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不断优化,是企业竞争力的最根本保障。将健康管理服务应用于企业发展,才能保证企业有长久的生命力。
健康管理,就是针对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从我国现行的有关健康管理法律法规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职业健康类法律法规。如国家制定的各种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程、决议、命令、规定或指示等规范性文件。二是,环境健康类法律法规。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已经对人类健康安全造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如何控制环境有害因素及其健康影响,减少环境相关疾病的发生,维护公众健康,是环境健康法律法规体系的主要规范内容。三是,生活健康类法律法规。生活健康管理的内容较为丰富,涉及个体生活的各个方面。
健康管理与企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也涉及三个领域。首先,涉及全民健身与特殊个体的保健。这部分法律法规对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幼儿园卫生保健、设施管理、婚前及孕期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保健服务等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其次,涉及员工医疗卫生管理。这部分法律法规对企业医疗机构的职业资格、执业规则提出了严格要求,并明确了责任追究。第三,涉及企业食品卫生管理,俗话说:“病从口入”,因此食品卫生管理是生活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对食品卫生安全进行规范管理,保证员工饮食健康。
企业的健康管理类规章制度是企业的法律规范,是其进行健康管理、保障员工健康工作、生活的依据。审视部分国有企业的制度,可以看出,由于国家职业健康类法律体系较为健全,因此企业制度有关职业健康管理的内容能够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化工企业职业病防本文来源: http://www.reader8.com治工作管理办法》等要求保持一致,且较为完善。而在环境健康管理方面,企业虽然也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环境管理职责、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制度,但由于环境健康管理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等原因,企业制度也存在标准不够细化问题。另外,有关生活健康类法律法规涉及企业职工生活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而国有企业后勤服务单位由于其缺乏独立盈利能力,依附于国企生产单位的特点,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因此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注重操作不注重管理,生活健康管理类规章制度体系尚不健全。
根据上海一家健康管理中心对所在城市266位企业家所做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认为目前企业的主要健康问题是得慢性病的占21.4%;认为是环境污染的占8.7%;认为是职业病风险的占38.9%;认为是不健康行为的占31%。而据《中国青年报——青年时讯》的报告,卫生部曾对10个城市的上班族进行了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48%,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中年人高于青年人。这些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员工的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健康管理的理念也应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深入企业管理者的内心。究竟企业在健康管理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呢?笔者对此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要加强企业健康管理类规章制度体系建设。鉴于环境污染、职业病是引起员工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我们应当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细化企业环境管理标准,特别是石油化工等对环境污染危险性高的企业,应当抓紧时间制定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评价与判定、环境污染健康影响监测、环境健康影响评价与风险评估、环境污染物与健康影响指标检测等标准,切实保护员工职业健康。另外,企业应当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与健康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如制定员工社区保健设施、员工健身场所的维护使用管理制度;制定完善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母婴体检保健制度;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原材料采购安全、食品安全事故紧急处置方案等管理制度内容。
其次,要建立健全企业员工健康管理年度预算制度。为保障企业健康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全面落实,应按年度对每位员工核定一定的健康管理预算,用于开展员工职业健康普查、健康管理讲座、心理健康咨询、健康旅游等活动。关于资金使用,应当制定使用计划、审批结算等相关业务流程,保障专项资金使用到位。
再次,要科学搭建企业员工健康档案信息平台。通过进行员工健康的全面普查,同时以问卷的形式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家族病史进行调查,建立员工健康档案信息化系统,分析员工健康状态,制定科学合理的员工体检内容及时间表,合理配置员工体检资源,以避免体检走过场或健康管理成本的不合理增长。
最后,要不断完善企业员工健康管理预防体系。根据企业员工健康分类,设定健康事故标准,建立健康事故评估系统,由企业决策层负责,相关部门对健康事故进行预防及应急管理。要通过制定日常运动制度(要求员工每天参加企业统一组织的体育活动,如工间操)、引起健康隐患的环境和饮食定期分析制度、员工健康管理帮助制度等,从运动健身、饮食健康、心理健康等全方位关注员工健康问题,切实保证健康管理预防体系的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