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公文写作 > 汇报材料 >

山西省对外贸易事业发展汇报材料

2010-05-05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全省对外直接投资3194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8.8倍,在全国排第21位。2008年全省对外直接投资2754万美元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山西省对外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增大。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政策赤外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促进了全省对外贸易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全省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成倍增长,创汇能力日益提高,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明显扩大,旅游事业蓬勃兴起,为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发展起伏较大

  1949年以来,随着外贸机构的建立,外贸业务逐步扩大。尤其注重发挥山西的地方优势,狠抓产品的收购和出口,从而使全省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出口商品收购额不断增长

  解放初期,由于山西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直接为省内市场提供的商品也是极其有限,根本谈不上供应出口。1952年,山西建立了对外贸易机构,并开展了业务,当年全省外贸系统出口商品收购额为756万元。随着生产的发展,1957年,全省外贸出口商品收购额达到7044万元,比1952年增长8.3倍。其中矿产品3428万元,占48.7%;农副产品3616万元,占51.3%。这一时期,外贸出口商品收购中,主要以煤炭、硫化碱、硫磺、小米、蓖麻籽、竹叶青酒、鲜梨、核桃仁、羊皮、羊毛、羊绒等商品为主。在1957年外贸出口商品收购中,五金矿产、化工、纺织品、粮油食品、土畜产等5大类的商品收购额达6921万元,占出口商品收购额的98.3%。

  1958—1978年,由于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非常时期,全省外贸出口商品的收购时起彼伏,不尽正常。1958年,全省外贸出口商品收购额达1.06亿元,比1957年增长49.8%;1959年收购额上升到1.39亿元,比1958年增长31.1%。1960年收购额有所减少,1961年收购额由下降为6251万元。以后的几年,外贸出口商品收购额大都徘徊在1亿元左右。到1966年以后,外贸出口商品收购逐年下降,1971年收购额下降为7860万元。粉碎“四人帮”以后,山西对外贸易事业逐步好转,外贸收购额不断上升。到1978年,全省外贸出口商品收购额达到2.3亿元。

  (二)出口创汇水平日益提高

  1957年前,全省外贸部门还未开展直接对外出口业务,主要依靠中央外贸部门有关进出口公司办理出口业务。1957年,国家为了扩大出口贸易,充分调动各省、市直接出口的积极性,并对外贸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鼓励各省、市大力发展对外出口贸易。这一年,全省对外贸易部门开展了直接对外出口业务,对苏联、朝鲜、越南、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直接出口煤炭、硫磺、水泥、石膏、果脯等商品,出口创汇共145万美元。其中出口工矿产品创汇119万美元,占创汇总额的82.1%;出口农副产品创汇26万美元,占17.9%。1958—1963年,为偿还苏联外债,国家外贸各专业公司下达山西省执行的外贸出口协议合同较多,出口额相对扩大。1963年,全省外贸部门出口创汇上升为1332万美元,比1957年增长7.5倍,平均每年增长35.8%。在这一时期,山西外贸出口的主要商品有煤炭、水泥、石膏、硫化碱、硫磺、棉针织品、棉花、粮食、货车、钢材、矾土近20个品种。之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工农业生产重点以满足国家和省内需要为主,对外出口商品规模进行了适当的控制。1964年,全省外贸出口创汇额下降到891万美元,1965年又下降为806万美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对外贸易发展同样遇到严重的影响。十年动乱中,外贸出口创汇水平连年下降。到1976年,全省外贸出口创汇下降为162万美元,比1963年减少1070万美元,平均每年下降14.4%。这十年中,出口的商品品种大大减少,只有煤炭、钢材、石膏、硫磺、名酒、冻兔肉等十余种。出口的国家减少到仅有朝鲜和越南两个国家。

  第二个五年计划初期,山西开始从苏联等东欧国家引进了一批建设项目,对于迅速改变山西工业的落后面貌,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技术引进工作逐步向更多的国家发展。如从罗马尼亚、芬兰、捷克、瑞士等国家引进发电机组。但由于十年“文革”的破坏,造成了在国际间经济技术交往的中断,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30年,山西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省进出口额由1978年731万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115.7亿美元。

  (一)对外贸易不断向纵深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山西的外贸体制表现为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特点,对外贸易垄断经营、高度集中、政企不分、统负盈亏。这种体制极大地束缚了山西对外贸易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山西对外贸易不断向纵深推进。回顾山西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五个变化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5年):成长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外贸实行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规划,国家和省分级管理的体制,直到1985年进出口贸易实行全面自营。这一时期山西对外贸易全面起步并迅速得到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速达到73.1%。其中,出口额年均增长63.3%,进口额年均增长63.8%。

