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的1985年,我的义兄孙德章从美国洛山玑回国探亲。在他返回美国时,我送他到沈阳,当天剩下来的时间无事可干,二人来到沈阳的商业区“中街”。闲逛中,在一家五金店里看到一款意大利产的袖珍型电暖气,标价96元,把玩间很喜爱,想把它买下来。这时德章大哥问我想要吗?我知道,只要我开口,他就会掏腰包把它买下来送给我。他在美国并非富人,不愿让他破费,所以只好谎说我只是看看并不想买。
他边走边跟我说,像这样的小家电,在美国路边就能拣得到。他临来中国之前就拣到了一只家用切菜机,几乎还是新的。回家插上电源却不工作,检查了一下发现有个电路线头脱焊,找出了电烙铁,把线路焊上,接上电源工作起来一点毛病也没有。这部拣来的切菜机有二十多个按纽,挺先进的。他还说,他家用的一台25吋彩色电视机也是从街上拣来的,像一些大型家俱,电器,衣被,地毯,都可以从马路边拣得到。
还说,在美国有个规定,大型家用电器和家俱,是不可以随便扔掉的。每个街区,在一周之内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允许丢弃家中闲置或废弃的家用电器和大型家俱,否则是要被罚款的。有些人家扔掉的东西不一定是废物,只是样式过时了些,功能落后了些,或更新换代淘汰下来的物品。其中大部分都是还能利用的。你如果需要,可以理直气壮地把它拿回家,没人笑话你,甚至那家的主人还会感谢你,因为你帮他处理掉了他不需要的东西。
这话我信,但只信一半,相信美国人民的生活是比我们这个泱泱大中华的人民生活富裕得多,但也不至于把还能使用的地毯都扔掉的程度,有点言过其实。
时光荏苒,说话到了2006年的初秋,我有了一次去美国探亲的机会。儿子ge在纽约工作,薪给虽算不上优厚,但也是个白领新移民了。我和老妻到了他家,晚上搭床时,儿子指着两个新床垫和床架,老老实实地告诉我这都是从马路上拣来的,起初我以为儿子在开玩笑,但看到媳妇站在一旁直点头,这才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不由得和老妻弯下身细看这拣来的床具,没有一点破损,也看不出有丝毫污渍,这时儿子边给我支床边介绍这床具拣来的经过。
还在我们到达纽约前的一周左右,儿子小两口就为我们的床伤脑筋,买两张新床具吧,起码得一千多美金,数目不算小倒居其次,伤脑筋的是,我们半年返回大陆后,这两张床垫和两个床架四个大家伙却没地方储放它,其结果也只能扔掉它。一天,ge和儿媳ling从超市购物回来的路上,看到一家的门外立着两张床垫,知道是这家闲置不用物品,于是下车上前查看,发现这两张床垫几乎是全新的,二人十分高兴地把他们的丰田旅行车开过来,把两张床垫装上了车。有了床垫还缺两个床架就好办得多了,就是买的话,也省去了大半费用。又过了几天,真是无巧不成书,儿子开车在另一条路上又拣到了两只床架,其新旧程度和花色,简直就是特意和前几日拣到的床垫相配套似的,儿子说,这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
过了几天,我和老妻把中国和美国两个半球的时间差倒过来之后,和老妻早晨有了心情和时间出去溜弯了,临出动之前,媳妇叮嘱我们不要走得太远以免迷路,让我们记住,这里是某某大道某某街某某号。我顺手提起厨房角落里的三只拉圾袋打算扔到门外拉圾筒里,这时儿子上前一步说,“爸,你就放在这里吧,等会儿我自己去扔吧。”“也不费力,我顺便拿出去就是。”“您不会扔。”听到儿子这话,心想,岂有此理!七十多岁的人了连拉圾都不会扔了。本来打算放下的拉圾袋,听了儿子这番话我又重新把它提了起来,发现其中一只袋子挺重的,低头一看,这只袋子里有许多梱绑好的报纸和杂志,我忙将拉圾袋放下,把报纸和杂志拿了出来,并在另一只袋子里发现还有好几只空易拉罐,我也把它拿了出来,心里不太高兴——这小子,来美国才两天半就不会过日子了,心里想着嘴也就不由自主地说:“这废报纸在中国要卖四角钱一斤呢,易拉罐一角钱一个……”“爸,美国没有废品收购站,也没有走街串巷回收废品的小贩。”这是儿媳妇ling看出了我面有愠色而岔开话题。〖作者:scc2103576〗
后来每天早晨在附近马路上散步,对路边的拉圾箱却加强了我的观察力度。每每看到有成梱成梱的报纸和包装箱的瓦楞纸板丢弃在路边,我不由地想,这要是有辆脚踏小三轮车,一天下来拣它个百八十斤当不成问题,按中国的废品收购价格,一百斤废旧报纸可就是四十多元好钱哪。
