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实施意见 >

关于强力推进治庸问责工作的实施方案

2011-09-22 
省直各单位要结合部门和行业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专班,出台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工作方案于8月25日前报省直机关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推荐阅读: 

 

  省直机关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

  省委决定,自2011年8月开始,集中一段时间,在省直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中,强力推进以“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为主要内容的治庸问责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坚持讲政治、讲原则、讲正气,针对省直单位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庸懒散软”方面的突出问题,大力开展治庸问责工作。通过抓精神鼓士气、抓学习提能力、抓效能优环境、抓作风严纪律,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能力席位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奋发有为意识,形成解放思想、勇于担当、敢抓敢管、真抓真管的良好氛围,促进省直机关精神面貌大改观、干部作风大转变、服务效能大提升、发展环境大改善,为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作风保障。

  二、方法步骤

  坚持把思想教育、检查整改、树立典型、责任追究、完善机制贯穿始终,突出抓好宣传发动、自查整改、督查问责、总结提高四个环节,采取集中检查、明查暗访、群众举报、公开承诺、媒体曝光等方式,着力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能力平庸、业绩平庸,思想懒惰、工作懒惰,纪律作风松散、班子软弱涣散等“庸懒散软”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宣传发动(8月15日—8月31日)

  省直各单位要深入发动,广泛动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上下功夫,为治庸问责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1.召开动员会议。省委、省政府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动员大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直各单位要迅速召开动员会议,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动员部署,做到党员干部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2.制定工作方案。省直各单位要结合部门和行业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专班,出台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工作方案于8月25日前报省直机关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组织专题学习。省直各单位党组(党委)中心组和各基层党组织要组织开展专题学习,重点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省委九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省领导在省直机关治庸问责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等,组织对口学习考察武汉市的经验做法,对党员干部进行爱岗敬业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正面示范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

  4.开展专题讨论。以“实施‘十二五’规划、推动跨越式发展”为主题,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为主要内容,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自查整改(9月1日—10月15日)

  省直各单位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结合部门和岗位职责,全方位开展自我剖析,多渠道查找在思想品质、能力素质、履职尽责和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问题整改贯穿于治庸问责工作的全过程。

  1.集中排查问题。省直各单位要通过公开举报电话或电子信箱、组织群众评议、开展问卷调查、设置举报箱等方式,畅通渠道,集中排查本单位在“庸懒散软”方面的突出问题,重点查找在机关管理和党员干部纪律作风建设上的突出问题,在实行目标管理、推进重点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在体制机制上制约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突出问题。

  2.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省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和基层党组要针对本单位“庸懒散软”等问题,尤其是班子中存在的回避矛盾、不敢碰硬、不敢担当,不讲原则、一团和气、战斗力不强等软弱涣散的问题,召开一次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明确责任,提出整改措施。

  3.开展公开承诺。省直各单位要将查找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进行公开承诺,通过媒体、网站、党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4.抓好正反典型。既要发现和挖掘一批先进典型,弘扬正气,又要大胆揭露和曝光个别反面典型,鞭策后进,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省直各单位要及时向省直机关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正反典型材料。

  5.形成整改报告。省直各单位将自查自纠的突出问题及其整改措施,形成整改报告,于10月15日前报省直机关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督查问责(10月16日—11月30日)

  省直各单位要采取明察暗访、集中检查、调查核实、责任追究等方式,对本单位存在的“庸懒散软”等突出问题,全面开展督查问责工作。省直机关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明查暗访。把明查暗访作为查找问题、促进整改的重要手段,组成由纪检监察、省直机关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新闻媒体、“两代表一委员”等共同参与的暗访组,采取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不提前告知的方式,对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机关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明查暗访并进行曝光。

  2.集中检查。省直机关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成若干督导检查组,对各单位治庸问责工作情况分阶段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3.调查核实。对群众投诉举报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采取直办、交办、转办、督办等方式,组织力量集中时间调查核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4.责任追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和调查核实的问题,视其情节轻重和影响程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问责追责,进行信访约谈和通报批评,给予相关人员诫勉谈话、待岗学习、调离工作岗位、免职降职降级等组织处理,情节严重的予以纪律责任追究。

  (四)总结提高(12月1日—12月15日)

  省直各单位要全面总结开展治庸问责工作的情况,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治庸问责工作的长效机制。

  1.建立完善制度。省直各单位按照《湖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通用能力席位标准(试行)》要求确责、履责、问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业绩考评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充分运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成果,建立完善密切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制度,形成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2.及时上报总结。省直各单位要对治庸问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于12月12日前报省直机关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通报表彰先进。治庸问责工作结束后,对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并作为目标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建工作责任制及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考核考评的重要依据。

  三、工作要求

  省直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治庸问责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治庸问责工作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进行。为确保活动有效开展,成立省直机关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李春明同志任组长,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人社厅明确一名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直机关工委。省直各单位要把治庸问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直接抓,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和机关党委(办)等处室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为开展治庸问责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明确职责分工

  省直机关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抓治庸问责工作的整体合力。省纪委(省监察厅)要强化监督检查,加大问责力度,通过受理投诉举报、开展明查暗访,对明显失职失责的单位和人员予以严肃查处,进行问责和纪律追究,对突出的反面典型进行通报,促进省直各单位提升服务效能、规范审批流程、优化发展环境。省委组织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将开展治庸问责、加强作风建设的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制度,调动机关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个别不称职的领导干部,及时采取组织处理措施。省委宣传部要做好新闻策划,抓好舆论宣传,在湖北日报、湖北电台、湖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开辟专栏,进行全程跟踪,搞好明查暗访,加强治庸问责工作信息公开,营造良好氛围。省人社厅要切实抓好公务员能力席位标准建设,健全完善公务员履职问责和责任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省直机关工委承担省直机关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要发挥好服务协调、指导督办的作用。

  (三)坚持统筹推进

  要从省直机关实际出发,科学谋划,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把治庸问责工作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创建“六型”机关结合起来,与做好机关党建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确保治庸问责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四)营造浓厚氛围

  要坚持面向群众,开门治庸问责,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作为衡量省直各单位治庸问责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充分发挥群众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要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及时宣传各单位在治庸问责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宣传一批在优化发展环境、转变工作作风、服务基层群众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加大新闻媒体的曝光力度,对机关特别是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存在的“庸懒散软”问题大胆曝光。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氛围。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