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没有遇到任何阻挡的风,在淮北平原上一路顺畅地刮过来。裸露在外面的建筑和躲在里面的事物,都不能够抵挡住一阵一阵的寒流侵袭,用内在的热作最后的支撑。夜色疲惫,暗淡的灯光照临,被照亮的部分不得不强打精神,支撑起一小片生机。
我和还算不上对象的女朋友倦缩在一个小屋子里。白炽灯的光亮的热度似乎正好把黑暗与寒冷隔在一边,我们俩坐在相隔一米远的地方说话,很生分的样子。当然,主要说话也是我在说,我对她描述我曾经去过的地方是如何如何美丽,我向她想象以后如果有机会我将带她到哪些地方,那些地方的风景和人情是如何的迷人,对所有的人充满了诱惑。其中,我就说到了南京的梅花山。我说,冬天出去玩,只有到有梅花开的地方。不然,到南方去没有冬天的意思,到北方去又太冷。而看梅花,是去南京。那里离我们这儿不远,天气也差不多,我们能适应了。到了大雪纷飞、万木凋落的时候,我们站在高处,看满山遍野的梅花,闻淡淡的花香阵阵。多美啊!
这当然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象。这些意象的可能还是来自“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警句,作为一个从乡村通过读书、考学进入城市的人,在学生时代对这样一句诗肯定要秉记在心的。它向我们喻示着一个美好的前景,上天不会亏待每一个辛勤耕耘的人,不管你耕耘的是什么。再一个是毛主席的词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在中国大陆,在像我们这样年龄的人,这样的诗词肯定要反复背诵的。不光是文学上的,更是境界上的,要当作做人的至高准则谨记在心的。
过了很多年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发现了我的无知。南京梅花山的梅花开在春天!这一次也狠狠地打击了我对自己知识的信心,我终于认识到,很多事情是用逻辑的方法推断不出正确的结论的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一个相关的网站里,梅花正在网页中朵朵绽放,我打开一个一个链接,花朵千姿百态、万种风情地呈现在我的面前,着实狠狠地打动了我一下。不知她们有没有经过严冬酷寒的打磨,她们的确艳丽到了极至。虽然她们只是在屏幕上妖娆,但我还是能感觉到丝丝花香掩面而来,很快令我沉醉。这时候,我想到了一个经典的场景。隐隐农舍前,不大的庭院里,几棵梅树在寒风中悄然独立。银白的月光落在树上,穿过枝枝叉叉,斑驳地照在水面上,很清很浅的水微波荡漾,反射出很多细碎的光芒,增加了空气里的寒冷。一个衣着闲适的人踱到池塘岸边,冷风息息之中,似有若无的花香不绝如缕,不大一会,他捻着胡须转动着步子,吟出一串诗句: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这就是林逋林和靖,他隐居杭州孤山旁,不娶无子,植梅放鹤,自称“梅妻鹤子”。这首诗就是著名的《山园小梅》。
很显然,这也是冬天的梅花,在众花凋谢之后一枝独秀。由于花香的原因,大多数的人并没有从中读出了冷,因而忽视了时间。但春天的梅花也不是现代才有的。现在反思一下,之所以有这样错误的认识,主要还是我的记心不大好。
梅是从“媒”而来。《诗经》上有《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是我们的文明早期一个女子关于爱情的表达,也是她对于未来实现爱情方式的理想化设计。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让爱情顺理成章。梅是一个很好的象征,转折着表示爱情就像梅子的成熟一样,良辰美景犹如瓜熟蒂落,必须及时采摘,方能得最甜蜜的果实。时光如流水,一去永不再,在我最美丽的时候遇见你,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在古老的先民那里已经有其想法了。《诗毛氏传疏》说:“梅由盛而衰,犹男女之年齿也。梅、媒声同,故诗人见梅而起兴。”※作者:安徽江耶※