每家门前三只不同颜色的拉圾箱,分装不同的拉圾。绿色的拉圾箱装能回收的拉圾,如报纸,纸板等。蓝色的垃圾箱装金属物品,小电器等物品,如罐头盒,玻璃瓶,纤维制品等。灰色垃圾箱装生活垃圾,如菜根菜叶,清扫物品,落叶等不能回收的垃圾。而且还不能乱放,如果乱放,头两次回收拉圾人员会向你发出善意的提示,第三次可就是奉送你一纸罚单了,再不理会,法院的传票就会请你去法庭作客了。
也不是什么废弃物都不回收,易拉罐就是个例外,但回收单位却是卖出易拉罐饮品的超市自己。在美国,大部分超市门外都有一个特殊装置,你把你用过的或你在马路边拣到的易拉罐,放进那个装置的入口,它就会吐出一张五分线的购物卷,别小瞧这五分线,这可是美金,值四角钱人民币呢。商店花这5分钱回收这个易拉罐,可一点也不吃亏,因为那是你在买罐装饮料时,商店已额外收取了你5分钱的罐子钱,他再回收,也只不过还给了你买饮料时多付的5分钱而已。商店的这种行为也是美国法律规定的,我看挺好。
有的路边上还可以看到一人来高的,漆成黄色的金属拉圾箱,用车载我“走车观花”看纽约风光的儿子告诉我,这是专门盛放还能穿用衣物的箱子,是那些生活较富裕的人家,将孩子或自己穿过的,但还能继续穿用的衣物,洗干净放到这种专用箱子里,有需要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拿回去使用。
前两天,回家的路上,路过一所社区学校门前,看到拉圾桶旁放了一只电脑椅,停车看看,这把电脑椅有八九成新,是五轮气垫升降式的,说老实话,比我在南京家里使用的那只电脑椅可强多了。ge把它带了回去,想送给他的一位才从大陆来美留学的小朋友。我问他把拣来的东西送人好吗?他说这有什么,他在普林斯顿读研究生时,他宿舍里使用的课桌和椅子都是拣来的。
看到和听到这些,我跟ge说我真想申请移民来美国当个破乱王,ge反嘲我:这一点,早就有人想到了,他就知道有位华人新移民,开着一辆皮卡车沿街收集废旧报纸和杂志。隔三差五就向大陆发个货柜箱。读者朋友大概还不知道,有些有心人,把从这里拣到的一些旧英文杂志发回中国,在一些大学,尤其是一些外语学院的门前,摆滩出售,一本英文杂志可卖到5—8元人民币呢,您说,这是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后来,由于我的不死心,我们爷俩个茶余饭后,继续讨论这“当垃圾王”的话题。对此,儿子也心存疑惑,他想,美国这样一个极度发达,利用和节约一点一滴资源的超级大国,不可能把这些废旧物资弃之不顾。再说,他有那么大的废弃物堆放场地吗?ge又说,在美国的城市管理中,根本就不存在“市政”包揽一切这一概念。街道清扫,垃圾收集和处理,道路的维修扩建,人道树木的栽种和管理都是由各大私营公司承包的,您想,他们会把那些可利用的资源丢弃吗?据说,这些公司的头头们,在社会上都是有相当背景的人物,就是政府的有关部门,对他们也是避让三分。ge说,长此以往,那位拣拾报纸杂志发运回国的老兄,弄不好要惹上麻烦。听到儿子这番议论,想想也真有点道理,当然,那个想当垃圾王的念头也就随之烟消雾散了。
过了些日子,不幸,ge的一番话得到了验证。一天,我和我的一位福建籍房东饭后闲聊时,不知怎么扯到了报纸回收这个话题。他说,在美国回收和清理垃圾这个行业是由意大利人拢断着的,他们都有着黑社会的背景。听说有个不知深浅的人,曾涉足回收废旧物资这个行业,不知他是企图挑战对手,还是出于无知,反正时间不长,他就遭人绑架,结果是让这伙绑架他的人,塞到了垃圾车里变成了一堆肉酱——美国的垃圾车都有强力压缩的功能。〖作者:scc2103576〗
这话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但话说到这里又不得不让人继续说下去。这美国的垃圾车可不像中国的那种一路跑,一路抛撒着脏物和污水的,灰头土脸的垃圾车。美国的垃圾车都漆成纯白色,包括轮毂在内,都是一尘不染锃明瓦亮的,如果它不是在工作,跑在路上你还以为它是一辆食品冷罐车。我曾特意在早晨观看过它的工作。我们这个街区是周二垃圾车来回收垃圾,前边的一辆车专门回收生活垃圾和一些废旧家俱。生活垃圾由工人丢在垃圾车的后箱的右侧,而一些废旧木制家俱则被丢在了垃圾车的左侧,工人按动车后的一个按纽,只听到七里咔嚓几声响,车里的液压装置就将这些桌椅板凳压成了木饼推进了它的后箱里了。想想那位挑战这一行业的人,就是这样被处理掉的吧?
