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月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开始接种甲流疫苗,这标志着本市高校的甲流疫苗接种工作正式启动。据悉,本市在册大学生约有100万人,至此,除60岁以上老年人外,本市5类重点人群中已有4类开始启动甲流疫苗接种。
在北航的主会议楼里,原本的阶梯教室已被改为候种室,已经通过体温测试的学生们安静地坐着等待老师点名。在通往接种室的走廊里,有三名医生正在对即将接种的学生进行复检。“这两天有没有感冒发烧症状?”“对鸡蛋、青霉素、花粉过敏吗?”“一周内宿舍里有同学发烧吗?”稍有咽痛、咳嗽等感冒症状的学生,都要被刷下来。医生强调:“接种甲流疫苗的程序非常谨慎,严格点儿是对孩子的健康负责。”
与小学生接种的最大不同是,大学生接种前不仅要提交知情同意书,还要在接种室门口的仪器上刷一下手中的蓝色校园卡。该校老师告诉记者:“这样便于我们记录下接种甲流疫苗学生的总数,不仅有纸样记录,还有接种学生的电子信息。”
接种完疫苗的学生按顺序走进不远处的观察室,他们要在这里等待30分钟,确定没有不舒服才能离开。一旁的抢救室则门庭冷落,只有一名戴着口罩的学生坐在里面休息。原来,大四学生小郭刚接种完疫苗就开始感到头晕、胸闷。“他是戴口罩时间太长了。”医务人员说,小郭从打疫苗之前就一直戴着口罩,加上心里有点紧张,才会出现不适,摘掉口罩休息一会儿就好了。“他是头一个来抢救室的孩子,这里的氧气袋和急救箱基本派不上用场。”
“我们学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加起来有2.6万人,其中70%的同学都有意愿接种甲流疫苗。”北航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学校设立了两个接种点,所有疫苗都严格按2℃至8℃的要求保存在接种室的冰柜里。“照现在的速度,我们学校一天大概能接种4000多名学生。”(记者 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