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多次参与公务员考试命题及评卷工作的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强,来本报值守星期天特别服务热线,就如何备考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应对考试大纲中的新变化等相关问题,与读者进行了交流。 ...
昨日下午,多次参与公务员考试命题及评卷工作的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强,来本报值守星期天特别服务热线,就如何备考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应对考试大纲中的新变化等相关问题,与读者进行了交流。
问:与往年相比,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行政能力测试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答:今年行测的考试内容仍然与往年一样,分为五大部分。其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这三部分的题型与去年一样,但有两点变化应予以特别关注,加强学习:
一是资料分析这一部分以前的排序是在最后,但今年提到了第四位,最后一位换成了常识判断。对这一排序变化,考生不可以掉以轻心,如果把平时训练中的习惯性思维搬到考场上,就可能出现大问题;
二是常识判断这部分,没有单独提出“侧重考察应试的法律执行能力”,而是主要测查考生对“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燃、科技等方面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关于法律的考试题目也大为减少,由去年25个常识题中法律题占四分之一,可能下降到八分之一,也就是三个题目左右。
此外,去年考试中行测的内容基本可以看作是文理分开,比较容易适应,而今年再次变成文理交叉,对于许多考生来说,要注意适应,应试时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安排做题顺序,不一定拘泥于试卷顺序。
问: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里,申论的变化非常明显,分为了两个不同的级别,应该怎么理解这些变化?
答:今年的申论的变化确实很大,根据报考职位分为两个类别,一种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另一种是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对于这两类不同职位的考生,有不同的考试要求。对于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两者共同考察的;主要区别在省级以上考试中考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市(地)以下级考试中,考察的则是“贯彻执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区别明显。
具体一点说,省级以上申论考试主要侧重于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而市(地)以下则主要侧重于贯彻执行能力的考查。同时,在阅读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三个共通的方面也是存在着差别和不同。在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测查,前者侧重全面把握,准确理解含义并提炼观点,揭示本质问题的能力;后者更加侧重理解主要内容,把握关系,作出解释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前者要求考生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生活体验而且还需要自己发现和界定问题;后者则与以前提对策题没有多大的区别。在文字表达方面,前者要求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多种阐述方式;但后者没有做此要求,基本上以议论为主。
问:我仔细看了申论的考纲,还发现一个变化,就是给的材料没有明确是多少个,也没有专门提出是“社会热点”,这个变化应该怎么看待?
答:你很细心,“社会热点”这个提法没有单独出现。但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理解的,给出的材料的确不一定是社会热点,但也没有提出“不是社会热点”。从近年的申论考试来看,题目基本上都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这个基本的东西不会改变。考生不能因为这个变化,就忽略了对国家大事、民生问题、社会热点的关注。既然取消了“社会热点”的提法,在复习和训练中,就更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到押题、猜题上。
目前的申论材料趋于综合化,通过一份申论试卷涉及多个方面的社会问题或者社会现象。申论材料不局限于考查某一地区或者某一时间段的问题,更多地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同类问题,甚至与国外的同类问题进行对比;不仅关注政府、百姓,而且提取多方意见以及多方的说法。申论材料难度的增加,主要从测查考生综合素质角度出发。建议在复习过程中提高阅读速度,提高分析问题、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此外,还需提醒一点,文字表达能力是许多考生在申论备考中容易忽视的一项重要能力。首先,文字表达能力本身就是考察的要点之一;其次,就算你具备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但脑袋里的点子再好,落实在文字上就表达不清,阅卷的老师自然也就无法通过你的文字,作出正确的理解,考试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
问:由于个人基础问题,行政能力测试中的判断推理和数量关系两类题目,一直是比较弱的项目,今年应该如何备考这两类题目?
答:判断推理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定义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这部分试题是最复杂同时也是要求思维的跳跃性很强的一部分,难度确实比较大。
数学运算考核的本质是考察数学思维和数学运算的技巧能力,数量关系测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就是注重考查考生的解题技巧和对题型规律的掌握程度。复习时注重对这一类题的归纳和概括能力,从思维方式上加强对题型的驾驭能力和操作能力,不能单独的搞题海战术,就题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