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校园热点 >

虚构的课文与精神的塑造

2010-06-25 
空洞的说教、随意的“改编”、模凌两可的事实、甚至杜撰一个个“名人故事”,这样的课文竟然在时下通用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里时有出现——浙江3位较真的语文老师,咬文嚼字,挑出了课本里的刺。包括《爱迪生救妈妈》、《陈毅探母》这样的文章有可能是虚构。(9月23日浙江在线) 这个问题又涉及到教育领域的造假问题,前不久,笔者就写过一篇《别让教育领域成造假窝点》的文章。语文教材也玩“莫须有”,编造故事来糊弄孩子们,以假充真,尽管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出发点是好的,但犯了教育之大忌——不讲诚信,教育效果可想而知。联想到不久前,关于教材中鲁迅文章删减问题引发的争论,看来,教材内容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实在不能完全由少数专家说了算,至少得征求一下学生和老师的意见。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开始多问几个为什么了,不再盲目相信所谓专家的绝对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有利于推动教学领域的改革,只有教师首先有了质疑精神,才能把这种理念灌输给学生,启发他们的思维,而不是机械地让孩子们记忆所谓的标准答案,尤其是集德智美等于一身的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十万个为什么》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知识性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培养一种多问多思考的意识。课堂上背起双手,仅仅当个乖孩子,注定不会有多大的出息。 对真善美的弘扬,一旦内容根基出了问题,自然难以让人信服,效果也就难如人意。其实,不仅仅是教育教学,包括宣传领域的工作,我们也在强调“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首先是内容的真实可信、可行,并且最好有人能够身体力行,这样才有示范意义,其次是教育传播方式的问题,“润物细无声”才是教育和宣传的最高境界。 我国的文化市场一度被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所充斥,国内文化产业整体上质量一直上不去,缺乏精品,规模也不够。现在国家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也是意识到文化在教育传播中的重要性。这几天各大影院都在热映《建国大业》,主旋律与商业运作有机结合,初步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这种模式就很值得借鉴。 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不仅仅是多挣几个外汇,多盖几栋楼,多修几条高速公路那么简单,根本上离不开精神的强大和文化的复兴。而这恰恰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在教育和宣传文化领域,有所突破,激发中国人的创新意识和个性意识,而不仅仅是做一个循规蹈矩、呆板的中国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