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抵万金”,这句话里饱含着亲情,寄托着思念和希望。
然而,现代社会中电话、网络的普及,书信似乎面临成为“文物”的危险。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开始两、三年中还经常写信,给家人给同学。后来随着工作的忙碌,自己小家庭的“包围”,逐渐拉远了和同学的情感距离,淡化了对父母的依恋,书信就慢慢被电话、短信所代替。
偶然间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武汉科技大学新校区学工团委办公室10月给全校4700多名新生布置了一道“亲情作业”:每月给家里写一封家书。
这个倡议源于学校学工团委办公室主任接到的一个陌生家长的电话:“孩子上学半个学期了,怎么连一封信也没有?是不是在学校出了什么事?”这个电话让人能够想象得出:父母为远方求学的孩子每天牵肠挂肚,日夜盼望收到孩子的一封信,哪怕只言片语,只要得到孩子的一点消息,只要知道孩子平安,他们就会放心就会满足。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这项“作业”却“难倒”很多大学生。他们中很多人和家里的主要联系方式是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网络视频,觉得没必要写信。也有一些大学生觉得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对父母没有什么依恋,亲情出现缺失。可是他们不知道,父母视儿女的信为珍宝。第一次接到孩子书信的爸爸、妈妈们,有的把孩子的信放在枕边,每天晚上都要看一遍。他们也会把孩子的信珍藏保存起来,留下孩子成长的见证和美好的回忆。
当然亲情的传递是双向的,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仅体现在给孩子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也需要通过心灵的交流,在精神上给他们温暖和力量。这种亲情的温暖和力量融入到字里行间,渗透进每字每句,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可贵的,在心灵上有了依靠,在精神上成为向上的极大动力。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从小父母离异,父母都不愿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男孩跟年迈的奶奶生活。奶奶无力对他管教,男孩经常逃学,结交了一些坏朋友。奶奶去世后,他成为一个流浪儿,逐渐迷失了善恶观念,参与盗窃等犯罪,16岁时被劳动教养。一位管教人员为了感化、教育他,想让他父母来帮助他。但没有找到男孩的父母,管教冒充他的母亲每个星期给他写一封信。一封封充满爱的温暖和关怀的信,慢慢融化了一颗冷漠的心,对亲情的渴望、对爱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使孩子迷失了方向的心灵重新找到方向,看到光明,找回了失去的温暖感觉。就这样一封封满含深情的信挽救了一个迷途的孩子。
在我呵护、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除了肢体的亲近、语言的表达这些方式,让女儿时时感受着浓浓亲情,文字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在女儿放假的时候,我因为上班时间早,我走的时候往往她还在梦里甜甜的笑,就写下一张字条放在她的枕边:宝贝,妈妈上班了。你起来自己梳洗、热奶、吃饭,然后安排好写作业和玩的时间。妈妈相信你会做得很好,妈妈爱你。类似这样的字条经常在女儿醒来一睁眼就能看到。等我下班回到家,女儿像蝴蝶一样飞过来,抱着我亲个没完,还会望着我的眼睛快乐的告诉我:“妈妈,我真幸福!”每当这样的时刻,幸福也会漾起在我的心头。
女儿也会把她的爱用文字形式定格,然后呈现给我们。比如给爸爸、妈妈做一张贺年卡,写下她心里的祝愿。最感动是上一次她奶奶过生日。那天全家人在酒店为老人祝寿,当大家都做好,准备切蛋糕的时候,女儿站起来对奶奶说:“奶奶,我送你一件礼物。”然后拿出她偷偷亲手做的贺卡送给奶奶。奶奶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叔叔、姑姑们称赞她,我心里更是为女儿高兴和自豪,她懂得把爱表达出来,也赢得更多的爱,在爱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去书写她的美丽人生。
虽然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可以取代书信的部分功用,但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书信不应消亡,它传承着文化,它让流淌于笔端的爱定格成文字,传递着浓浓的亲情。
『作者:雨辰路上』
[诗经诗词鉴赏] [李白诗词][元稹诗词][李清照诗词鉴赏][屈原诗词鉴赏][杜甫诗词]
[李商隐诗词][苏轼诗词鉴赏][乐府诗词鉴赏][白居易诗词][杜牧诗词][陆游诗词鉴赏]
[三曹诗词鉴赏][孟浩然诗词] [韦应物诗词] [辛弃疾诗词鉴赏][陶渊明诗词鉴赏]
[王维诗词][其他唐诗][柳永诗词鉴赏][其他诗词鉴赏] [黄庭坚诗词鉴赏] [其他宋词鉴赏]
[现代爱情诗][英文爱情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短篇散文][伤感散文][古代爱情诗][经典爱情诗][抗震救灾诗歌][奥运诗][爱情散文][英语散文][伤感爱情诗][名家爱情诗]
[诗词名句][诗歌朗诵稿][抒情散文][经典散文] [心情散文][哲理散文] [网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