这个梅是梅子,类似于杏子一样的东西,与我们通常说的梅花不一回事。但这是一个开始,梅从此文化起来,有了指向,在世人的眼里被赋予了不一般的意义,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在我上学时,书法课的老师曾将他书写的对联作为样板挂在黑板上,让我们临摹。我现在还依稀记得,略微泛黄的底色上是两行遒劲的隶书: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个“一枝春”就是梅花。老师的嘴有点瘪,说起话来显得很费劲,不过语言并不吝啬。他不仅向我一再指出,他有这幅字获得了什么大奖,在国内国际上展出,给他带来了多少光辉的荣耀,还向我们讲述这两句诗的出处和有关的典故。诗是晋代的陆凯写的。陆凯是东吴名将曾经打败过关羽的陆逊之侄,做官做到了过丞相,文辞非常优雅。陆凯有个在长安的文学挚友叫范晔,即《后汉书》作者。陆凯在春回大地早梅初开之际,自荆州摘下一枝梅花,托邮驿专赠范晔,并附短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真的是一件非常优雅的事情,优雅到我们的想象力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然而,古人就是古人,他们喜欢这样。于是从自陆凯开始,以梅花传递友情,或者以其它枝条、花草传递感情、表达意愿成为时尚。
在青春少年之时就喜欢了李清照的词,尤其是这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我读不出来词中与梅有关的东西。我知道这个“一剪梅”是一个词牌,在过去它们有固定的曲子,可以用来唱的。在我的臆想中,词的曲调应该是与梅花有关的。现在时尚的歌吧里,大都能找到同名同词的歌,但已经是现代流行歌曲的式样,似乎没有丁点古风古韵了。在后来的阅读中,我找到了这个词牌的出处,是周邦彦的词:“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敲。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由于这首词出了名,后人就依此作为词牌,进行填写。也许对这个说法的挚爱,也许是这个词牌好唱好填,反正有很多人喜欢上了,在后来的怨恨题材里,它几乎是一路高歌,为主人诉说衷肠。
对梅情有独钟不只是我一个人。在我们的文化中,大家对梅都有一种特别的癖好,岁寒三友中有梅的倩影,园林四君子中有梅的芳名,越剧有《二度梅》,评弹有《梅花梦》,戏曲有《梅花配》,唐乐府中有《梅花落》。 踏雪探梅,自古盎然,由梅配植而成的梅园、梅林、梅峰、梅径、梅溪,几乎到处都是,勾人游思。1975年河南安阳殷代墓葬中出土的铜鼎有一颗梅核,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年了。春秋战国时期爱梅之风已很盛。人们已从采梅果为主要目的而过渡到赏花。“梅始以花闻天下”,人们把梅花和梅子作为馈赠和祭祀的礼品,到了汉晋南北朝,艺梅咏梅之风日盛。《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米梅、胭脂梅。”又:“汉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到南北朝,有关梅花的诗文、轶事也多了。《金陵志》云:“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这可能是用梅花图案美容的开端。据曾慥《类说》卷十二引《异人录》载,隋朝开皇年间,赵师雄行经罗浮山,日暮时分,于松林中遇一美人,与之对坐饮酒,还有一个绿衣童子在旁笑歌戏舞。师雄喝着喝着就喝醉了,醒来的时候东方已经大白,而自己却身在梅花树下。原来那女子即为梅花所化,绿衣童子即枝上的翠鸟。美丽动人的故事,反映着人们心里的向往,说明了当时的人们爱梅到了何种程度。