  第二阶段(1986—1990年):调整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七五”计划时期,国内市场出现了过热的经济现象,市场物价持续上涨,特别是1988年和1989年的通货膨胀,不仅使国内市场形成抢购风潮,也给对外贸易形成了压力。山西的对外贸易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下进入了调整阶段。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速由“六五”时期的76.2%回落为8.9%。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5.1%;进口下降11.1%。

  第三阶段(1991—1995年):稳定增长阶段。这一阶段是“八五”计划时期,从1991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对外贸易出口的财政补贴,调整汇率,实行统一的外汇分成办法,建立了自负盈亏机制,这是外贸企业在经营机制上的一个重大转变。从1994年1月1日起,国家对外贸进出口企业实行统一的结汇制,取消外贸企业承担的无偿和有偿上缴外汇任务。随着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深入,山西对外贸易进入了稳定增长阶段,各类外贸企业经营实力明显增强,特别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深入发展。5年间,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1.3%,比“七五”时期年均增速加快12.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0.3%;进口年均增长27.6%。

  第四阶段(1996—2000年):波动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努力减轻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山西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有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加快,外贸经营主体实现了多元化。到“九五”末,全省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累计达到370家,有省级外贸公司、工贸公司、市县级企业、生产企业、科研院所、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5年间全省海关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6%,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慢的时期。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6%;进口年均增长14.9%。

  第五阶段(2001—2008年):快速增长阶段。入世成功,使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也为山西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这一阶段,山西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开放型外贸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对外贸易的强劲增长。“十五”时期,全省进出口贸易以年均25.8%的速度增长,比“九五”时期的平均增长速度快21.2个百分点,比全国的年均增长速度快5.8个百分点,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对外贸易发展最快增长时期。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3.3%,进口年均增长30.8%。进入“十一五”时期,山西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2006—2008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66.3亿美元、115.7亿美元和143.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5%、74.6%和24.4%。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山西进出口总额出现大幅度下降局面。

  (二)在全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山西是一个内陆省,长期以来,内向型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1978年,全省进出口商品总额只有731万美元,占全省gdp的0.1%,在全国排第27位。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经贸往来的不断扩大,山西的进出口规模日益扩大,在全国的位置不断前移。到“十五”时期的前两年,进出口总额前移到全国31个省市(区)的第21位,后三年前移到第20位。“十一五”以来,山西对外贸易增速进一步加快,2007年和2008年前移至全国第17位。

  (三)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特别是“十五”期间,山西积极大力进行科技兴贸和发展品牌战略,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2005年全省初级产品出口额16.9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8.1%,比2000年的55.9%降低7.8个百分点。2007年初级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5.6%,比2005年降低12.6个百分点。2005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为18.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1.9%,比2000年的44.1%提高7.8个百分点。2007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61.8%,比2005年又提高9.9个百分点。其中,2005年机电产品出口额为5.9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6.8%,比2000年提高5.2个百分点。2006年和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额分别为8.77亿美元和10.6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1.2%和16.3%。2007年全省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8.1%,在中部6省中位居第2位,仅比第1位湖北低0.1个百分点,而2005年所占比重仅为13.8%,在中部6省中排倒数第一位。

  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省内对机电设备及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需求大幅增加,山西进口产品结构不断得到合理调整。2000年,全省初级产品进口额1.18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2.4%;工业制成品进口额4.09亿美元,占进口额的77.6%。2005年,初级产品进口额7.73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8.3%;工业制成品进口额12.43亿美元,占进口额的61.7%。2007年,初级产品进口额23.2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53.5%,比2005年提高15.2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43.2%,比2005年下降18.5个百分点。

  (四)贸易市场多元化取得较快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山西与欧盟、美国、日本三大经济体、周边国家(地区)、东盟及其他贸易伙伴的贸易合作全面发展,贸易市场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新兴市场的开拓取得进展,与非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发展较快,2005年与山西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166个,比2000年增加28个,其中上亿美元的贸易伙伴达11个,比2000年增加7个。2007年与山西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增加到190个,比上年增加16个,比2002年增加54个,其中上亿美元的贸易伙伴增加到25个。2008年与山西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171个,比上年减少19个,其中上亿美元的达到23个。

