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八个遗憾
平和之气,这就是我为什么欣赏朝日新闻那个点评的原因。人应当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他人的不安与批判?舒展如行云流水的太极、悠然如空谷足音的古琴——从这些里,或许能找到答案。是含而不露的锋芒,是博大包容的情怀。从这一点来说,开幕式的主题符合我的想象
——像是要颠覆世界的批判和不安一般恢宏的历史画卷一样的演出。
朝日新闻的点评。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说得还是很到位的。
关于开幕式,被开场的击缶倒计时与脚印烟花震了一下。无论从创意还是效果来说,都是相当完美的。此后的画卷也很有创意,从京剧之后流于平庸,到了舞蹈部分几乎是冗长,但最后的结句——也就是夸父追日的点火仪式可以当得起任何赞美。总而言之,鼓掌吧。
平和之气,这就是我为什么欣赏朝日新闻那个点评的原因。人应当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他人的不安与批判?舒展如行云流水的太极、悠然如空谷足音的古琴——从这些里,或许能找到答案。是含而不露的锋芒,是博大包容的情怀。从这一点来说,开幕式的主题符合我的想象。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会选择了这么一首毫无激扬之气的主题曲。它也许不适合动感的奥运会,配这场开幕式倒还算不过不失。莎拉的表现好于刘欢,带有空灵悠远之气,后者的男声则不够厚重,没能起到相应的衬托作用。
如果要说遗憾,应该有以下几条吧:
之一、镜头
不知道是不是与国外导播事先沟通的问题,总觉得镜头没能抓住重点。一些精心安排的,能体现匠心的细节被忽视了,而一些不必要的枝节则给得太多。此外也缺乏对大场面的把握感,比卷轴,比如桃花阵,看照片很美很壮观,看电视则有点莫名其妙。
之二、解说
机械化的介绍,既无激情也无美感。解说词很无聊,主持人很罗嗦。尤其难以接受的是在唱主题曲的时候,解说员仍旧喋喋不休,而此刻正应该是音乐烘托气氛,要让人静心感受的时候。唱歌的当口,为什么要有噪音呢?
之三、天气
这个属于无法改进的部分,不过看到看台上一片扇子、普京热得无精打采、各国首脑纷纷擦汗的状况,天气的问题没法不说啊。当天北京湿度达到90%,至少对看现场的诸人来说,在这么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呆上四个小时,再好看的开幕式也要打折扣了。
之四、配合
特指最后的点火环节。凤凰台四大名嘴从头瞧到尾,也没发现这个创意是夸父追日——这多少跟卷轴拉开的速度有关。一开始人就在日环之中了,后来更是忽快忽慢,只有少数时候表现出了追日的意境。这只能算小瑕疵,但因为点火这个创意实在是太赞了,小瑕疵便显得难以容忍。
之五、主题歌
从曲调来说,属于平庸之作。中文歌词则有点囧,感觉更像童谣。这样的开头应该有个高潮的结尾,才能压得住,偏偏高潮部分也没能好好表现,无法给人深刻印象。
之六、京剧
开幕式给人的感觉是更中国,而不是更奥运。运用了很多中国元素,从内涵与氛围来看,更加近似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历史的、民族的、带有魔幻色彩的。遗憾在于,有些东西展示得过于表象,比如京剧,象是为了加入而硬加进去的,放在整场开幕式中看,太过突兀。
之七、太极
同样的还有太极,之前两个人的太极非常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武术的内涵。但后来的团体操则让人没什么看下去的欲望,尤其是再闯来一群莫名其妙的孩子。精彩到平庸的转换太快,令人猝不及防。为什么要将一切艺术都纳入到团体操的范畴本文来自3COME文档频道?
之八、吟诵
三千弟子的创意不错,吟诵那个环节则再次成了团体操。在那样大的场地里,千人合诵听来只是一片嗡嗡,效果并不好。换成一人独吟,众人做简单应和,听起来应当更有风味。气势来自于语调的铿锵,并非声音越高越好。中国式的吟诵,应该也是极美的。
开幕式更像一篇文章的引子,或一场盛宴前的致辞。火焰升起,满天都是烟花,看到这些才突然想到:原来2008北京奥运就这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