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日常管理 > 职场经历 >

内部创业:大树底下好乘凉

2007-02-24 

案例一 2000年,深圳华为集团为解决机构庞大问题而推出鼓励员工内部创业的措施,将“华为”的一些非核心业务,如生产、运输、文印、餐饮等业务以内部创业的方式社会化,先后成立了广州鼎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港湾公司、深圳华创通公司等。其中,由李一南创办的北京港湾公司最为成功,这个做数据通信产品的公司成立第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数亿元。 案例二 1995年9月,梁钢等三名员工获得富士通公司100万美元的内部创业基金,与公司合资创立通力(日本)公司,研制数码相机软件产品。由于富士通公司的大力支持,加上产品研制方向对路,通力公司的软件产品很快打入市场,至今已连续8年赢利。2001年,梁钢再次获得富士通公司100万美元的创业投资,创建通力(亚洲)公司。目前,梁钢已成为通力(亚洲)公司旗下子公司———通力(上海)公司最大的股东。

  本报记者 梁 杰

  内部创业:

  员工、企业“双赢”

  继自主创业之后,内部创业这种新的创业方式开始脱颖而出。所谓内部创业,是指一些有创业意向的企业员工在企业的支持下,承担企业内部某些业务或工作项目,并与企业分享成果的创业模式。在企业内部创业,创业者无需投资却可获得丰富的创业资源,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大树底下好乘凉”。

  创业者感受

  通力计算机通信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钢:

  近水楼台先得月

  梁钢创业时未投资分文,但如今却成为通力(上海)公司最大的股东,身价超过500万美元,这就是内部创业的魅力。

  梁钢告诉记者:“富士通公司的内部创业机制非常灵活,任何员工(不限国籍)只要工作满3年,且表现出色,都可申请公司的创业基金;员工的创业计划书一旦通过公司的审核,即可获得100万美元的创业基金,并给予资源、技术上的各项支持。对我们这些有创业意向的人来说,这些支持无疑是雪中送炭。企业员工都是拿薪水的,即便是高薪,与创业所需的资金要求仍相去甚远。而通过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渠道,申请难度大,而且会有诸多的限制。可以说,如果当初没有富士通公司1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丰富的内部资源,我的创业之路要艰辛许多,甚至有可能迈不出第一步。”

  梁钢认为,与传统的自力更生型创业方式相比,内部创业由于背靠企业这棵大树,在融资、研发、销售等上面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创业者可从企业那里获得诸多支持,包括资金支持、管理方面的指导、综合资源的共享、业务资源的利用、品牌形象的借助等。而且,创业者只需用智力和技术入股,与企业共享收益,同时也共同承担风险,因此创业风险相对减少,从而更有助于创业者轻装上阵。

  企业观点

  富士通集团公司前任总裁关口:

  留住人才的良方

  从表面上看,内部创业是企业拿出资源来成全员工的美事,对企业来说,像是“替他人做嫁衣”,而实际上,企业也是内部创业的受益者。当时支持梁刚创业的富士通集团公司前任总裁关口先生有一种观点,内部创业可以把企业中的消极因素转为积极因素。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员工的需求一旦上升,高薪、高职及高福利就不再具有诱惑力,他们更需要发展空间和成就感,因此有不少优秀员工会为实现自我价值而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给予员工内部创业的机会,得到的往往会比付出的要多得多。富士通公司每年都会举行员工创业计划征集活动,选拔内部创业家,并在资金、资源上给予扶持。这项制度出台后,员工无不加倍努力工作以报答公司的“知遇之恩”,使公司业绩出现跳跃式增长,而且还诞生了一批“员工创业企业”,与富士通公司形成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

  因此,内部创业可创造员工和企业“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可满足企业优秀员工的创业欲望,最大限度地帮助其开拓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也使企业留住了优秀人才,充分激发内部活力,进一步扩大战略规模,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

  内部创业成功的“药方”

  内部创业虽是一种新型的创业模式,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创业者和企业的关注。但资深创业咨询专家、上海翰伟科技公司总经理徐向龙指出,内部创业是一个很好的机制,但并非十全十美。内部创业的受众面有限,只有那些大型企业的优秀员工才有机会一试身手。而且,创业行为同时受创业者和企业的牵制,要想创业成功,需要两方面共同努力。对于有意尝试内部创业新模式的企业和创业者,徐向龙开出了两帖“药方”。

  企 业:

  ●强大的资源支持。公司需要从利润中抽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基金,用于资助那些具有可行性创业方案的员工,帮助其内部创业。除了资金支持外,企业在资源、机制上也要给予百分百的支持。企业的支持是员工内部创业成功最关键的因素。

  ●宽松的创业环境。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宽松的内部创业平台,为有潜质的员工尽可能地多提供发展机会,鼓励其去独立开拓某一领域,而非管头管脚。

  ●必要的控制措施。企业要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但也不能对此不闻不问,而需要通过一些“遥控”措施来关心和指导员工创业。例如,企业投资的创业项目要与企业保持直接业务关系;企业要占有创业企业的一部分股份等,从而把员工的创业行为掌握在可控范围之内。

  创业员工:

  ●周密的前期准备。员工内部创业的前提条件是知己知彼。一方面,要摸清企业的“底细”,了解公司是否具有一套完善的内部创业机制、能否给予创业员工各种支持、企业对创业失败的态度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掂清自己的“份量”,看看是否具备了创业实力、创业计划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创业项目的市场前景是否乐观等。

  ●合理的项目选择。任何一种创业方式都存在风险,内部创业虽然省去了自筹资金的烦恼,但在项目的选择、制度的建立、心态的调整等方面,都是考验创业者的一道道难题。特别是创业项目的选择,更是决定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创业公司的业务与母公司业务的关联性越大,就越容易成功,因此不要有“兔子不吃窝边草”的想法。

  ●优秀的创业团队。在提倡合作的时代背景下,内部创业者除了具有创意以外,还必须是一名优秀的领导人,能在企业内部吸引所需的专业人才,共同组成创业团队,并同心协力,使创业团队能够安然度过最艰辛的创业初期。

  ●最大化创造利润。记住,企业的资源不是“免费午餐”。企业投资支持员工内部创业,在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希望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因此,对内部创业的创业者来说,虽执掌着创业企业的大权,但在项目决策、投资、管理时,要最大化地创造利润,达到“双赢”的目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