  (五)大经贸格局初步形成

  山西从事外贸经营的企业迅速增加,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共同出口的“大经贸”格局逐步确定。“十五”期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13.2%升至14.8%,提高1.6个百分点,5年间出口以平均27.9%的速度增长,对全省出口的贡献率达到44.2%。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分别为15.7%、13.7%和13.8%,出口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8.5%、72.9%和42.0%。个体企业发展加快,出口的比重逐年提升,2005年比2000年提升21.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2.7%。2006年至2008年个体企业出口比重分别为29.8%、27.3%和30.5%,出口值分别比上年增长37.8%、44.9%和58.1%。国有企业出口比重从2000年的79.7%下降至2005年51.3%,下降27.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3.1%。2006年至2008年国有企业出口比重分别为47.0%、54.6%和50.2%,出口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5%、83.3%和30.2%。从进口方面看,国有企业进口占据主导地位,2005年进口比重为64.5%,比2000年提升17.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39.5%。2006年至2008年国有企业进口比重分别为66.4%、75.9%和65.6%。个体企业进口比重由2000年的0.1%提升至2008年的15.7%,提升15.6个百分点。2006年至2008年个体企业进口比重分别为15.3%、12.5%和15.2%。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变化较大,进口比重由2000年的50.5%下降至2005年的19.0%,年均增长7.6%。2006—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比重分别为18.2%、11.6%和18.2%。

  三、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

  从“二五”计划开始,山西从苏联等东欧国家引进了一批建设项目,当时,对于迅速改变山西工业的落后面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到了60年代后期,又从罗马尼亚、芬兰、捷克、瑞士等国家引进了发电机组,但由于十年“文革”的破坏,造成了在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的中断。改革开放以来,山西致力于解决长期困扰的外资稀缺问题,不断加大对外资本的开放力度,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开放政策,外商直接投资快速扩大,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

  (一)总量不断扩大

  1978—1991年,是山西利用外资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山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68万美元,外资在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有限。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后,随着沿海省市开放步伐的明显加快,山西利用外资规模也不断扩大,从1992—1995年,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到2.2亿美元。从1996年开始,山西利用外资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截止到2000年,5年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12.7亿美元,年均2.5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28.6%。2001—2004年,受新入wto的影响,山西利用外资出现波动,进入调整阶段,2004年利用外资跌至1996年以来的最低,仅有9021万美元。从2005年开始,山西推出了一系列扩大开放和加大利用外资的政策举措,再次迎来了利用外资的快速增长期。2005—2007年,全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分别达到27516万美元、47199万美元和134283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5.0%、71.5%和184.5%,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利用外资增长最快的时期。2008年全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02282万元,下降23.8%,预计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降幅度更大。

  (二)方式日趋多样

  从外商企业投资的项目数来看,到2008年末,全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项目数累计已发展到2885个,其中,合资企业2090个,合作企业301个,外商独资企业493个,投资企业项目总数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2.5%、10.4%、17.1%。

  (三)结构不断优化

  2005年全省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合同引资863万美元,占0.8%;第二产业合同引资98203万美元,占89.1%;第三产业合同引资11142万美元,占10.1%。2006年和2007年第一产业分别占1.6%和1.3%,比2005年分别提高0.8和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分别占67.7%和56.5%,分别比2005年下降21.4和3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分别占30.7%和42.2%,分别比2005年提高20.6和32.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产业占7.1%,第三产业占53.3%,第二产业比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

  (四)投资取向逐步拓展

  外商直接投资在由传统的以港澳台投资为主的基础上,逐步向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拓展。到2005年末,在山西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21个,其中,亚洲8个,欧洲5个,美洲4个,大洋洲3个,投资性公司1个。2007年,在山西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31个,其中,亚洲9个,欧洲8个,美洲7个。从投资额来看,2007年亚洲投资140666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9倍;欧洲投资5888万美元,比2005年下降13.7%;北美洲投资49243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6倍。2005年投资排在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是:英属维尔京群岛13205万美元,香港4268万美元,美国3023万美元,德国894万美元,日本621万美元。2007年投资排在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是:香港79495.7万美元,英属维尔京群岛32634.6万美元,萨摩亚2089.8万美元,中国(合资企业再投资下同)1599.5万美元,新加坡1572.4万美元。2008年投资排在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是:英属维尔京群岛34130万美元,韩国24524万美元,香港22353万美元,中国11574万美元,开曼群岛3910万美元。预计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山西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将在2008年22个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

  (五)对外经济合作长足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全省对外直接投资3194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8.8倍,在全国排第21位。2008年全省对外直接投资2754万美元,在全国排第25位。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业务“十五”期间共完成营业额6.65亿美元,年均增长41.5%。2006年至2008年分别完成营业额2.9亿美元、3.3亿和5.3美元,分别增长42.8%、16.8%、64.4%。

  改革开放30年来,山西对外贸易取得了史无前例的飞跃式发展。但与全国发展相比,特别是与沿海以及发达省区相比,山西发展的步伐要明显落后。发展的成绩令人鼓舞,发展的不足也需引起深思,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将会为再创发展辉煌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山西要扩大开放成果,必须走跨越式的发展路子,必须实现全方位开放,必须加大外商投资力度,必须拓展“走出去”的领域,必须不断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