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天之下,有几个黄山?这样的山川,这样的峰峦?这样的奇松,这样的云海?这样的低吟浅唱,这样的诗山画水?
即便是丹青圣手,也难调其色,难绘其美。
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涉足五湖,放眼四海,他二登黄山后,发出一声叹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观止矣,这是对黄山何其囊括的盛誉呵!
五月四日下午,登黄山,天微雨。从云谷站坐缆车直达白鹅岭,岭上气温明显较低,颇有寒意。
在白鹅岭稍作休整,前往始信峰。这一路上,见识了不少名松,如黑虎松、龙爪松、接引松、连理松等等,这些松树年代久远,彼具风骨。“黄山之美始于松”,黄山上的松,本来就多,更兼历代的诗人们对它们广为吟颂,一时声名鹤起。如黑虎松在北海至始信峰岔道口,此松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其冠盖如墨,状若黑虎,故名。连理松在黑虎松去始信峰途中北侧,《看中兴祥记》云:“连理,仁木也,或分校还合,或两村共合。两枝桠,或两颗树长到一起,称为连理。”附丽于这些古松上的传说很多,有的精妙,也有牵强附会的,姑且听之,付之一笑。
一路走去,只见奇松怪石,无奇不有。相对于游客们的亦步亦趋,我与同伴都是独身,则洒脱了许多,只一路看去,率性而走。
2.
山上的空气有些稀薄,透过镜片,镜像变得特别清晰。我不停地拿起相机,将山上的松树们定格。人来人往,影影绰绰,置身其间的我们,是如此的幸运。因为那些美妙的瞬间,会永远停驻在人的记忆里。
不知有谁在说,瞧,那是猴子观海,我凑上前去。果然,远处的峰上有一奇石,状若灵猴,静观虚空。也有人说,那是“猴子望太平”,因为在黄山北海的山洞里,这只灵猴修练了三千六百年,会三十六变,却爱慕上了一个女子,所以是在呆望着山下的太平县。有诗云:“小劫沉沦五百春,全真应是最多情,功成圆满归东土,跌坐灵山望太平。”无论是那个版本的传说,都说得绘声绘色,有模有样。当我透过松树浓密的树荫,远眺山峰,这只灵猴是如此的生动。生动的山峰还有许多,如后面见到的十八罗汉朝南海,观音峰等等。
这真是大自然的妙笔神斧,光这一段就有许多不错的景致,我生怕错过了什么。同伴说,不就是些石头嘛,瞧瞧就走,咱别落在别人后头了。我说,等会儿,再等会儿,我还没看够。同伴大我一轮,却说出一番道理,石头就是石头,你看它象什么就是什么,何必较那个真呢?我想也是,可还是与他争辩,既然上山,不就是为了看山而来,既然那些石头有些来历,听听故事也很过瘾。
话总是这么说的,可黄山上的景致实在是太多了,以致于我们,总是走马观花的,倒不如在始信峰上遇见的一位画师,他将画板靠在树下,面山而坐,手上的画笔却在不停地涂抹。那是一幅即将完成的水墨画,很写意。此刻,想必那整座山峰都是他一个人的。
3.