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时已闻名于世。诗人白居易在离开杭州时,写了一首《忆杭州梅花,因叙旧寄萧协律》诗:“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伍祖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唐代名臣宋环在东川官舍见梅花怒放于榛莽中,归而有感,遂作《梅花赋》,说其独步早春,自全其天,谅不移本性,方可俪于君子之节。此外,如杜甫、李白等诸多名家均有咏梅诗篇。曾一度为唐明皇李隆基大见宠幸的江采苹,性喜梅花。据《梅妃传》记:“所居栏槛、悉植数枝……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唐明皇)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被传为千古佳话。※作者:安徽江耶※
南宋范成大是位赏梅、咏梅、艺梅、记梅的名家。他在苏州石湖辟范村,搜集梅花品种12个,并在1186年写成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梅花专著:《梅谱》。1191年冬,词人、音乐家姜夔住在范成大石湖梅园中,正值梅花盛开。他自度新曲,填了两首咏梅词,名曰《暗香》、《疏影》,音节谐婉,极受范的赞赏。
元代有个爱梅、咏梅、艺梅、画梅成癖的王冕,隐居于九里山,植梅千株,自题所居为“梅花屋”。又工画墨梅,花密枝繁,行笔刚健,有时用胭脂作没骨梅,别具风格。其《墨梅》诗名扬天下: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用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还写过一篇《梅华传》,把《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故事改写成了一篇趣味盎然的童话:大将军曹操行军迷路,军士渴甚,愿见梅氏。梅聚族谋曰:老瞒(曹操小名)垂涎汉鼎,人不韪(不韪即不同意)之。吾家世清白。慎勿与语。竟匿不出。王冕借赞扬梅花蔑视权贵的精神来暗喻自己的人格。
除了众多的诗词吟咏梅花之外,我国绘画史上还流传着这样一段轶事:宋代著名画家宋伯仁,生平喜爱梅花。他为了画梅,种植了许多梅树。每当梅花开放,他从早到晚地在梅树下细致观察,并将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从萌芽到花开,从盛放到枯萎的各种形态,一一描绘下来,整理成一百幅图稿,定名《梅花谱》。后人为了赞誉他梅花画得“喜神”,称他的百梅图为《梅花喜神谱》。近代金石书画家吴昌硕,曾有诗说他“家传一本宋朝梅”。
梅花不仅在我国是珍贵花卉,在国外也很受人喜爱,但国外仍以东方栽培较多。日本的梅是我国传去的,朝鲜也有)。日本还有“梅之会”的组织,并出版发行专门刊物《梅》。到19世纪传人欧洲,本世纪初传入美国,现在世界各国均有栽培,但不及东方国家之盛。由此可见,梅花的文化意义可能要比物质意义要强劲的多,人们喜爱梅更多是在梅花的喻意寻找自己的影子或者设想的人格,把梅当作了自己的一个部分了。
我对梅的好感来自于童年。那时我不知道梅花为何物,但我心里认为她是一个美妙之物。因为我的一个堂姐的名字叫梅。她是我刚刚有了性别意识然后有朦胧的异性追逐的第一个暗恋的对象。在最初的感觉里,喜欢一个女孩子是令人羞耻的。我把这个羞耻的意识深深地埋进心里。很多个一人独处之时,我的思想都在作激烈的斗争:不要想这样的事情,让人知道了就没有脸活下去了,现在要好好读书,长大了要出人头地;不能有所作为,为什么偷偷地想想也不可以?没有谁能深入到我的心思的,而且她是那么漂亮,圆圆的脸蛋总是红扑扑的,有的沙哑的声音,走起路来大都是蹦蹦跳跳的,浑身都是青春的气息,像阳光一样,于我的世界中无处不在。
一次,风雨大作。我们放学回家。梅在前面跑,和她经常在一起玩的女孩子们。我一个人跟在后面,向着梅和我们的村子奔跑。我们一个村子都是一姓,而且都是近房,都是堂兄弟姐妹的。她们大声地喊着话,偶而还暴发出一阵大笑。我不敢上前,两紧紧捂住书包,书包是母亲用旧布凑起来缝制的,书包里只有两本书,语文和算术。风一大,把我刮得乱晃悠,雨也大,劈头盖脸地向我打来。雨和雨之间都是雾,空气的能见度非常低。我一方面要转着身体,努力把书包转向背风的一面,她让书减小被雨水打湿的程度;一方面还是不想放弃梅,她模糊地在我视线里一蹦一跳的,十分生动,牢牢地吸引住我的眼球。用现在流行的话说,那一路真是痛并快乐着。
