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敬请关注读书人网站:http://www.reader8.com/
华人关注教育 送孩子回国上学忍受骨肉分离
据阿根廷网报道,阿根廷《民族报》报道了旅阿华人对于下一代人教育问题的关注。民族报采访了一位经营超市生意的中国侨民陈太太。
在陈太太的位于Montserrat区的超市中,陈太太不用起身离开收银台,就可以面对着八个安全摄像头的截屏图像,一个中文和西班牙语的翻译窗口,熟练地在她的电脑上玩着在线游戏。陈太太今年34岁,谈起两个孩子,她指着一个音响设备边上的橱柜,那里放着她孩子的相片。陈太太的先生带着孩子们回了中国,但是很快会回来阿根廷。然而,她的五岁和七岁的孩子则将留在福建,和家人在一起。
“我和孩子们彼此很思念,但是他们不会来阿根廷了。”陈太太说。陈太太的故事就像在阿根廷的许多中国移民一样(根据官方资料,现在中国移民人数为12万),一方面面对着工作和生存的压力,一方面又担心孩子在国外无法学习中国传统语言和文化的问题。
把很小的孩子送回祖籍国学习,这是居住在阿根廷的华人的一个特点。当小孩到了五岁以后,父母就会委托家中的亲戚来负责孩子的教育。因为在阿根廷的华人有80%是福建籍,所以这些孩子都被送回了福建。从西方人的角度来看,这种习惯可能会产生争议。但是中国人的社会集体观是绝对完全的建立在这样的一种传统上。直到孩子到12岁,这些分隔地球两端的家庭成员才会再次团聚,有可能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也有可能是在福建。尽管许多情况下,这种团聚不会再发生,如同陈太太的情况一样。
根据民族报的调查,这种非常复杂的决定有三个基本理由。第一,学习说写中文必须要从孩子幼年开始打基础,否则孩子很难将中文作为母语。此外,如果离开中国的学习环境,就无法在学习中国语言的过程中贯穿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由于很多移民并不知道自己是否还会回到祖国,所以他们宁愿自己孩子从初涉人生阶段就开始了解和学习祖籍国的语言和文化。另外一个理由是,大部分接受调查的华人移民都认为阿根廷的教育质量比中国差。第三个理由是最根本的理由,这些华人移民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孩子,因为他们习惯于把他们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因此,在阿根廷很少看到华人家庭中有6至10岁的孩子。
那些无法或者不想把孩子送回中国委托亲戚照顾的中国移民,则会借助阿根廷的公立或私立的教育机构,并且利用星期六把他们的孩子送到五所位于首都的中文学校学习。
陈太太说,以前在福建家庭并不富裕,而现在在阿根廷收入则有所增加。陈太太是六七年前到的阿根廷。陈太太很难用西语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也不愿意别人知道她的名字,因为害怕遭到黑帮的勒索和小偷的光临。但是当她跟她的邻居和客户交流的时候,却非常的和谐和愉快。
陈太太还有一个17岁的儿子,他走进收银台,用中文问了陈太太一些事情。这个孩子说自己不适应阿根廷的学校,所以宁愿留在超市中帮忙。陈太太解释说,自己的儿子不去上学是因为害怕,他只在学校里呆了半天,就回来对陈太太讲,“妈妈,我什么也听不懂,我不要再去学校了。”
在这些移民故事中的另外一个场景位于贝尔格拉诺区的侨联中文学校的教师办公室中。这里的教导主任wilson表示这间学校的办学目的是让移民后代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和语言,这与许多把孩子送回中国的父母初衷是一致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是对在阿根廷上学的中国移民孩子的一种补充教育。这些中文学校是不愿意与孩子分离的父母们的一种选择。虽然阿根廷的一些其他的东方社区已经可以把他们的传统教育系统化,但是目前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没有一所全日制的中文学校。事实上,华人社区中有一个建立全日制中文学校的计划。wilson的父亲是在2006年决定离开台湾前往阿根廷找工作的,他们当时被一家华人超市聘用,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快餐厅。
Wilson则是自己学习了6个月的西班牙语课程,接着进入了一所公立学校,在那里完成了小学课程。现在他除了在中文学校工作,还会在快餐店中帮助父母照顾生意。此外,他还在一所教会学校读中学课程,并且已经在计划着要进入布大,和他的姐姐一样学习平面设计和翻译。
侨联中文学校已经有38年的历史。来侨联上学的学生来自首都各个地区,甚至还有拉普拉塔市的学生。这里每周六早上9点开始上课,下午4点放学。每半年收费820比索。
Wilson说,学生来这里上课首先要学习说中文,之后才能继续学习文化思想,以及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例如尊重长辈等。学生们首先必须理解书本上的内容,然后才能将这些东西运用在生活中。最终,语言会成为学生走进祖籍国文化的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