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如我,读书看电影,享受情节,关心结局,但好奇心仅仅在于阅读视听过程。超越过程,直接翻到结局,在我,如同嚼蜡。
近来看的书可谓不少。
从散文到杂文,从小说到论文。从强悍男作家到活泼女写手。从中国知性女毕淑敏、亦舒到英国古灵精怪侦探阿加莎*克里斯蒂。
跟朋友说,我看不下外国小说。朋友诧异得下巴都快掉下来,惊呼:你难道不是读外语的吗?没有读过外国小说?
编辑推荐您关注:
很难解释清楚这个问题。
对于一个外语专业的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然而我的意思是,我看不下中文版本的外国小说。我记不住人名、地名,这常常使我有阅读障碍。我宁可读原著。
小学四年级时,那是一个见到文字就会阅读的阶段。外婆家有一本《茶花女》,我开始看。后来看不下去,因为有点乱了。
所以,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潜意识:外国名著很难懂。天生没有征服欲,所以干脆不涉及。至今极少认真去读中文版的外国名著。至今搞不清写《茶花女》的是大仲马还是小仲马。
直到大学,除了作业需要,我从不主动触摸外国小说。但多多少少还是看了一些英文版本的原著。
阅读阿加莎,对我来说,是一个进步和超越。
慢慢看,慢慢沉浸。
深深着迷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世界。
一本《蓝色列车之谜》看了一个月。
间断地看。边看边做笔记,整理人名,人物关系。
一个同事见我如此看书,眼镜都快掉下来,说,大学生才这么做呢。
我窃以为喜:难得还保留一点真气。呵呵
终于看完。终于觉得外国小说,中文版本的外国小说不是很难读。
接着开始看《奉命谋杀》。半个月看了半本。
一个经常去我宿舍喝茶的同事终于忍不住说了:你怎能这样,难道你就不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事吗?居然能够一本书边看边消停。换成是我,停下来之前我肯定先翻到最后一页看看结局怎么样。
我无法做到。保留一点好奇心和期待是我读书的乐趣。
我喜欢的是自然发展的情节,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结局。跳过中间的过程,直接翻到最后一页,那么经历的乐趣又在哪,随着情节发展的期待也不复存在。
这是我无法忍受的。
同样的例子。最近在跟《我的青春谁做主》。每晚看几集,然后其他事。然后跟朋友讨论剧情发展,分析人物性格和优缺点。在知道情节继续发展之前,喜欢高齐,但更喜欢周晋。
有一个晚上,跟佳佳看完22集,俩人在热烈的讨论和憧憬之余,终于忍不住上了百度,看了全集的故事发展过程。于是,降低了对周晋的狂热喜爱,更加喜欢高齐这个稳重含蓄男。
但是,终于,没有兴趣再接着看这部戏。因为没有了期待,所有故事的发展都没有悬念。
所以,一直停留在22集。
读书,和看一部戏,我想,是一样的。
结局怎样,留到最后再知道。这样,任凭情节离奇曲折,任凭心情跌宕起伏。
我想,比起结果,我更愿意领略过程。比起结局,我更享受情节。
摘自《情节与结局》更多精彩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