梅比我大好几岁。她的眼里根本没有我,即使偶而看上我一眼,也只是通常意义上的小弟弟了。她也到我家里来玩过,要么是找大人借什么东西,或者和姐姐玩。由于心里有鬼,我一见到她不由自主地脸红了起来,一直红到脖子下面。我在心里也一再骂自己不争气,并暗暗下了决心,以后一定不能再这样,要昂首挺胸、顶天立地的,在梅的眼里树立一个大丈夫的形象。但没有办法,下次再看到她时,血又涌上了脸。在她们看来,我是一个内向的、害羞的远远没有长大、值得可怜的小孩子。※作者:安徽江耶※
假期的时候,我放牛。梅也跟随大人到田里干活。我总是磨磨蹭蹭地跟在她的左右。我还是不敢和她说话,有胆小的因素,也有害怕说出梅不爱听的话,她永远不再理我。我只是努力再近一点看着她,看她短发飘扬,看她憨憨地大声说话,看她劳动时自然娴熟的动作,看她偶然间暴露出来给我一个人的独特细节。总之,她身上的一切都是美的,是有意义的。
梅小学没有上完就辍学了。而我却一路小学、中学、大学地读了下来。我上到初中的时候,梅就出嫁了。她为哥哥换来了一房媳妇。那时,我仍然在心里喜欢她,见到她时已经敢和她说上几句话了,但都是吃饭了吗、你上哪去之类的打招呼之语。我们那儿的风俗,同姓都是一家子,是不能结婚的。我们村子里的一个男子把另一个村子里一个长了两辈的女子带着私奔了,双方的家庭不断遭到族人辱骂,很长时间在乡里都抬不起头来。后来又听说,国家有法律规定,不是一姓的近亲也不能结婚,像我和梅还没有出五幅,管一个老祖宗的,肯定是不可能的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我都是没有希望的,我必须彻底死心,把对梅的好感和向往继续埋在心底,让它死去、腐烂、消失。后来,梅的丈夫不知什么原因去世了,给她留下了一个女儿。梅把女儿寄在哥哥也是小姑子家,然后就到城市里打工去了。我零星地听说,她又找了人家,好象也不大稳定,过的日子很不好。
高考将近,电视里热播着连续剧。我不会挤到电视机旁的,因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对于我来说是命运攸关的一场决战,我必须全力以赴。电视上面的主题曲却以极强的渗透力无时无刻地向我高声歌唱。“真情像梅花开遍,冷冷冰雪不能掩没,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看见春天走向你我。雪花飘飘北风啸啸,天地一片苍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心间。”说实话,那个时候我已经很懂人事,感觉到了社会的不公,感觉到了自己的诸多无奈。这一种孤独和无助,而我还不愿放弃,我当然渴望真情,渴望得到关怀,渴望心灵有一个可以休息、存放的空间。这个略带沧桑的男声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并没有上心地去学,我就很快地会唱上几句,偶然在行走的路上、在教室或住处学习时、在家里一个人苦闷之中,都会有意无意地冒出一段。以至于在过了很多年以后,卡拉ok一流行,我看着电视机画面,跟着乐曲就能顺着把一首歌唱完。
对歌曲的喜爱,不仅是动听的曲子,更主要的是歌词。在那个阶段,我必须把自己的心思收藏得紧紧的,尤其是情呀爱的。因为前途非常茫然,一切都没有一个定数。这时候想要什么“爱我所爱”是万万不能的。即使对某个女孩子有了一点感觉,也最多不过偷偷地看上两眼,像对待寒风中的那株梅花一样,只能让“此情长留心间”了。和女孩子的交往大多是像现在说蓝颜知己一样,忽视了性别。比如同一个地方来的女生,我们经常互相帮助。记得有一次,一高一矮的两个女生来帮我装被子。我老早地上街买了一些菜,也不知道买的什么,反正不会很多吧。她们忙完后,我们一起坐下来吃饭。并不是太多的菜饭,竟然吃得她们最后都不断地揉起肚子,说吃多了吃多了。