在中国的一些城乡结合处,具有中国特色的“废品回收站”遍地开花。但在美国我却没看到过何处开设有这种“废品回收站”。因此,这里也就没有了窨井盖被盗,无盖窨井频频伤人事故的发生;也就没有了电缆被割,无辜百姓遭殃的倒霉事件一再发生。是文化的差异,还是制度的缺位?抑或是美国特色和中国特色的互不兼容?
又过了些日子,一天早晨散步时,我突然发现我上述的那些想法绝不是我的首创,一位和我年纪相仿的老人,身穿一件破旧棉衣,外系一条长围裙,推着一辆已装得满满的超市里的购物车,停在我寓所的门前。这情景的出现,正是我所期望的,我不由得走上前去向老人问好。我发现我遇到的一些华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都很健谈,也很愿交谈,可能是身在异乡太寂寞,太少人交流的缘故。这位老人就如此,他告诉我,他是山东烟台海阳人,他今年和我同年,也73岁了。他还告诉我,他曾是山东省政府的干部,94年退休就来美国了,因为他的儿子在美国。
他一边和我聊着,手却不闲着,忙着把拣到的塑料瓶子盖子拧掉,再把瓶子丢到已装得鼓鼓的黑色大塑料袋里,这种大袋子在他的车上有五六只,都已装得满满的了。我说,能不能冒昧地问一句,您这样一天下来,能弄个三十二十的?我知道,在美国是不兴问人家收入的。老人倒不介意,很爽快地说:不至,不至!到此,我不好再问下去了。
接着他告诉我,他拣破乱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他有一个梦想,到现在,他已拣到二十多万只塑料瓶子和易拉罐子了,再干上几年,他还想为此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呢。
他又说,他的收入有三部分,一是他在大陆的退休金,二是他投稿报刊的稿费,再就是这拣瓶子的收入了。到目前为止,他已用这三项收入积累了四十多万元人民币,并在家乡成立了一个助学基金会,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可是他的子女们却反对他这样作。老人说,这有什么不好,他做的是一项公益事业,是一举三得的事:一是每天出来活动活动,对身体有好处。二是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三是用得来的钱资助了上不起学的孩子们,有什么不好?说到这里,老人有点生气,对不支持自己的儿女们生气。
回到家里,我跟ge说起此事,ge开了一句玩笑说,爸,你没问他想不想成立一个“绿色环卫组织”,你也可以申请加入他这个组织?
2006年10月20日于ge寓所
〖作者:scc2103576〗
[诗经诗词鉴赏] [李白诗词][元稹诗词][李清照诗词鉴赏][屈原诗词鉴赏][杜甫诗词]
[李商隐诗词][苏轼诗词鉴赏][乐府诗词鉴赏][白居易诗词][杜牧诗词][陆游诗词鉴赏]
[三曹诗词鉴赏][孟浩然诗词] [韦应物诗词] [辛弃疾诗词鉴赏][陶渊明诗词鉴赏]
[王维诗词][其他唐诗][柳永诗词鉴赏][其他诗词鉴赏] [黄庭坚诗词鉴赏] [其他宋词鉴赏]
[现代爱情诗][英文爱情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短篇散文][伤感散文][古代爱情诗][经典爱情诗][抗震救灾诗歌][奥运诗][爱情散文][英语散文][伤感爱情诗][名家爱情诗]
[诗词名句][诗歌朗诵稿][抒情散文][经典散文] [心情散文][哲理散文] [网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