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您关注:
本文由读书人编辑为您精心准备,请大家参考!
沁 茗
现在又到了大学生四处求职的日子,谢晶是浙江师范大学教师,他的求职经历曲折,他如今回忆起来还是深有感触。
2012年,谢晶即将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找工作成为他迫在眉睫的一件事。
首次投简历是在2011年4月,单位是杭州雁南艺术机构。当时谢晶是班里最早将自己的简历投向社会的学生之一。这家单位叫他去实习,由于那段时间一直在进行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谢晶没有去。不过,这次招聘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第一次面试后,不久谢晶又参加了南宋官窑博物馆面试。先前的害怕在轻松的对话中慢慢消失,三个馆长开始对这个专业本不对口但敢于尝试的年轻人产生了兴趣,并要谢晶在适当的时候去实习。第二学期谢晶去那里实习了一段时间,认识了很多人,现在还保持联系,还帮他们编辑了《陶瓷百问全科》。但进事业单位都要通过招聘考试,谢晶以为官窑博物馆会考有关陶瓷的题目,没想到考了历史方面的知识。就这样,因为分数关系,谢晶与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擦肩而过了。
2011年1月,是谢晶为了就业全力出击的时候。他积极参加大大小小的招聘会。有一次,《浙江日报》宁波分社的招聘为谢晶创造了一个尝试媒体工作的机会。在排了长达半个小时之久的队后终于报上了名,谢晶心里面美滋滋的。然而,报社的高要求和全英文面试使他惨败而归。
第四次招聘单位是杭州日报社。在偌大的多功能厅和食堂考场里面,身边是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大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面对如此强劲的竞争对手,谢晶开始格外紧张,在等待考试时反复做深呼吸。当考卷摆在面前的时候,谢晶呆了,时间之短、题量之多、专业性之强都超出他的想象,每个题目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考虑。谢晶说:“在我的人生中从来没有做到落笔如此神速的境界,也没有想到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竟写了4000左右的文字。那时候,结果似乎不重要了,因为我已经达到了我的目的。在人才济济的当今,我有勇气去应战,有毅力去坚持,有自信去微笑,我想我并没有失败。”
第二天的结果正是谢晶意料之中:落榜了。但谢晶觉得自己的人生反而因为这次经历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谢晶一直希望能在杭州找到工作,当他在母校主页上看到校党委宣传部招人时,就紧张得整个晚上没睡,或许是太向往这份工作了,考得也不理想。凌晨时接到了一个电话,说通过了笔试,让谢晶第二天参加面试。想不到第二天抽签抽到了倒数第二个,在报告厅门口徘徊了一天才轮到他,紧张、疲倦、空白……结果面试不理想,谢晶无缘这个职位。“那时我真的很失落,临近5月了,工作还没有落实。班级的同学都说我找工作东挑西挑。其实我只是想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那段时间,谢晶基本上每天在网络投递简历5份左右,自己感兴趣的都去尝试。不久又有了一个机会,杭州历史博物馆招聘一名工作人员,谢晶又去投了简历,和谢晶一起面试的又是研究生。过了几天对方来电话,说谢晶的面试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告诉他结合笔试成绩,没有被录取。
接下去的一段日子,谢晶更是满世界地找工作,如去浙江传媒学院、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华东地区工作站、《山海经》杂志社、在杭的各个网络媒体编辑工作室等,也想过去西部支教。只要有任何信息,哪怕自己不喜欢的岗位,谢晶都会去看看、谈谈,目的只有一个:积累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谢晶说:“那时候的自己一直想留在杭州。直至毕业临近,才打消这样愚蠢的念头。其实找工作不要被地方给局限了,或许山外会有另一片天地。”谢晶于是开始在网上看其他地方的招聘信息。当看到浙江师范大学的招聘信息时,谢晶很感兴趣,就发了一份求职E-mail,接下去的几天就一直在关注浙江师范大学。谢晶几次主动询问人事处,但浙师大并不要艺术类的学生,也许是谢晶的真挚感动了老师们,他们给了谢晶一个特例,让他有了一个参加考试的机会。
风尘仆仆赶到金华,没有太多的负担和压力。面试时其中一个问题是“谈谈你在大学中最有成就的一件事情”,谢晶谈了他在大学创立新闻社,编写《大樟树》的事情。没有想到浙江师范大学的考试挺顺利,面试完后,谢晶刚坐上车回杭州,浙江师范大学人事处就给他打电话,要和他签约了。谢晶欣喜若狂,在高速客车上大喊了一声,全车乘客都注视着他。谢晶一下子尴尬、脸红了,但是心里仍旧很高兴,马上打电话告诉家人这一喜讯。
谢晶说,他很珍惜那段求职的经历。它使他更自信,更有勇气去迎接挑战,虽然生活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要拥有百分之百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