在我眼里她们是很可爱的。但不能上升到异性的爱恋。在这首歌曲声中,来找玩的女生也有一个,叫什么名字我都忘了,圆脸,长得胖乎乎的,头发茂盛,剪得很短,大眼睛,喜欢乱转,很神气的一个人。她比我大几岁,对我很好。由于学校的宿舍不够,我们大都在校外租房子住。晚自习以后,要走上二十分钟的路才能回到住处。逢到星期天不上课,又不想回家,我们有时到教室去看书,有时就在租书里学习。吃饭主要还是在学校食堂,特别是中午、晚上。一般晚饭都很早,晚饭后,我们就别上两本书,到学校前面的田野去背书。那个女孩好像和我住的很近,经常和我不前不后地走,包括到田里背书的时候。偶而迎面碰上,也打个招呼。后来在教室里她未经我同意就把我一本书拿去看了,我要看时找不到就大声嚷嚷,她也不说一声。我生气,就在教室里骂,用很难听词语。她突然很气愤地站起来,把书朝我一扔,说没有想到你这么没有素质。我愣了,我的书被她偷去了我竟然成了没有素质的人了。好男不和女斗,再加上我一向心理素质差,吵不好架,就只好忍气吞声地坐下来。可她还是不依不饶的,晚自习之后尾随我到了我的出租屋。我以为她又是来找我吵架的,毕竟人家是女孩子,哪能经得起骂。没想到她是来向我道歉的,她说她白天的事情对不起我了,说她拿我的书只是查一个什么东西,本来要跟我说的,我的脾气却来得那么快,劝我以后不要火气那么大,对自己不好。我一想这哪里是道歉啊,分明还是教训我,我也没有给她好脸色看,说没有什么,只要她不生气就没有事了。这之后,她又来找我几次,从讨论学习到关心生活,在天冷的时候还给我打了一双露出手指的手套。和我住一起的同学就说,她看上我了。我说开什么玩笑,考不上大学,回家种田,谁看上谁都没有用。我也没有往心里去。后来我考上了一个师范学校,在当时虽然说是跳出了农门,但却是我们高考理想中的最后选择。我上学以后,她还给我写过几封信,我也没有当一回事,想起来就回上一封,想不起来就扔在一边,后来就不了了之了。※作者:安徽江耶※
真正接触到梅花并对梅花注意、喜欢是在我工作很多年以后。正好,一个领导调离,在清理他办公室时,别人看中这样看中那样,我什么都没有要。我们办公室的一个勤杂工把栽了一株枯枝的一个花盆捧给了我,说这是梅花,到了冬天才开花。他还专门解释了一下他这个做法的原因,说我是文人,文人都喜欢梅花的,要是把它给了其他人,就糟蹋了。我没有太在意,我一向很懒,对花草之爱的表现最多只是看上两眼,根本舍不得花功夫去侍弄它们,当然我也有说道,不金屋藏娇,没有把美丽的东西一人独占的野心。梅花进入我的房间之后,并没有得到我的青睐,我想起来就给它一瓢水,想不起来就多少天也不问它的事。即使如此,它还是在那个冬天给我带来了惊喜,它开花了,开出淡淡的黄花,像是纯度不高的金子,在暗淡、凋蔽的时光里,给整个房间充满了芬芳的气息和温暖的生气。而且没有大肆渲染,花枝仍然是光秃秃的,没有看到一片叶子,一朵一朵小花像是长在一根根棍子上,开得非常突然。
这下我得好好珍惜、认真善待了。我找来了很多养花的资料仔细阅读,有关梅花的习性、养护我都用笔重点杠下来,在后来的时间里对照着做。梅花也不负我心。越是天冷之日,它开得越旺盛。一开始是一朵,然后是几朵。在连续下大雪的好几天,我把它端到窗户外面,它竟然开满了一盆,激动得我看到一个人就拉他过来,非要人家欣赏一下不可,搞得大家都以为我是一个花痴了。雪过天晴,气温又降低了近十度,我们都伸不开手了,梅花还是不依不饶的,照开着它的花。梅花的香韵一向为人们所倾倒,它浓而不艳、冷而不淡,那疏影横斜的风韵和清雅宜人的幽香,是其他花卉不能相比的。然而,更为可贵的,还是梅花的精神。梅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做雪凌霜、独步早春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之魂。“朔风吹倒人,古木硬如铁;一花天下春,江山万里雪。”
冷天一过,梅花收紧了身子,花瓣片片落下,不再出现一点生长的迹象。它自律的能力可谓强矣,说不开花就不开花了,任你瞪掉眼珠子盼望。
短短的花季,很快收场,整个一盆又回到了冷寂的枝条状态,像一个干巴的老人,灰暗地呆在一边,默然无语,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没有经历过那场严寒的人不会知道梅的可爱,经历过那场严寒的人也很快被更多的花枝招展所引诱,目不暇接地迎接满眼春色。
这似乎更显出梅花的金贵来。梅在我的窗台,每天接受阳光,几天接受一瓢清水。它真的可以与世无争。在众花盛开、众香扑面之时,它像一个真正的隐士,用别人的喧哗衬托自己的孤独和与众不同,做到了大隐隐于市。
