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法律援助中心先进事迹材料
**市**区是2003年新建立的新区,全区总面积1502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45个村(社区)委员会,总人口58万。我区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2000年,2005月2月区编委重新批复,隶属司法局的下属事业单位,现有工作人员四名。**区法律援助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把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落脚点和出发点,紧贴基层、创新举措,迎难而上,强力推进法律援助工作,为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真抓实干强基础 确立法律援助工作新思路
加强工作协调,积极争取区领导和部门的关心与支持。法律援助工作要想加快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此**区法律援助中心采取请示、汇报和简报多种形式,向区领导介绍、汇报法律援助工作进展情况,并多次邀请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和有关领导视察、指导法律援助工作,使各级领导对法律援助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法律援助工作给予了更大的支持。2007年,法律援助工作列入区政府十件为民办实事之一,区法律援助中心充分抓住机遇,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县财政、人事等部门沟通。
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下,县财政专门下拨资金用于法律援助中心机构建设,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财政拨款由原来的每年 1万元提高到现在每年5万元。2015年我局在**街租用了180 余平方米的沿 街办公用房,用于法律援助窗口建设和改善办公用房条件,配备了电脑、扫描仪、传真机、复印机、数码相机等
现代化办公设备,设有功能齐全的接待厅、调解室、咨询室、办公室等,法律援助窗口实行律师值班制度,推出法律援助“点援制”,大大提高了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水平,为优质高效法律援助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积极与民政、人事、法院、检察院、公安、档案等部门的联系,得到大力配合和支持,就法律援助人员因办案需要各种材料给予免费提供,2007年实现了法律援助与人民法院司法救助的对接,为做好法律援助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 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区法律援助中心利用有限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地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从2007年开始,我们开展了**区“送法下乡暨法律维权”、等系列宣传活动,编印了《法律援助宣传资料》、《青少年法律知识手册》、“法律援助服务卡”等书卡册 154000 多册(份),免费发放到千家万户;配合**区“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调查”进村入户,贴近群众宣传法律援助知识,共走访群众2900多户,在10个司法所制作法律援助宣传橱窗,每月更新一次宣传法律知识,广泛宣传法律援助制度、政策和法规;在农村、社区、 企业设置法律援助指示牌 300块,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在全区法制宣传教育月活动中,组织律师讲师团到各乡镇、街道开展巡回宣讲法律援助活动 46 场(次)。充分发挥**山歌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载体开展宣传活动,使法律援助这一“阳光工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信赖,法律援助工作社会知晓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积极开展工作,以良好的工作实绩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的地位。我区近三年来,法律援助中心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逐年增加,2013年办理127件,2014年办理181件,2015年办理201件,三年共办理509件,接待来电、来访咨询3274人次,挽回经济损失659.9万元,维护了法律的公正,让困难群众在接受援助中得到实惠。
我区有1000多家中板厂小企业,都雇用有不少的农民工普遍存在拖欠工资、工伤等问题,这些企业老板总认为雇用的外来工人数少,工资拖欠数额不大,没有人能管得了,经常有农民工到有关部门投诉求助,长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乡镇工作站成立后,方便了群众,有不少农民工前来求助。经过仔细分析研究,法律援助中心设计了一个打一警十的方法,决定受理东龙镇一家中板厂老板拖欠外地农民工潘某等人工资一案,指派东龙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承办此案,由于有法律援助的届入,运用非诉讼调解,很快就达成工资兑现协议,潘某当场拿到了自己的工钱。此案在当地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许多企业老板看到外来工有法律援助撑腰,纷纷筹借资金,主动兑现拖欠工资,使分散在20多间企业50多位的农民工领到了被拖欠的工资,收到了很大的社会效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二、开拓进取求发展 建立法律援助工作新机制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援助行为。**区法律援助中心推出申请受 理代理制,就地、就近接受困难群众的申请;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和执业律师法律援助接待日制度,方便群众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推出“点援制”,使“经济困难群众不但可以免费请律师,还可以请到自己想请的律师”, 2015年受援人指名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数占全部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46%。创建“三级网络”,巩固援助阵地。**区法律援助中心早在20027年就着手建立法律援助三级网络。