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关注读书人网站:http://www.reader8.com
近日,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条件的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应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应在学校的指导下履行职责,参与学校管理。记者调查发现,本市不少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早在多年前就成立了“家委会”。但从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校工作的角度上说,不少家委会只是“花瓶”,家委会运行状况喜忧参半。
调查:家委会成员大都由老师指定
此次教育部要求,学校要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在自愿的基础上,选举出能代表全体家长意愿的在校学生家长组成“家委会”。而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本市不少学校的“家委会”成员基本是由各班班主任自行选定,后经学校审批产生。某中学校长告诉记者,家委会大都是要考虑家长的学历背景、社会地位等因素。该校长表示“家长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不仅能为师生提供便利,而且在协助学校工作方面更能发挥积极作用。”
也有不少家长对此表示质疑,家委会成员非富即贵,这样的家长是否能代表大多数家长的利益?家委会最终是为学校服务还是为家长们服务,成为大家最为担忧的问题。
忧:家委会大都是“花瓶”
记者走访了多所小学,至少一半的家长并不知道学校存在家委会。李先生曾经做了3年家委会成员,他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自己这个委员身份形同虚设。李先生说:“孩子刚上初一没几天,学校老师就为我颁了个家委会的聘书,当时觉得挺好的,能为家长和学生谋利,成为学校与家长间的桥梁。可是孩子上了三年学,家委会没组织过一次活动,更不要说‘参政议政’了。”
同为家委会成员的刘先生表示,自己心有余力不足。与李先生不同,刘先生是主动报名参加家委会的,每次家长会前,刘先生都会在家长中收集意见,与学校沟通。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每次沟通都会碰壁,时间长了,他也就没了积极性。“家长们根本不支持,大都表示没什么意见可提”,刘先生说:“孩子每天生活在学校,家长提意见肯定会有顾虑。”
喜:“家长大课堂”受学生家长欢迎
记者调查家委会发展现状中,也不乏好的例子。定安里小学的“家长大课堂”广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据了解,学校会定期组织家委会成员为学生们授课,开始“家长大课堂”。该校校长韩彻介绍:“家委会除了一些学历较高的家长外,还有一些特别热心的家长们,他们特别愿意参与学校活动。家长们为孩子授课这种形式比较新颖,孩子们特别喜欢听。家长大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受益,更让家长们了解孩子们的一些学校学习情况,便于家长们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实践,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长参政 改善校园伙食
王女士孩子在本市某中学读书,孩子经常反映学校饭菜难吃,甚至有时候饭菜送到学生手中后已经凉了。作为家委会成员,王女士广泛征求家长们的意见,将意见汇总,并将解决方案递交到学校有关领导手中。令她没想到的是,学校很快做出了答复,并更换了之前的订餐公司,校领导邀请家委会成员参观食堂环境,并请家长们品尝学校营养餐。学校伙食得到了有效解决,学生中午到校外就餐情况大大减少。王女士说:“学校能给我们一个平台,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已经让我们很满意了,这样的理念很民主,也让我们更加信赖学校。”
专家建议
家委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采访中,不少校长认可“家委会”形式,但大都表示应建立成熟的“家委会”制度。156中学校长吴伟东认为,家委会是否能够起到作用,需要学校和家长双方转变观念,学校把“家委会”当作协助自己工作的帮手和可靠的监督者,出现问题及时与家长们沟通。家长也应提高民主和参与意识。
著名教育专家熊丙奇(微博)表示,家长委员会之所以产生一些变异,是与我们的家委会产生和运作机制有关。在发达国家,家长委员都是家长投票选举产生。同时,家委会在学校管理和决策中,是独立运行,不受校方支配的,即学校事关学生权益的规定出台前,必须经过家长委员会讨论、审议。家长委员会可自主地对学校工作进行咨询。这样才能保证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权责得以理清。熊丙奇认为,目前国内应借鉴国外家长委员会的经验,构建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家委会,而不能只追求形式与概念上有这样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