春后是夏,夏后是秋,秋后的冬天来了,没有到冷的时候,梅依然沉得住气。它必须等到最冷的时节,与人一起看透世间的起起落落,然后再相视一笑,从从容容地打开自己。
又是一季花开时,又是一段惊喜的时光。在这样寒冷的时刻,有一株腊梅相伴,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这一次我没有张扬,我让它静静地开放,让它的清香在一个屋子里芬芳。我们像一对卑微的恋人,躲进人间的一隅,安享自己播种的快乐。
然而不幸的是,这一枝梅并没有长久地陪伴我下去。来年春天,我要出一趟远差,我把办公室的钥匙交给了一个同事,让他定时给打开窗户换换空气,同时给屋子里的盆景浇浇水保持它们正常的生命。一个月后,我回到了单位进入房间一看,我的梅没有了踪影。我的第一个念头是同事抱走了,这有点趁人之虚夺人之美的嫌疑,它是我的心爱,我当然不愿放手。我立即找到同事询问情况。他说他从来没有看到过梅花。我说你这人怎么这样,明明就放在窗台内侧,一个大的花盆,你不可能看不见,更不可能它自己飞走了。如果你要是想要,我再买一盆给你好了,但这一盆已经在我这里开了两次花了,不能给你。他“哈哈”一笑说,你说的是那盆死枝吧,你走后一个星期它就死了,我把枯枝拽了出来扔了,盆还在这里,你要你拿去吧。他说着指着墙角的一个花盆,果然是那个梅花的盆。我气愤已极,但又不好再翻脸了。我说,梅花在夏天是枯枝期,那不叫死,叫休养生息,你怎么能把它给拽了扔了呢?你简直是一个花盲。※作者:安徽江耶※
梅花已经远去,花魂独自悠悠。很多天,很多年,我仍然时不时地想起它盛开的样子,想起它在窗台光秃秃地无言长度那么长的时间,只身奔向一段极短时间的开放。时间之洗是最刻骨的,它不仅洗淡,更能彻底洗去。梅花也在我的时间里渐渐远走,几乎消逝。
从而立之年迈过,我把我的笔从公文堆转过身,开始涉足文学。这时候我又接触到了梅,是在文字里面接触。
最先注意到的是诗友孙淮田的《诗人梅子》:“煤堆上开出的小花/春天里普通的女孩/她拾炭的姿势很好看/她的名字叫梅子//即使繁花的春天/即使是街心的花园/再加上一堆粉脂/再加上一首小诗/我也能挑出/拾炭的字眼:梅子//写诗的梅子/是九二年金秋诗会/从兄弟仰望煤堆上拾炭的女孩/拾炭的女孩 芬芳的梅子/众兄弟望梅止渴的声音/这一刻就在我的笔尖/反复地吟唱”。我写诗的时间不长,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我也不清楚。但我觉得这里面肯定有很多故事。在后来的接触中,我问过淮田兄,淮田兄也常常无意中就说到了那时候他们的事情,很多曲折或者说是传奇吧,热闹之中也有一些纯粹的东西,刀砍斧削一样,让人心里留下遗憾。没有赶上好时光的我,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然而,我心里认为自己早已进入了那段时间,与一株梅心有灵犀,相视而笑。梅花在我的眼里闪烁,时不时地在我诗文中开出几缕暗香来。我对梅花开始多看几眼,高看一眼。梅不仅仅再是一个女子了,她是一种人文精神,或者说是人的品质,不管在什么的逆境中也从不放弃,她就是这样坚定地独自芬芳的一朵,用浮动的暗香给世界默默地增添美丽。如果我心境的灰暗,我会想到梅花,我当然还没有到严冬酷寒的地步,我还能写出一点东西,还有一两个朋友看我的文字,和我讨论心灵的得失,然后我们遥遥相望和关注。比如淮田兄,我过上一段时间总是要到他那儿去一下的,他下岗后摆了一个地摊,做一点小生意,弥补生活的艰难。在如此的状态下,他仍然坚持写诗,而且写出好诗。他的诗很少往外寄,只寄给我。我经常劝他,他的诗歌写的非常棒的,可以向刊物投稿。后来他陆续寄出了一些,果然在很多地方发表了。我写的东西也喜欢拿给他看,他边看边在旁边写上评语,好的好在什么地方,不好的应该如何修改,非常诚恳和认真,我很感动。我们之间非常默契,相互成为对方的一枝梅,在人情日渐稀薄的时光中观照着,给另一双眼睛增加着温暖和希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有此,我也不枉生活一回。
