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国留学 > 移民动态 >

“富人移民”:利足何以忘责

2010-08-09 
根据4月初发布的《2010胡润财富报告》估算,中国目前有5.5万名亿万富豪。没有可信的数据显示这些富豪已经有多少移民海外,但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再次掀起投资移民海外的热潮,2009年到美国投

根据4月初发布的《2010胡润财富报告》估算,中国目前有5.5万名亿万富豪。没有可信的数据显示这些富豪已经有多少移民海外,但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再次掀起投资移民海外的热潮,2009年到美国投资移民的EB-5类签证的中国申报人数已经翻了一番,从2008年的500人上升到超过1000人。(《内地富人掀海外移民潮 担忧国内被均贫富》,新华网,5月22日)

  全球化时代,移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种事在“移民万花筒”的美国、在一体化的欧洲都随处可见,就是在中国的香港、广州、上海、浙江、北京等地也到处可见不同肤色的面孔。遥想当年,备受生活压力的华人负笈南洋,迄今已然在东南亚和其他地区成为各自领域的“中流砥柱”。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就曾经对邓小平讲到:今日的新加坡人大多是闽粤等地贫穷及目不识丁的底层移民的后代。所言虽有过谦之意,但是大体符合历史境遇。但凡在故土能填饱肚子、“老婆孩子热炕头”地生活,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可惜的是时代不同了,被迫背井离乡的故事如今俨然变成“达官贵人”的“体面之事”。相比明星移民、官员移民大多藏着掖着的行事风格,“富人移民”反倒显得“光明磊落”而且似乎理由十足。新闻报道里就列出了三条理由:一是子女教育,二是寻找安全感,以免被“均富”,三是寻找新的生活方式。任何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人们对于技术精英、知识精英手持绿卡、来去自由虽然忧心却能容忍,对于生于斯、长于斯、富于斯的“富人移民”却颇有微词。

  任何一个社会,富人强人的出现并不是个人努力奋斗那么简单。中国的例子最简单,没有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新富阶层。美国的例子虽然不明显,但是美国两党税收政策的每次调整,都关切着富翁财富的“增减”。不论增减,在美国成长起来的富翁们,其总体的“社会责任”水平不说是全世界最高的,也能算的上前列。这种传统自工业化时代就有,例子很多,工业化进程中,富翁们为了缓解种族矛盾,通过资金支持、股票赠予,努力创造了一个“黑人资产阶级”;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为了解决工人们的住房问题,不少富翁出资为员工建房维持劳资关系。现代美国富翁们的慈善事业就更无需再提,想必国人大多能耳熟能详了。

  与此相比,“富人移民”们却给出了“怕均富”这个“伪理由”。崇信“个人致富”、认为“因为个人能力才获得当今地位”的富人们,也许该想想,如果没有中国被人为控制的“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如果没有“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否还能有“趾高气扬”腰缠万贯的富足生活?

  面对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现实,中国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劫富济贫”的民间“义事”和“起义”,也出现过由政府出面实现“绝对公平”的“左倾”路线。可是,在当代,是个人都会想到,改革开放的政策、市场经济的潮流不可能被阻断,历史也不会退回到那个时代。问题是,面对贫富差距,连坐拥财产万贯的富人们都怕了,因而只有“一走了之”。在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之余,还给曾经“富我”的社会扣以“怕被均富”的帽子。

  我们不禁纳闷,为什么一部分富人“富了、跑了、还不忘泼脏水”?答案很多,但是,最深刻的莫过于:祖国给了你富裕的权利,社会却忘记给你上一堂“责任”的课;富人们对于“致富”的神话过于“自恋”,以至于忘却那些没有社会保障、数年不涨工资还要加班加点的廉价劳动力。如若没有他们,这样的故事需得重写。

  须知,正是一个对“财富”过于迷信,对“富人”过于宠爱,无须过多关注劳动力付出的社会,才会衍生出“为富不仁”的心态,才会生养出一些“恋财少责”的“富人移民”。

  民间有句话叫做“溺子等于杀子”,这句话用在这里,情理相当。

  在移民时代,我们期待,除了那些来往于故土和移民国之间活络国际友谊的“移民”以外,也多一些感恩于祖国、感恩于政策的“富人”,再期待多一点,就是希望我们的国家不但能留下他们,还能同样欢迎那些带着财富、知识、技术精英,带着憧憬和梦想涌入中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