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您关注:
本文由读书人编辑为您精心准备,请大家参考!
今天,在各地掀起向汤群芳同志学习的高潮时刻,我在此谨表肤浅的学习感想,以达引玉的目的。 近段时间以来,我常在想,为什么一个乡镇司法所所长生病住院时有那么多普通老百姓去看望她,甚至有70多岁的孤寡老人、许许多多生活困难的群众、残疾人员和大批中小学生为她奔波、为她捐款?直至今天,在全市掀起向汤群芳同志学习高潮的阶段性时刻,我带着心头久久无法释怀的疑问,搜索点击汤群芳三个字时,才在互联网上找到一个用数字足以令人叹服的答案。自从XX年9月6日在武胜县政府门户网上一篇《为百姓撑起和谐的蓝天——记武胜县司法局飞龙司法所所长汤群芳》的文章发表后,截止11月24日上午,短短的80天,我是第1208977个点击学习的人!在这些数字和数据的背后,我终于读懂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这就是在祖国母亲诞辰节日的前后,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的日子里,从小平故里,从嘉陵江畔流传开来一个关于和谐天使的故事,一个关于党的好女儿、好干部汤群芳的故事,这也说明,她心存群众,群众永远不会忘记她。
之所以汤群芳同志为这么多人所爱戴和尊敬,我认为,是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期于汤群芳同志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在汤群芳同志身上,我想主要有三种宝贵精神值得我们去努力学习。
一是她有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市场经济下多样化的就业和分配形式,多元化取向的价值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的思想,使我们的灵魂经受着矛盾的煎熬。许多时候,在本职工作需要我们去尽力完成时,我们对加班表现出毫不情愿,下班后手机总是“不在服务区”或关机,在工作付出与个人权利发生冲突时,我们更多地强调8小时之外。同时,在机关也一时盛行讲付出与回报,谈奉献和享受,择单位、选岗位成为时尚,不然就消极颓废,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而汤群芳同志在这样的氛围下却能够二十年如一日,坚守清贫,敬业爱岗,尽职履责,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为了工作,8小时制工作日对她已经没有意义,无论是上下班,还是节假日,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汤群芳同志总是始终坚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这就是她的难能可贵,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是她胸怀关心百姓疾苦的思想。我们的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执政为民的党。汤群芳同志正是这样的好干部,始终默默地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她身上,“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已经不是口号,而是溶于血液的行为准则;在她的心中,只有装着老百姓,把群众疾苦放在首位,唯独没有她自己。在一切为了群众的使命感召下,只要老百姓有事找她,即使正炒着菜,刚端上碗,她也要停下来,把百姓的事办好。正是她心存关心百姓疾苦的思想,所以能够长期主动关心孤寡老人生活,为孤寡老人治病;也能够不辞辛劳地调解老百姓的纠纷,能够耐心细致地与迷途青年交心谈心,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在她的倾心奉献下,一方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政治更加稳定。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各种不和谐因素还很多,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当象汤群芳同志一样,时刻心系群众,切实扫除衙门作风,多深入基层,亲近人民,体恤民忧,解决民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应当切实转变事不关我,不闻不问,对老百姓疾苦漠不关心的态度,应当积极助学济困,帮扶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三是她心存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党是肩负着光荣历史使命的党,是领导全国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政党。汤群芳同志正是这样一位不辱使命的党的优秀儿女,在平凡具体的岗位上,始终如一地有着坚定的人生理想和信念。正是她心存理想信念毫不动摇,才能够在分配就业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牢记党的宗旨,无私奉献,情真意切地关心百姓的疾苦;才能够在面对矛盾与危险时毫不犹豫上前化解。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当前和今后,我们党员干部,应当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克服个人权利和利益最大化的自由主义思想。如不这样,我们的理想信念就会发生偏差,工作中就会忽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就会对广大生活、生存困难的群众态度漠然,视而不见,就会大谈人权,空谈个人利益。何曾几时,我们在讲人权、谈个人利益时还记得这是在拿党与人民的鱼水情、拿我们面对党旗时的理想信念作交易。从现实的角度讲,这是在点点滴滴地损害党的事业,损毁党的形象;从长远角度讲,也是在透支着我们党的光辉前程。这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以来所担心的,我们党也以此经常告诫全体党员。只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有了千千万万个汤群芳式的自觉奉献的党员,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才会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党才能够真正体现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才能够取信于民,受到人民爱戴和拥护。这样,我们党的执政之基才会永远牢固,力量之源才不会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