自始信峰原路折回,抵达北海。途中我们又见识了“梦笔生花”,此峰在北海散花坞左侧,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峰项巧生奇松如花,故名。话说诗仙李白当年,神游黄山,掷笔为峰,是何其的自在。同伴笑言,有峰如此,当合影留念。可惜的是,观景台上的游人实在太多,只得忽忽一瞥,也算是沾了太白的仙气。
自北海至光明顶这一段路上,山道盘旋,松树茂盛,繁花遍野。我们走的累了,就在途中喘息片刻,又边走边观赏黄山上的景致。遥看“飞来石”, 竟有摇摇欲坠之感,难怪古人题咏:“何处飞来不可踪,岩阶面面白云封。想伊也爱黄山好,来为黄山添一峰。”又见“排云亭”,青松叠翠,云绕雾罩,恰似人间仙境。
天时雨时晴,行程过半,我与同伴叠好雨衣,抵达光明顶。好一处开阔的所在,此时的光明顶虽暮色降临,却是人头攒动,云淡风清。一登高处,竟心生放飞的喜悦。登海拨1860米的高峰说难不难,说易不易。相比于古人的爬山涉水,历经艰险,我们是何其幸运。黄山三十六峰近在眼前。明代袁中道云:“从平得奇,北上光明顶,三十六峰皆见,如登广漠之庭,主人皆出而与客相酣畅者。”这是何其的潇洒淋漓。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 文/江南冰雨
天渐渐有些灰暗,光明顶上,却汇集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我们都是朝圣者,虔诚地面对这一方秀丽河山。
4.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地在《黄山记》中写道:“欲观云海,于光明之顶为宜,其在文殊院者,不知有后海;其在始信峰者,不知有前海;登光明之顶,则放乎四海而莫不来王也。”可能是天气的原因,在光明顶上,我们未见云海,从光明顶下山,途经鳌鱼峰、莲花峰,却有几处不错的观景台,可以远观云海,黄山上的云海,吞云吐雾,幽远绵长。这绝对是个惊喜,我生怕它散去,赶紧用相机拍了下来。
这一路上,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我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知不觉已经走了五、六十里山路,累是累了些,可我们本因看山而来,又何惧艰幸?从鳌鱼峰至莲花峰,途中有时身临绝壁,有时跨越天堑,如一线天,百步云梯等处,恰如其名。
山上的行人不少都驻着登山拐杖,偶尔也会有一两个挑夫从山脚下挑着担子与我们擦肩而过。自古以来,黄山上的挑夫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体魂强健,踏歌而行,他们,才是黄山上真正的勇者。
徐霞客在《游黄山日记后》中写道;“别澄源,下山至前岐路侧,向莲花峰而趋。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降升,将下百步云梯,有路可直跻莲花峰。既陟而磴绝,疑而复下。”可见莲花峰之险。没有游人去登莲花峰顶,此峰海拨1864米,高度居黄山之首。徐霞客云:“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之上。”“即天都亦附首矣。”莲花峰峻峭高耸,气势非凡。宋咸淳四年,安徽歙县文人吴龙翰等3人于秋冬之际,自带干粮,费时三日,始登峰顶。他们夜宿峰顶,横笛吟唱,有诗为证:“铁笛一声天未晓,吹开三十六峰云。”想不到古代的文人墨客们也有如此的胆魂与胸襟,他们在莲花峰顶快意人生,自在逍遥。
在昏暗的暮色中我们走完全程,抵达玉屏峰,夜宿玉屏楼宾馆。昔日的文殊院已荡然无存,唯有宾馆的灯火通明。不远处,迎客松正朝我们招手。
文/江南冰雨
[诗经诗词鉴赏] [李白诗词][元稹诗词][李清照诗词鉴赏][屈原诗词鉴赏][杜甫诗词]
[李商隐诗词][苏轼诗词鉴赏][乐府诗词鉴赏][白居易诗词][杜牧诗词][陆游诗词鉴赏]
[三曹诗词鉴赏][孟浩然诗词] [韦应物诗词] [辛弃疾诗词鉴赏][陶渊明诗词鉴赏]
[王维诗词][其他唐诗][柳永诗词鉴赏][其他诗词鉴赏] [黄庭坚诗词鉴赏] [其他宋词鉴赏]
[现代爱情诗][英文爱情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短篇散文][伤感散文][古代爱情诗][经典爱情诗][抗震救灾诗歌][奥运诗][爱情散文][英语散文][伤感爱情诗][名家爱情诗]
[诗词名句][诗歌朗诵稿][抒情散文][经典散文] [心情散文][哲理散文] [网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