于是,对梅的喜爱从实物进入了务虚。比如喜欢听与梅有关的歌曲,像姜育恒的《梅花三弄》。一个夏天,我们一大群人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学习。在学习快要结束时,当地的主管部门宴请了我们。那时比较流行边吃边唱。大家都是慷慨激昂的,有的人唱《北国之春》,有的人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个领导专门邀请了我们这边的一个女同志要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因为我们是安徽人。还别说,他们唱得有板有眼的,还真是那么回事。尤其是女的,声情并成的,像是真的曾经受过很多苦难,现在苦尽甘来了。轮到我唱了,我唱的是这首《梅花三弄》。我喜欢姜育恒的歌,几乎是他的所有歌曲我都认真听过,跟着哼唱。他的歌声中是一种深入骨头的忧郁,很适合我。我唱这首歌曲的时候,我也有了这种忧郁,是绝望一般的忧郁。思念家乡了,不是具体的家乡,是无法找到却不能放弃寻找的家乡。我想到了我的童年时光,想到了一处处点燃秸杆让田野上浓烟滚滚的土地。我想到了那些逝去的岁月,想到了曾经与我握手言别的朋友,想到了擦肩而过的风景,想到了缥缈而虚幻的未来,想到接踵而至的茫然无绪。像风雪中的梅,一枝独唱,一波三折,坚持着生命的芬芳。
在我的印象里,《梅花三弄》应该是一支更古老的曲子。后来我在音像店里与它不期而遇,并寻找到有关资料。《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关于笛曲《梅花落》改编,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于唐人颜师所作《江梅引·忆红梅》中“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句,说明此曲宋代尚流传。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徵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为《三弄》。《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一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梅花三弄》的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与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不同。明清琴曲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作者:安徽江耶※
碟片进入光驱,我带上耳机。现在只有音乐,只有音乐翩翩而来的一株梅花。梅花在妖娆中舞蹈,节奏时而平稳舒缓,时而跌宕起伏,像我的心思一样。古琴在低音区出现,曲调冷峻肃穆,霜晨从雪夜里隐隐现出,草木灰暗。还是梅花,傲骨耸立,激情高昂,却并不显山露水,她只是静静地开放。风吹来,雪纷飞,梅树轻轻晃动。音乐主题重现,梅花独舞寒风之中,跳跃着,一次,又一次,再一次。风雪交加,似乎要摧毁一切,梅花不畏不退,一身坚毅,迎风斗雪。风渐止,雪渐息,乐曲渐渐平稳,袅袅的清香在雪地上弥漫,梅花含笑,在阳光下羞涩地低下头来。
音乐结束,我抬起头来,四周都是微弱的光,像一场风雪弥漫,看不到一步之外的景象。
2005.8.28
※作者:安徽江耶※
[诗经诗词鉴赏] [李白诗词][元稹诗词][李清照诗词鉴赏][屈原诗词鉴赏][杜甫诗词]
[李商隐诗词][苏轼诗词鉴赏][乐府诗词鉴赏][白居易诗词][杜牧诗词][陆游诗词鉴赏]
[三曹诗词鉴赏][孟浩然诗词] [韦应物诗词] [辛弃疾诗词鉴赏][陶渊明诗词鉴赏]
[王维诗词][其他唐诗][柳永诗词鉴赏][其他诗词鉴赏] [黄庭坚诗词鉴赏] [其他宋词鉴赏]
[现代爱情诗][英文爱情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短篇散文][伤感散文][古代爱情诗][经典爱情诗][抗震救灾诗歌][奥运诗][爱情散文][英语散文][伤感爱情诗][名家爱情诗]
[诗词名句][诗歌朗诵稿][抒情散文][经典散文] [心情散文][哲理散文] [网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