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2014年文津奖科普类推荐图书) | |||
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2014年文津奖科普类推荐图书) |
网友对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2014年文津奖科普类推荐图书)的评论
首先从第一章哲学角度下得认知论以及第二章进化角度下得认知论来看,作者提供相关背景,就是想提供一种神经学基础上的意识解释。那么,本书的主旨也应归于此处。
由于出版时间较近,本书很多学术内容都比较新颖,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当下的研究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从第六章开始,应该是作者自己根据兴趣所在,结合专业背景自我发挥的内容。关于动物意识那一章还有意识异常导致精神疾病那一章就极具可读性(当然,是相对于一些比较“王道”的主题来说)。整体来说,本书适合作为入门读物,作者行文方面也较为平易近人(相对于一些极为专业的书籍来说),很多地方以类比的描述手法来叙述理论、原理,易于读者理解。(当然,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可能机缘巧合,作者在第五章意识神经科学李描述了朱利欧·托诺尼的信息整合理论,最近在看的另外一本书正好是其与杰拉尔德·埃德尔曼合著的《意识的宇宙》,这里就多提一点。相对于本书,《意识的宇宙》作为“科普”书籍专业性更强,内容也更具深度。作为本书评论,抛开内容和翻译功底不谈,但仅仅从译著角度来说,《意识的宇宙》也更令人称道。先不说译者顾凡及花甲之年还在翻译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内容,就看最后的文献参考,本书的出版社就令人失望。这里也突然想起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一本教材(好像是《消费者行为学》的英文版),也是参考文献详见www........"rest":",结果什么都没有。这里也一样,我希望出版社既然没有就不要写。。。。<br /><br />最后,把本书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意识的宇宙》做个联合推荐。如果有兴趣,先看完本书,再去读《意识的宇宙》较为合适。(后者专业性较强,读起来比较费劲)<br /><br />最后的最后吐槽几句:2004年出版的《意识的宇宙》机缘巧合见证了我脑部神经元的联合性,高中买来这本书后由于匮乏的知识,阅读就止步于P20,那个折痕一留就留了7、8年。另外,相对于其他书籍(说白了就是什么成功励志啊,心灵鸡汤啊)的一版再版,这类专业性启发读物倒是备受冷落。当我发现现在只有大X宝上才有《意识的宇宙》卖的时候(有些还是良心的标注非正版。。。。)确实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首先,我不是托,而且我还没读完本书(只读了20%),本来就有点欲望先来写个书评,后来看到有某位读者同样看了20%就迫不及待的说这是一本烂书,我觉得我必须来说点什么了。
本人读书也不算太少了,这本书算是我近一段时间以来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了,给你知识,同时极具启发性(启发性尤其重要)。
首先,那位同学说这本书前20%跟意识大脑一点关系没有,在我看来却不然,第一章主要是从历史上看传统的哲学上的意识跟作者所坚持的意识的物质性的一个对比,这也是所有会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共有的一个梦魇,即意识究竟是独立存在还是无法脱离物质的大脑,这么来看第一章很必要。
第二章从进化的角度谈论意识的出现,毕竟,在生命出现之前,是根本谈不上意识的,但为什么,这样的一片死气沉沉的地球会进化出意识这个东西,目的何在?意识之前已经进化出RNA DNA,但为何只有DNA却不够?DNA跟意识的关系又是什么?在我看来,第二章无论从进化的角度还是从意识的角度,写的都相当精彩。
目前只看了前两三章,但已经带给我太多新的知识,尤其是新的想法,甚至一定程度的颠覆了我之前对于进化和意识方面的想法,虽然可能对于作者的一些观点会有疑问,但最关键的是,他引领我做了太多太多的思考,对问题的重新考虑,这种感觉很好。
当然,如果有的同学缺乏一定的进化方面的知识,可能的确会认为前面20%很烂,这种可能性"rest":"我不确定,但在我看来,前面几章真心非常精彩(有的书从头看到尾也就划下来几句重点,但这书几乎每两页就让我情不自禁的划下几行)<br />总之这书我会至少读个两遍"
作者简介说 Daniel Bor 1998年获得剑桥博士学位,其实应为2002年。他1998年去的剑桥。丹尼尔对其父亲中风后的现象冷静观察思考获得重要认知,其研究风格与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有相似之处。你的经历是你重要的财富。但少有人充分认识并实现了这一点。数学家中的卡尔达诺、哲学家中的海德格尔都有这方面的杰出工作。
脑科学研究专家唐孝威院士
意识领域知名学者、浙江大学李恒威教授
撰文推荐
这个阵容够强大
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顶级推荐阵容了
在书店翻看了这本书的序言,深深吸引了我,1997年5月8日,星期四,那晚我的父亲患了中风
家有中风父亲,确实在那之后,父亲变了很多
原本那个理性的,难以接近的父亲,在中风之后变得非常孩子气,还有点偏执
小恼怒的同时,我也知道,其实这个和中风有关系,那个神奇的脑,在发挥作用
所以对脑非常感兴趣。迫不及待分享我的一点点想法。
阅读本书时我正处于工作十年(四年外企,六年创业)时的新选择点:我何以为我?我的三观是如何形成的?我过去的种种经历是如何影响着我现在的思维及行为模式?如何通过反思及总结,更好的提升自己,更全然的活在当下?
我选择从西方科学的书籍开始了解大脑运作的机制。通过阅读本书,获得以下三个知识点:
1、大脑的构造,不同区域的名称及分工;
2、意识的产生与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组块(即处理结构化信息的模式)之间的关系;
3、冥想及专注对于提升大脑运作效能、对抗精神疾病的积极作用。
文字内容有着严谨的学术风格,通过引用不同观点及经典实验来支持作者的观点,让像我这样的一般读者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背景知识。
结语的一章可以单独抽出来阅读,作为本书的结论足以为当下或多或少处于精神亚健康的人群提供一些启发:从大脑运作的角度出发,告诉你为什么冥想和睡眠很重??
喜欢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2014年文津奖科普类推荐图书)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