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先行者”需注重专业发展
——山东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状况调查报告
■郭凤广 刘美凤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能否适应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能否有效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及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能否顺应时代变化对自己进行科学、动态的定位并主动发展?为了解其素质状况,我们构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体系,据此编制了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和现场集中对山东省17个地市的502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了调查。每个地市按照约20%的比例发放问卷,共发出问卷560份,回收521份,有效问卷502份。
▶▶▶ 基本情况
502个有效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
1.性别:男、女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分别为230人和272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5.8%和54.2%。
2.年龄:年龄小于25岁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有12人,占2.4%;25岁—35岁的有362人,占72.1%;36—45岁的有126人,占25.1;年龄大于45岁的有2人,占0.4%。
3.工作位置:工作学校在乡镇的有73人,占14.5%;在县城的有328人,占65.3%;在17个地级城市的有83人,占16.5%;在省会城市的有18人,占3.6%。
4.学历:具有本科学历的占86.7%,另有11.6%的教师具有学术研究生及在职研究生学位。
5.职称:具有中学二级、一级职称的教师有241人、224人,分别占48.1%、44.7%,中学一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占调查总数的95.4%,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只占4.6%。
▶▶▶ 突出问题
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淡薄,专业素质存在差异
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山东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对于影响自身课堂教学水平的首要因素,在502位调查对象中,193位教师(38.4%)认为是“自身素质”,126位教师认为是“学生态度”(25.1%),114位教师认为是“学校态度”(22.7%)。相对较多的教师认为“自身素质”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一方面表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水平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反映出这部分教师难以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换言之胜任力较差,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调查中,当向调查对象询问“从事的工作是否重要”时,56.4%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非常重要”,19.7%的教师认为“不重要”或“可有可无”,23.9%的教师“不确定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否重要”。
调查显示,只有42.3%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34.3%的教师“不太关心”或“偶尔关心”,23.3%的教师认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半数以上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缺乏情感的投入,这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障碍。
关于“如何对待自己的专业发展问题”,67.3%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表示“经常考虑,但没有规划”,18.1%的教师“从未考虑”或“偶尔考虑”,只有14.5%的教师“经常考虑,并有详细规划”。这表明大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自我发展意识较为欠缺。
调查显示,68.3%的教师“经常”或“总是”主动学习一些软硬件技术,30.7%的教师“偶尔”主动学习软硬件技术,14.3%的教师“从不”主动学习软硬件技术。由此得知,半数以上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但也有不少教师学习意识淡薄。
学科知识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体系中是“主干”与“核心”。调查显示,98.8%的教师能够驾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73.7%的教师能够驾驭《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62.9%的教师能够驾驭《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46.0%的教师能够驾驭《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22.7%的教师能够驾驭《数据管理技术》选修模块,只有2.8%的教师能够驾驭《人工智能初步》选修模块。整体而言,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比较欠缺“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
在问卷中,我们列出了“陈述性知识”、“人力资本理论”、“国家课程”、“教学过程最优化”、“道德两难问题”、“先行组织者”、“最近发展区”、“教学模式”、“测验的效度”、“素质教育”等10个基本的教育学术语,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此的理解程度。累计32.7%的教师只能理解不足4个,39.4%的教师能够理解5至6个,只有27.9%的教师能够理解7至10个。这表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学知识比较欠缺。
本研究调查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用于创设教学情境的素材的主要来源,在列举的六种来源中限选三项。比例由大到小依次是网络媒体(91.8%)、日常积累(71.1%)、教材教辅(52.0%)、同行同事(33.3%)、自主开发(32.9%)、课堂生成(18.7%)。由此可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用于创设教学情境的素材主要依赖于外界环境,真正体现自身教学智慧和勇气的情境知识比较薄弱。
教育经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有效、科学的方法与策略。调查显示,有27.1%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经验“比较丰富”,62.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经验“一般”,9.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经验“比较欠缺”。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依据学习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能力。调查显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内容分析”能力(82.7%)、“教学目标分析”能力(68.7%)和“教学过程整体设计”能力(64.9%)较高;“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能力(43.4%)、“学习者分析”能力(39.8%)不好;“教学策略设计”能力(26.9%)、“学习资源设计能力”(25.3%)、“教学评价方式选择与设计”能力(12.9%)非常欠缺。
课题研究能力是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具体反映。调查显示,在教育科研方面,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最不擅长的是“撰写论文”(41.8%),其次是“选择研究课题”(18.9%)、“调查访谈”(18.3%)、“制定研究方案”(17.3%)、“查阅文献”(3.6%)。
学术交流能力是教育科研能力的重要外在表现,其中发表论文又是其重要形式。在502名调查对象中,有213名教师从未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占42.4%;有227位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3篇,占45.2%;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4篇以上论文的有62位教师,占12.4%。由此可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学术交流能力比较缺乏。
调查显示,32.1%“从未辅导过”学生参加信息技术活动,42.3%的教师“辅导过,但未获省级以上奖项”,25.7%的教师“辅导过,并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这表明大部分教师具有一定的应用创新能力,但整体需要不断强化。
通过调查了解,45.8%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帮助其他学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47.4%的教师偶尔有这样的经历,6.8%的教师从未如此。这表明,半数以上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缺乏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实践与能力。
