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给了我们生命,呵护养育了我们?是谁引领我们从蒙昧无知走向文明智慧,进入了知识的殿堂?是谁给予我们和平安全的生活,让我们得以自由自在的学习工作?是谁带给我们鸟语花香、碧水青山的世界?回头望望:衣食无忧的背后是父母挥汗如雨的劳作;每一分成绩的取得是台上老师呕心沥血的教诲;每一秒独立生活的幕后是无数社会工作者丝毫不懈的严谨;每一丝清新空气的里头是大自然默默无私的奉献……让我们俯首感谢,感谢父母、老师、社会、大自然,感谢每一位关心、善待过我们的人,每一种帮助,益于过我们的事物!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
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使每个人都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愉悦,但同时也损失了许多——热情、同情、感恩、感动、悲悯等,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不自主地加深了冷漠的色彩,并且成为新人类的一种心理和生理反映。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感动,更不知道如何去感恩,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是人类的感情激发机制退化了吗?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这意味着要永远记住那些人和事,承担一份歉疚,并准备为回报而付出努力。但是在当今社会,却有许多人忘记了那些帮助过、照亮过、爱过自己的人,甚至伤害他们,感恩之心严重缺失。
带着这种困惑,我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结果:
1、数据显示只有5.7%的学生经常做家务,说明对家庭生活琐事关心较少,学生的自理能力很差,。
2、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父母关爱自己理所应当,没有意识到父母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苦,并由此产生感恩意识。
3、绝大部分同学对他人给予的帮助会心存感激。
4、同学遇到困难时会帮助,但只是一时的,大都缺乏持久的支持。
5、不爱读悲悯情怀的文学作品,故表现不出“悲天悯人,同情弱者”的情怀,相反却喜欢阅读一些表现如何“勾心斗角”、“王者风范”的书籍,心中崇拜的是“黑社会老大”。
6、对重大的灾害性事件能表现出同情,也能参与募捐活动,但事后其关注程度有所减弱,情境化现象较为明显。
青少年不懂感恩的原因分析:
1、学校教育的失误。
2. 独生子女问题。
3. 家庭教育的不足。
4.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如何帮助青少年懂得感恩:
1. 生活培养。
2. 榜样引导。
3. 情感熏陶。
4. 社会实践。
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通过感恩教育的一点一滴的实践,让每一个人都永怀感恩之心。感恩是爱和善的基础,我们虽然不可能变成完人,但常怀着感恩的情怀,至少可以让自己活的更加美丽,更加充实。而感恩是需要学习,需要培育的。感恩教育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就是知恩、报恩、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培育感恩情结,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所以我们通过感恩实践让我们学习如何去感恩,在未来以一颗感恩之心去面对生活。
中学生感恩教育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