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委员会下辖公路、运管、征稽、港航、公交监察、出租客运和科研、学校等10多个事业单位,每年的资金流量约在30亿元左右。主要职能包括交通建设、运输市场管理和铁路、民航等部、省属交通的综合协调。近三年来,我们在交通部、湖北省交通厅、**市内审协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建立健全内审机构体系,完善法规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共开展各种审计455项,审计资金约68亿元,查处各种违纪违规金及有问题金额 4317 万元,审减(节约)建设资金3500余万元,提出整改建议900余条,协助查办案件 28 起,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财经纪律和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经济工作的健康发展,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在几类重点审计项目中,继经济责任审计后,基本建设项目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又分别在**市内审协会和省交通厅系统作经验交流,3篇论文分别在中国内审协会、湖北内审协会和省交通财务系统获奖,部分内审机构被评为省交通厅统、省审计厅先进集体,多人多次获单位优秀公务员、省交通审计系统先进个人称号。整个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电算化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的主要作法和取得的效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职能,保持健全的审计工作体系
2001年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后,精简了部分内设管理部门,受地方机构编制的限制,政府不再保留独立的审计部门,对此,我们认为,我市交通规费征收金额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多,所属单位、项目分布广,需要通过内部审计来监督、完善管理,于是我们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挤出了编制保留了审计人员,将审计部门与监察部门合并,组建了现在的监察审计室,在原有审计人员退休、转岗的情况下,保留和充实了审计人员并赋予了相应职责权限,做到了职能保留,班子不散,工作力度不减。由于上面稳住了阵脚,下面基层单位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使全系统的内审网络继续得以保持,所属的几大事业单位都有独立的审计部门,小型事业单位和区交通局也保留了专、兼职审计人员。
(二)提高认识,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审计工作总体上说属于经济监督性质,查错防弊是基本职能,与监督对象难免有摩擦,工作起来难度较大,部分单位领导、相关人员对此不够理解,部分审计人员也有畏难情绪,不安心审计工作,对此,我们要求各级领导和审计人员不断增强审计意识,从完善市场经济、推动经济发展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需要的高度来认识审计工作,做到理解审计,支持审计,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党组书记、委主任黄蔚堂同志多次在经济工作和基本建设工作会上强调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把审计工作与关心、爱护干部联系起来。在委领导一班人的(来源: http://www.reader8.com)带动下,基层领导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一些单位、项目的领导还主动上门要求对其进行审计,审计工作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在领导的带动、支持下,通过学习,培训,审计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也逐步提高,表现为安心本职工作,积极钻研业务,认真开展审计,遵守审计纪律、职业道德和审计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整合资源,广泛开展基本建设项目审计
联系改革后审计机构撤并,人员减少,而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翻番式增长,项目多,投资大,布点分散的实际和基本建设项目审计技术要求高,鉴证性强的特点,我们积极整合社会审计资源,充分发挥内审网络优势,大大缓解了系统审计工作量大与自身审计力量较小的矛盾,减少了审计的空白点,全方位地开展了项目开工前、年度跟踪和竣工结算、决算审计共计54项。在社会审计的参与方面,我们吸取国外、国内经验教训,用其所长,遏其所短,结合我市交通基本建设的资金管理体制制定了《管理办法》,一是将实际的委托权由建设单位自身变为上级主管部门,避免了“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弊端;二是认真作好资质审查,没有资质的不得进入;三是业务把关,对报告的格式、内容、范围、深度提出了具体要求,不合格的、有反映的和过于简单的不得通过;四是对多数项目实行按审减额进行取费,形成了良性机制,运行三年来,平均每年审减工程款1000万元以上,为基本建设项目节约了大量投资;五是将委托项目基本控制在技术性较强的工程竣工结算、决算审计项目上,降低了审计成本。在利用基层审计力量方面,我们对部分项目采取了委托基层审计部门实施的办法,如小项目的开工前审计和大项目的年度跟踪审计,等等。在审计中,我们遵从一个“严”字和一个“帮”字,如在对某工程项目的开工前审计中发现将建设资金擅自购买小汽车的问题,经报告领导后,严肃地下达了审计意见书,责成项目将车辆进行了变卖,归垫了建设资金。对一些工程因上马快,新手多等原因形成的审批手续不全、招投标和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采取查、帮结合的方法督促进行整改,强化了工程的前期管理,查堵了一些隐患,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开展。
