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您关注:
本文由读书人编辑为您精心准备,请大家参考!
5月份我们参加了研究生部组织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电影以及参观了辽宁省博物馆等活动,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更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受益匪浅。就跟某些人的看法一样,本人也认为这个电影的片名没有翻译好,有让人光看片名就不想看电影的感觉,甚至可能会被人误认为是个非常俗套的电影,就因为翻译出了这个非常俗套的片名。但事实上,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励志性甚至于不亚于《阿甘正传》,电影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剧情也不错,非常喜欢里面的对白,当然这得归功于这部电影有个非常好的编剧。
近年来印度电影发展挺好,《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举囊括了奥斯卡多个奖项,更是成为最佳影片,而在我看来,《三傻大闹宝莱坞》一点都不亚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同样是励志电影,虽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但是这个影片阐述的理念,其实是非常明确的,它抨击印度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学习只为单纯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从来不去想这个问题能够给大家带来什么,就像里面的兰彻一样,当他提出了两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给大家时,竟然没有人去怀疑这个问题就直接去找答案,大家不会为了即将获得的新知识而感到兴奋,只为了寻找单纯性的答案而去白白浪费精力,从来不会去进行主动性的思考,任何一个人都显得是那么地没有主见,惧怕权威,毫无主观能力可言。兰彻想的每个问题,做的每件事,都在突破常规的思考,都在打破传统的束缚,他觉得不对那就是不对,只要他说出自己为什么是对的就可以了,哪怕对方是学校的教授也好还是院长也好。
可能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兰彻这家伙可能本来就跟常人不一样,也许他就是个天才。但事实上是这样吗,但细细看一下,他也没有天才到哪去,他只是比别人更爱学习,更爱学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情,他只是比别人更加主动性地思考了问题,他只是比别人更多地将所学用于实践,他只是比别人更加坚持正确地原则,这些不就是天才们所倡导的吗?
把电影里的兰彻和查图比较一下,我忽然想到了两个词,主观成功和被动成功。查图很成功吗,十年前跟兰彻下了挑战书,十年后呢,有着非常豪华地别墅,有个漂亮的老婆,有个兰博基尼地跑车等等这些,十年后查图在常人眼中其实已经很成功了,因为他拥有常人都想要的奢侈的物质生活。而学校里的查图每天看十几个小时的书,为的只是考试能够拿第一名,甚至遇到一个新的词语时他甚至都不去理解,因为对他来说不需要理解,只需要记住就可以了,但是毕业考试,他却只是第二名,第一名当然是兰彻。十年后的查图等着看兰彻的笑话,当他和兰彻的两个朋友好不容易找到兰彻时,他还以为他只是个老师而已,竟不知自己约了一年多时间才能够见面的客户,拥有着四百多项发明专利的科学家就是眼前这位他极小看的人。这时候,你发现,查图跟兰彻比起来那简直是失败到家了,毫无可比性。
同样这也提醒了中国的教育者们,不要一味教学生那些所谓的知识,因为你们自己也知道,这些知识到了十年以后80%都是没有用的,更重要地如何去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样也告诉那些还在学校里读书的人,考试得五十分和得一百分的意义其实是一样的,因为他的一百分并不意味着他将来一定比你成功,不必为了考得更高的分数而去把精力浪费在自己都认为是浪费精力的事情上。
这个电影能够让大家看到的东西太多,教育者能够在这里看到如何去实施真正的教育,学习者能够透过这部电影知道应该怎么真正的学习,失败者或许能从这里摸索到一些成功之道。你可以当它是喜剧片,因为它真的很喜剧,你可以当是励志片,因为它真的很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