综上,在课堂教学方面,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比较薄弱,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学习资源等诸多教学设计环节不能科学地分析、设计。大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需要多实践、多探索,要增强学术交流能力。半数以上的教师缺乏创新活动以及课程整合的实践与能力。不尽快提升这些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会进一步弱化。
山东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状况调查报告
从个体的角度而言,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或者说,暴露问题的指向性分散而不集中,有的教师这方面欠缺,有的教师那方面需要提升,在专业情意方面,本研究调查了影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限选三项),比例由高到底依次是工资待遇(77.1%)、学科地位(44.2%)、人际关系(32.1%)、身心健康(26.7%)、学校制度(26.5%)、劳动强度(21.7%)、社会声望(20.5%)、自身素养(18.3%)、学生素质(13.7%)、硬件设施(8.6%)、学校声誉(6.4%)、研修培训(4.2%)。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最需要提升的专业知识依次是信息技术教学知识(38.0%)、信息技术学科知识(37.6%)、教育经验知识(29.7%)、心理学知识(29.5%)、教学情境知识(28.3%)、教育技术学知识(24.7%)、信息系统维护知识(24.3%)、信息技术课程知识(24.1%)、教育学知识(19.9%)、教师自我知识(13.3%)、信息资源管理知识(13.5%)、信息技术安全知识(12.0%)、信息技术法律法规(4.4%)、其他知识(0.4%)。
在专业知识方面,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最为欠缺的依次是课题研究能力(40.4%)、资源开发能力(33.1%)、信息化领导力(29.7%)、学术交流能力(28.3%)、组织管理能力(27.7%)、应用创新能力(27.1%)、表达沟通能力(17.7%)、教学评价能力(17.7%)、课程整合能力(15.9%)、教学设计能力(13.9%)、系统维护能力(12.0%)、合作协调能力(10.0%)、教学实施能力(6.8%)、自我学习能力(7.0%)、教学反思能力(6.6%)、信息管理能力(6.2%)。
不少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技术水平很高,也有一些信息技术教师教研能力很强,但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没有赢得学生的爱戴,没有赢得家长和社会的尊重。除了学科地位与性质的问题,通过调查进一步证实,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确实缺乏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爱的品质、教育智慧与实际行动。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何种学科,教师都要将学生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实事求是地讲,受限于各种因素,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并没有在学科领域内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使得他们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生活,或者说没有很好地将自身的专业素质转化成教育生产力。
▶▶▶ 发展策略
强化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多途径发展
解决山东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努力。
调查显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远程研修也存在理论性偏强、与课堂联系不密切、研修的成果很少在教学中体现、没有考虑教师的实际情况及具体需求等问题。因此,为了提升培训的实效,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立足教师专业素质状况和短板确定培训内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针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与科研能力欠缺等突出问题,有计划地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或者提供培训“菜单”,由教师自主选择,这样可以在内容上保证培训的针对性。
结合教师工作特点,灵活多样地组织开展培训。相关部门要结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培训。比如,建立“名师工作室”,由区域内的信息技术名师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在一定周期内对部分青年教师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及全程督导;加强与高校相关院系或者信息技术企业的合作,通过参观访问、操作体验、课例诊断等途径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实践能力与前沿信息科技方面的培训。
山东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很不均衡,除去教师自身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是由工作环境造成的。学校要着眼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重新审视信息技术教师的功能和价值,在积极完善技术环境的同时,重点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人文关怀。
严格落实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方案。适应时代变化,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必须严格落实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方案,开齐、开全各个教学模块,开足课程标准规定的课时。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进而更好地将专业素质转化成教育生产力。
为学科教研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人数较少、兼职较多、地位低下,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研组较为薄弱。为此,学校应该在各个方面提供有力支持。比如,为不同专长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施展空间,使所有教师人尽其才,进而增强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过程是自我挑战与自我完善的过程,在外部环境的支持下,教师更要从多个方面积极寻求专业素质发展的途径。
加强教育交往。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往,此外,还要寻找机会向专家学者学习,向卓越领导学习,向优秀同行学习,逐渐建立自己的“教育交往场”。久而久之,会提升自身的发展意识,也有助于积累实践经验。
用心经营课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采取反复磨课、观摩课例、微格教学等一系列可操作的举措,提升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驾驭能力。
勤于读书写作。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通过阅读,把学习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执行力;通过专业写作,深化对教育教学问题的反思,捕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火花,逐步建构自身的教育话语体系。
投身教研活动。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立足学科教学,积极投身各种教研活动,一定会快速弥补自身专业素质短板。参加集体备课、学科研讨会等校本教研活动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参加优质课、教学课件评选、基本功比赛等区域教研活动,可以学习先进经验,丰富自身阅历。
勇于创新实践。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辅导学生制作电脑作品的过程中,学习各种软件技术;在开设智能机器人等选修课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在帮助其他学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增强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教学行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以及开展教学的综合能力,尤其要有在实践中反思、完善教学行为的能力。至于反思的形式,可以写教学后记和教学随笔,也可以进行“微格”反思,还可以通过专家点评、同行探讨、学生反馈进行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处于不断塑造的状态,但发展到什么程度、如何发展完全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认识,这种内在动力是任何外部条件都不能具备的。
(作者单位依次为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山东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