(四)深化改革,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按照党和国家关于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针对系统内大量企事业单位划转、改制的实际,按照“离任必审”的原则,认真搞好离任、划转经济责任审计,使委管干部的离任、划转经济责任审计面达到100%,基层单位达到50%以上,有效地保护了公有财产,维护了单位的稳定,为交接双方提供了公平鉴证。针对政府体制改革后我委基本不管企业的状况,我们积极开展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试点,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干部提供了依据。此外,根据上级有关精神,我们还不定期地召开有党办、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参加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通报审计结果,交流信息,安排审计工作。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增强,效果更好。
(五)点面结合,认真开展财务收支审计
按照省厅每年不少于20%的要求,认真开展了财务收支审计,三年来完成审计206项,做到了三年累计覆盖面达100%。通过审计查处了一定数额的违纪违规事项,纠正了一些管理问题,帮助基层单位加强了管理。
(六)与时俱进,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
随着系统财务会计的电算化,计算机辅助审计势在必行。我委从2002年开始积极试行计算机辅助审计,2003年进一步扩展,基本做到了有独立审计机构或有基层核算的单位全部试行计算机辅助审计。试点之初,省厅、交委专门下拨了经费,从硬件、软件和培训上给予支持,试点单位的审计人员努力学习,积极钻研,通过两年的试点摸索,首批试点的审计人员基本掌握了操作技术,委监察审计室现在对大多数审计项目都使用计算机开展辅助审计,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分类、筛选、查询、分析、保存等功能,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审计风险。为进一步节省审计工作时间,及时掌握基层情况,我委从2002年末起,专门下发文件,将所属单位每年上报电子数据制度化,做到了提前阅览被审计单位数据,适应了新的审计环境。此外还积极开展了计算机远程审计的试点和网络环境下的审计数据库建设。
(七)善谋发展,主动开展审计调查
按照“思建设,谋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了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所属单位财务状况、审计工作落实等方面的审计调查,为领导加强建设项目、单位财务管理、落实审计成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了有真实数据、有分析评价、有措施建议的参考材料。
(八)力求规范,不断强化制度建设
近三年来,我们从系统和单位的实际出发,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继《**市交通企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关于社会审计组织参与市交通系统审计的管理办法》后,又制定了《**市交通系统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实施办法》和《关于所属单位上报电子财务数据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理顺了关系,规范了审计行为,为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了基础。在内业管理上,各种审计程序、审计文书、档案均按规范要求实施,既保证了审计质量,也提高了规范化水平。
(九)加强学习,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我们重视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学习、培训工作,坚持每年都举办一期全系统内审人员业务培训班,近三年分别举办了以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和《内审规定》、《内审准则》为主题的审计人员培训班,采用电化、幻灯、专家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培训人员120余人次。还组织30余人次参加交通部、省交通厅、市审计局等举办的培训班学习。全体审计人员学习蔚然成风,多人多次自费参加职称考试,其中一人已获高级审计师资格,一人通过高级会计师专业考试。此外,还多次组织论文撰写和评审活动,潘同高同志的《基本建设全过程审计模式探讨》和《管理审计理论与实践之初探》获中国内审协会优秀审计论文3等奖,操朝军、朱群华等同志的论文获得湖北省内审协会优秀论文奖。
除了专业知识外,我们还组织审计人员学习《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审计人员牢记自身职责,自觉遵守审计纪律和职业道德,不以监督者自居,不用监督权牟取私利。尽管审计工作难度大,收入少,但都热爱审计事业,安心本职工作,在严格、公正执法的同时,做到了勤奋、廉洁、团结、进取,在全系统的开门评议机关部门工作作风中,得到基层单位和职工群众的好评。
总结近三年我委的内部审计工作,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机构人员虽有所减少,但审计职能不丢,任务不减,审计体系保持健全,工作基础加强,多种审计资源得到利用;二是各级领导认识提高,审计意识增强,主动接受审计,积极开展审计,审计环境进一步改善;三是内审机构和审计人员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积极进取创新,在坚持搞好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基本建设项目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四是加大学习培训力度,积极开展理论研讨,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五是审计工作覆盖面扩大,质量提高,落实效果较好,为我市交通经济的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保证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