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调查的目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对人的一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幼儿终身受益。但是如果不适时的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便会错失良机,这会给幼儿未来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现在孩子的父母基本都是80后特别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和特殊技能的培养,他们宁愿花钱给幼儿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却忽视了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生活方面的事情几乎是全部包办代替。幼儿在幼儿园老师的教育与培养下,好不容易养成的生活习惯回到家中后,家长依然大包大揽,使得幼儿在家一个样,幼儿园另一个样。长此以往,对幼儿的发展没有一丝好处。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要养成良好习惯”。因此适时开展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对幼儿长远的的发展以及适应新时代的环境和要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对象与抽样方式及结果
针对幼儿存在的行为习惯,设计了20项调查试题,对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中班30人,共发放调查表30份,回收30份,从调查的30个幼儿中,我们发现:幼儿入园以后,经过我们的教育引导,幼儿在生活习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依然有许多不良习惯:如有八名幼儿没有节约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有四名幼儿不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有十五名幼儿不会整理床铺;有3名幼儿对周围环境没有探索欲望;有三名幼儿遇到问题时不是经常问为什么;有三名幼儿不会正确使用自己的毛巾和水杯;有十名幼儿学习时不能做到认真仔细、爱动脑筋;有六名幼儿不能做到主动想客人、长辈问好;有五名幼儿没有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有八名幼儿在家不独立进食,无法做到定时定量;有六名幼儿饮水时随意走动。有两个小朋友不能做到勤剪指甲保持个人卫生;有九个幼儿没有爱惜粮食的好习惯。以上调查分析反映,很多幼儿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坏习惯。
三、问卷分析与思考
我们应该在《纲要》指导下,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通过观察、交流、讨论、游戏、示范、表扬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现在,大多数幼儿从以前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要老师帮忙到现在的自己独立照顾自己的生活,再到能主动照顾同伴、能热情地帮老师干力所能及的工作,他们的进步明显,但是有的幼儿的问题仍然存在。有些孩子在家中的一些坏习惯如:不能按时睡觉、挑食、不会自己吃饭的毛病有待于改正。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待巩固。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能保证了幼儿健康成长。幼儿的抗病能力增强,我班的出勤率才能提高。幼儿就会热情活泼、积极好学,展现了良好的班级风貌。
四、采用教育方法:
1、观察幼儿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通过日常生活及特定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习惯养成的基本渠道。结合家庭生活,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细心观察幼儿的表现,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和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也可写些幼儿观察记录,并与家庭成员或老师交流,共同探讨幼儿行为表现,总结积累经验。
2、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
(1)榜样法(以身示范法)。是一种借助于榜样的形象,以正面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向幼儿施加影响,使孩子受到深刻正面教育的方法。幼儿学习榜样,大体经历了从无意识的模仿到有意识的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从把模仿当作目的到把模仿当作达到目的的手段等。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只靠说教,更重要的是以身立教。通过言行,把抽象高深的思想,良好的道德标准具体化、人格化,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形成好思想、好品德、好的行为习惯。行为的模仿和练习,是形成和巩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教育实践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2)环境教育法。是指创造和利用良好的环境,家庭的环境创设,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来教育幼儿,是以隐性教育为主的教育法。它可以利用氛围塑造幼儿性格,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这种方法既要注重物质环境的感染又强调精神环境的熏陶,如在房间中创设玩具架、图书柜;张贴孩子喜欢的图片等物质环境,还有家庭的氛围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言行举止等,给予孩子良好的精神环境氛围。在其过程中,应注意创设与幼儿年龄想适应的环境。
(3)家园共育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幼儿在园坚持做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你们的配合,需要与家庭相结合。没有你们的配合,往往教育目的就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家长也要树立使孩子多元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使幼儿在离园后的各种行为习惯也能得到持续性的培养和巩固。我们会通过家长约谈、家园论坛、家校互动等各种渠道,与家长互相交流幼儿在园和家中的情况,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遵循幼儿发展原则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不良行为转变过程方面,指导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尊重幼儿原则。真诚地关心和尊重幼儿,不管他们表现如何,都要给予肯定、宽容、同情、理解和帮助每一个幼儿,让孩子们感受到你的诚信和威信。
