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高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旗帜,市场化改革再扬风帆。每一次改革都应考量:是不是“保障大多数人切身利益,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同时,“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让社会力量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调节器”。(人民网2013年11月10日)
改革,是国家发展的生命源泉,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三十五年前,当“市场经济”第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中国就开始在一次次的改变中寻求着前进的路途。到如今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的国家在改革的风风雨雨中走得愈发坚定自信,在笔者看来,我们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好成绩,原因就在于出发点和立足点就两个字“民生”。
从短缺到充裕,从温饱到小康。这是改革带来的最为直观,百姓最为看得明白的变化。这也是社会大众对于改革的价值体现最真切地期盼。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也正是改革走向“深水区”之时,面对各个利益团体的博弈交锋,我们在拿出“划开血肉触灵魂”的勇气的同时,更应该牢牢抓住“民生”二字,让民生成为改革的活力之源、变化之源、发展之源。
调研民情走一线。各地区在按照年度工作会议和民生重点工作要求的同时确定调研课题,由领导组成专题调研组,重点调查研究如何将地区民生稳定和地区经济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采取走访群众、座谈交流、发放问卷等方式进行调研。针对生产建设、项目制定、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等和民生切实相关的方面问题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邀请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通过征求意见、集体研讨等形式,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民生指导在一线。建立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联系点,推进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干群关系融洽。深入基层一线,全面了解真实情况,针对人民生活中出现的具体困难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决策、定思路、抓落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确立党员领导干部接访日和建立“结对子”制度,党员领导干部主动下访,率先垂范,推动领导责任制、调解机制落实在基层,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和谐稳定发展落实。
今年,一项项促公平、惠民生的举措接连亮相,这也让我们对于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充满了期待和喜悦。老百姓期待着更加幸福的生活,这也是市场化改革的最终“落脚点”。
相关阅读:
本文由读书人编辑木文miss为您精心准备,请大家参考!
更多精彩请访问读书人网文档频道:http://www.reader8.com/data/xd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