至年,全区建有法律援助工作站15家,在工、青、妇、残等组织成立了七个社团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全区10个乡镇设立10援助工作站,并在 145个村(社区)聘请了145名法律援助联络员,从而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区、镇、村三级网络机制,极大地方便了基层群众和各类特殊类别人群的法律援助需求。同时,统一制作了法律援助工作站铜牌,实行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流程、法律援助范围、法律援助申请程序等统一上墙制度,此外,还统一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公示栏的内容,并自2010年开始统一启用法律援助工作站公章,以合理调配法律援助资源,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各项法律援助工作。创新工作模式,畅通援助渠道。**区法律援助中心针对特殊群体,采取了“就地取材”的工作方法。一是与部门联动。因职工、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申请法律援助,与工会、妇联、残联、老龄委等共同进行协调。二是与信访、人事联动,安排律师参与上访接待,做好上访群体疏导劝解,并及时收集信息向政府提供法律意见,预防和减少群体事件发生。三是建立法律援助非诉讼调解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各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资源,开展非诉调解工作。四是创新思路,促进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持续发展。法律援助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的不断健全,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的法律援助工作要不断规范化、现代化。我们要立足基层,不断创新发展的思路。一是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开创援助工作新局面。为适应社会对援助工作的要求,我们积极寻求多种方法分散、缓解经费不足的压力。我们抓住各级政府加大基层司法所建设的契机,利用在司法所设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对一些相对简单的援助事项由基层司法所就近办理,既方便群众,又节约了办案成本,达到了“双赢”。二是创新援助凡是,不断实现法律援助的效益最大化。法律援助经常采用诉讼代理为主的方式,现实中并不受到受援群众的欢迎。我区法律援助中心成立后,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法律援助不能等同于“打官司”,能以非诉讼调解办结的案件绝不使用诉讼的方式。这样,不但降低了援助成本,提高了援助效率,也产生了更大的社会效应。三是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我们在今年11月开展“送法下乡暨法律维权”宣传月活动,收到好的效果。四是学习促提高,以质量促发展。就是通过不断地改善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层次,不断地推进我区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三、情系百姓办实事 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新效应 树立服务意识,增强品牌效应。
为了充分发挥好法律援助服务百姓的“窗口”作用,**区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了法律援助快速通道和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老、弱、病、残者的法律援助申请,始终坚持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安排;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发 放《法律援助卡》;对农民工因追讨工资、工伤事故赔偿和其他人身
损害赔偿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再审查经济状况,直接给予法律援助。2013 年,为53 名农村残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代理劳动仲裁、 民事诉讼,成功地处理了在全区范围影响较大的这一群体性纠纷。2015年某公司承包人因经营不善而逃之夭夭,19名职工工资无着落要 求法律援助,**区法律援助中心及时提供法律援助,有效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在百姓心中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 树立敬业意识,强化内部管理。首先,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抓好
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爱岗敬业志成才,我为司法添光彩”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法律援助工作者队伍的政治 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加强制度建设。中心落实“八项
制度”:来访接待制度、日常值班制度、预警预报制度、信息上报制度、 例会分析制度、业务学习制度、专人联系制度、台帐资料制度;制定 下发了《法律援助工作站管理办法》,要求各工作站做到“五个有”: 即有人员配备、有经费保障、有办公场所、有援助条件、有制度保障,促进法律援助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第三,壮大援助队伍。在全区范围内招募法律援助志愿者,社会影响力,扩大了困难群众的受援面。
树立质量意识,加强业务建设。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办案质量年” 活动,制定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检查办法》、《法律援助案件档案 管理办法》,成立了法律援助办案质量考核评估组,建立并实施目标
责任考核等一系列奖惩激励制度,进一步增强了法援工作者的责任心。在加强业务建设的同时,实行重大案件讨论和评估、限时办理、当事 人意见交流、案件抽查、错案责任追究等多项制度,把好援助案件申
请关、立案关、质量关,确保法律援助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社会效果。做好新时期的法律援助工作,实现法律援助工作新跨越,还面临 许多困难和问题,**区法律援助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将以更加饱满的 工作热情,以只争朝夕的工作精神,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坚持一条心、一股劲、一盘棋,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齐心协力,奋发进取,
努力开创法律援助工作新局面,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