(2)制定规则原则。在制定规则时,要和幼儿共同制定。并且要求要明确、具体、可行。规则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执行。要以积极的口吻解释规则,让幼儿了解规则的意义和遵守的方法,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3)示范指导原则。榜样作用在幼儿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平时要注重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即使是当幼儿犯错的时候,我们不应一味地加以指责,而是应进行正面教育,并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幼儿的发展,从而促进幼儿行为的转变。
(4)小步递进原则。对同一行为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对策,分步要求,逐步提高。良好行为的养成是一个较长、较复杂的过程,应分步实施。
五、具体做法:
第一,为幼儿树立好榜样。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老师们也按照这些要求做。见面有礼貌的问好,吃完饭擦桌子、漱口,有需要协作的事情主动帮忙,在教室里尽量小声说话,轻轻走路等等。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体生活中,同伴群体也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影响幼儿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所以,我经常在班级中表扬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儿,让其他幼儿模仿学习,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如何做,马上就会改正。
第二,正面鼓励,耐心引导。班级中没有养成良好常规习惯的幼儿不仅让人格外费心,而且还会对其他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他们经常犯错,挨批评次数多,但我感到,对这部分幼儿过多地用批评教育效果并不佳,更好的办法是运用正面鼓励,积极引导,在幼儿良好行为出现时及时表扬。前一阶段,男孩站队时特别乱,爱吵闹。但有一次,我让全体幼儿在门口站队,发现刘紫欢很自觉地站好,动作迅速。我马上表扬了他,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也都向他学习。那天做操刘紫欢做操站队都非常棒,我又表扬了他。及时地对幼儿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使幼儿产生更加要好好表现的欲望,也就是产生了“良性循环”的效应。我认为对于自我管理,自控能力弱的幼儿,要更加耐心,不断用语言强化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多用正面强化。从某一“闪光点”的行为出现,带动整体行为的改善。
第三,让幼儿明确自己的不足,集中突破。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在某一具体行为方面出现问题。有的是不讲礼貌,有的是午睡习惯不好,还有的是吃饭挑食……这就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来解决。张万雨各个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做事总爱磨蹭、拖拉。个别交流中,我给她指出,你上课回答问题很好,也很守纪律,如果做事迅速就更好了。
第四, 反复训练 形成习惯,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比如:在培养孩子要有爱劳动的品质,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自己将玩过的玩具收好等,如果孩子不会老师会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做示范。经常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直到掌握为止。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累积,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逐步形成行为习惯。
第五、利用儿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儿歌是小朋友们都喜欢的形式,将培养幼儿的好习惯与儿歌联系起来,大大加快了好习惯形成的速度。如:《握笔歌》小小笔儿手中拿,姿势正确人人夸。右手拿笔要牢记,五个手指有分工。老大老二紧握笔,老三笔下稳稳靠,笔儿仅靠老虎口,写起字来稳又好。《坐姿歌》三个一,三个一,写字画画要牢记。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坐姿正确好处多,保护视力字整齐。我班利用晨间接待时间带领幼儿背诵这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并且引导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榜样,通过互相表扬而不是互相批评,让孩子们在赞美声中改正自己的缺点。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进行一日活动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伴随幼儿逐步成长并能让孩子终生受益的品质。又因为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所以教师要时时刻刻做有心人,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环境与氛围,并用自己的行为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让孩子们健康而快乐的成长。
总之,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作为家长,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大事来抓。告知家长,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如果我们只是超负荷地物质供给,无限度地娇宠、溺爱,能说是尽到了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了吗?为了孩子的未来,请家长们放手吧,让孩子自己来!要知道,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是父母的首要任务,也是孩子真正成为一个大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可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可间断,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养成。总之,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它需要我们长久的耐性、坚实的态度、和蔼的言语,还要有一颗爱孩子、包容孩子的心。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定可以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