,而那个在画面上喋喋不休的人真的是我吗?怎么从头到尾我都在不停地说呢!不是自己一直以语言简练来要求自己的吗?我硬着头皮把自己的光盘看完,分析自己到底说些什么!通过这次在光盘上直面自我,我大彻大悟。其实我们之所以模仿不成名师的“神”,是因为我们的内功还不到家。
人们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以前我看课,总是喜欢那种热闹的课,有吸引人的情境,有各种丰富的活动,设计新颖巧妙、课堂进程流畅。现在我才明白其实我恰恰忽略了很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内功的修炼。教师的内功绝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少少慢差费的关键因素。
举一个最简单也最常见的例子吧:比如,我们出示一副主题图,教师甲问学生:“图上都有什么”学生回答:“有小猫、石头、猴子在打架……”说了半天,还没有说到本节课的内容上,老师的汗下来了,而这时候,3分钟的时间已经悄悄的流逝了;乙老师同样出示了这幅图,问学生:“图上都有那些数学信息?”学生很快就说到了关键的的信息。
这个案例,仅仅是一句话的差别吗?不是的。一个“内功”深厚的老师,深谙儿童的心理特点,问题导向明确,少有歧义,整节课务实高效,相反,内功“浅薄”的老师,最容易问题指向不明,学生稀里糊涂,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各种环节 浮光掠影,流于形式。
所以,教师锤炼语言、苦练内功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苦练内功不仅仅是锤炼语言一项)我们不妨把自己的课录下来,放给自己看一看,滤掉课堂上的繁华和热闹。洗尽铅华现本色,看看自己的问题到底在哪里,相信有一次直面自我的经历,我们对“内功”这个词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切实把时间还给学生,训练学生不是训练老师
这是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口号。实际上,我们做得又怎么样呢?刚才我谈到我认真的看了我自己的光盘,分析我到底在喋喋不休的说什么。我发现,我说的最多的一是过渡语,一是重复学生的发言,一是对学生的评价,说起来这些东西都是应该有的呀,可是仔细一看光盘,我们就明白了,这三项内容占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其实很多东西我们都可以真正还给学生的。比如,在这节课里,我问学生:“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面积接近一平方厘米呀”?学生回答说:“牙齿”。我为了培养学生说话完整的习惯,就追问:“牙齿怎么了,请你把话说完整。”学生就说了:“牙齿的面积”。还是没有说完整啊,我就等不及了,就不由自主的替学生说了:“你是不是想说一颗牙齿的面积接近一平方厘米呀”。学生点点头。我就让他坐下了,接着又提问一个孩子,结果他说的又不完整,我又等不及了,又不由自主的替他说了。看完光盘想一想,如果我把替孩子说得时间还给他自己,下一节课它可能就能自己说完整了。可惜我把这个时间占用了,下节课她还是说不完整。(所以,有时候,我们在埋怨学生这样那样毛病的时候,真的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再比如有的学生说完自己的意见之后,我们会不只觉得重复一遍,这无形中也占用了学生的时间。所以,我们要锤炼内功,认真研究课堂上怎样切实把时间还给学生,郭志刚老师曾经说过:“课堂上老师最好不要说话,因为课堂是训练学生的,不是训练老师的”这句话值得我们细细琢磨。
当然,今天我所说的“切实把时间还给学生,”是从平时不易觉察的角度说的,至于明目张胆的剥夺和占用学生时间的行为,也不用我多说。
四、落实面向全体,别让课堂成为少数学生的舞台
我们班里总会有一些很优秀的学生,他们思维敏捷,口齿流利,往往是老师一提出问题,他们的答案就已经到了嘴边。我们的课堂有时候就不自觉得随着这些强势的声音往下进行了,于是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老师和一些优秀的学生进行唱和,而更多的学生却成了“看客”,有意无意的,我们的“落实面向全体”就成了一句空话,其实真正的面向全体应该达到“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的境界,让全体学生真正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这样的境界并不难做到,我试着举几个例子吧:比如,我们在提出问题以后,先不要忙着提问,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对于有优等生,我们可以拔高要求;比如我们在课堂上常常会设计“同桌互相说一说”的环节,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学生会互相说,但是有一些不自觉的孩子可能就游离于活动之外,开了小差,我们不妨这样来要求:“请左边同学的先对右边的同学说一说,然后右边的对左边的说一说”。可别小看这一句话,其实是最有效的组织和约束,让同桌两人互相约束。
再比如,我们常会进行分组练习,“下面请男生队齐读”,这个时候,男生队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读的“气吞山河”,而女生呢?有一部分在听,另一部分就开始走神了,因为老师没有明确她们的任务。试一试,在这句,“下面请男生队齐读”,后面加上一句话“下面请男生队齐读,女生队当裁判,看谁能听出问题来”,这样女生也有了明确的任务,你会看到效果马上就不一样了。
其实,真正落实面向全体,往往就体现在这些课堂细节上。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的四个“实”,其实大家用一个“实”字就可以全部概括,那就是“似曾相识”,我觉的这样说还是客气的,其实何止是“似曾相识”啊,简直就是“老生长谈”!在这里,我特别想引用魏书生老师的一段话:“教育不需要搞运动,现在所谓的新课程理念,其实都可以在很多年前甚至是孔老夫子的时代找到渊源,为什么还会换个花样变个名词反复出现,就是因为“落实难”啊!我们教育上缺少的不是理念和口号,缺的是扎扎实实的行动和落实,因为把口号和理念变成行动,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汗水。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新理念层出不穷,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我们不能做随波逐流的“墙头草”,而是要多一些冷静的思考,善于“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看清本来的模样”。还有一句话叫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上和大家交流的只是我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结合自身特点“躬行”出来的一些肤浅的看法,不一定适合在坐的朋友们,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