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战争史

2017-09-20 
《战争史》是一部集大视野、大格局和人类关怀于一身的经典巨作,它从文化的角度反思战争,从战争的角度考量文明,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战争史 去商家看看
战争史 去商家看看

战争史

《战争史》是一部集大视野、大格局和人类关怀于一身的经典巨作,它从文化的角度反思战争,从战争的角度考量文明,为读者提供一种异样而宏大的文明概览。
从人类起源到人类进入现代世界,战争从未间断。每一场战争的背后,都隐藏着人类文明的欲望。国家经过征服、内战或独立而建造;伟大人物一般都是从事暴力或者熟知暴力用途的人;即使普通人津津乐道的侠客、骑士、武士文化,也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的尚武精神。战争不是文明进程中不和谐的变奏曲,原始部落的野蛮仪式、马背民族的世纪征服、古希腊的重步兵方阵,以及近代火药武器的发明,这些都是根植于人性的文化现象。
本书回归文明的起点,探寻人性深处的战争基因,提出“一切文明都(部分地)植根于其战争缔造”。军队和战争改变了政治和文化的本质,甚至主导了文化的形态。“战争文化”是人类历史的核心,它引发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一系列变革。
历史的本质在于反思,反思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战争史》通过一种不同于传统文明史的书写方式,从文明的对立面反思人类社会的命运,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这是一部文明世界每一个普通人都值得一读的战争史经典。

网友对战争史的评论

约翰·基根,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娴熟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最新成果,以人类的情怀来考察战争,在充分肯定战争史上经典作家真理性学说的同时,科学地论证了他们(特别是克劳塞维茨)存在的时代性的局限,其结论具有颠覆性、震撼性和极大的启发性。
基根被誉为英语世界最好的战争史家之一,的确是实至名归。这样的战争史家我国未来20年内不会有。
本书以前有商务印书馆时殷弘译本,时译本佶屈聱牙,不好读。这本中信译本语言畅达优美,适合阅读。至于是否忠实原著,我没读过原著,只能请教高明了。

世界有今天的和平,人类有幸福的生活,其实是在层层的战争“堆积”以及文明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我每每看二战记录的时候,只是观看,从没想过战争从何而来,战争中武器如何发展到今天,甚至没想过战争中也透着民族的文化,《战争史》这一次让我充足了电。
作者约翰?基根,享誉全球的战争史学者,著有《一战史》《二战史》,曾经有幸读过他写的《一战史》,让人全面了解一战。而这本《战争史》又一次了解到战争的文化。约翰?基根认为克劳塞维茨所说的“战争不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在文化层面上失于片面。他认为“战争包括的远不只是政治。战争从来就是文化的表现,它还经常是决定文化形式的一个因素;在有的社会中,战争就是文化本身。”
本书分为五章,从内容上个人认为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评价克劳塞维茨战争理论的片面,以及讲述了何为战争,何为早期战争文化,如复活节岛的战乱。
复活节岛属于波利尼亚文化的一部分,而波利尼亚文化是太平洋中部一个高度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明,18世纪涵盖了一个三角区内的数千个岛屿。波利尼亚文明极具冒险性,没有文字,却可以殖民遍及38个大群岛和岛屿,而且语言、文化高度一致,甚至以神权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也惊人相似,一直未变。然而波利尼亚没有黄金时代的存在,为了酋长的地位,动乱时刻发生,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复活节岛上。虽然复活节岛有短暂的和平,但是最终由于内乱自我毁灭。这里的和平正是"rest":"神力和禁忌在酋长、武士和部族成员各自的作用之间确定的平衡,而他们的战争文化正是打破这种关系,首先消灭政治,然后毁灭文化,最终几乎灭绝生命。<br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战争发展的历程,以作战工具材料为主线一一展示了战争的变化。<br />最早期的战争主要以木头、石头作为材料制造成棍棒、枪进行战争。早期的作战民族如马陵人、阿兹特克人、毛利人、雅诺马马人,他们发动战争的起因和结束与现代人对战争的原因和结果的理解相去甚远。发动战争通常是为了报复和惩罚对方对自己的侮辱,一旦达到了神话的需要或神话的需要或神灵的需求,战争即将结束。他们的战争都是近距离作战,武器的穿透力很弱,因此无需穿戴防止头部或躯干被刺穿的重实的甲胄。直到史前时期的努比亚的战争和现在一样,位于肥沃和贫瘠土地的交会处,当时生活在那里的人可能为我们了解原始的战争最终如何变为现代的、文明的战争提供例如钥匙。<br />第二阶段青铜武器,并开始配备金属的铠甲,弓箭的使用日益普遍,同时学会了围城战的战术,如攻城和攀城。书中所说,米索不达米亚的统治者萨尔贡就特别喜欢青铜。他在位期间对邻近的城邦以及民族发动大大小小的战争34次,最后建立了自己的帝国。<br />在这个阶段,不仅从作战的材料上有所改变,而且从车,马等战斗方式也发生变化,最显著的表现为草原民族。书中涉及了沙隆之战,中国的突厥、柔然,以及内蒙古。在中国的封建朝代中,也有草原民族建立政权如辽,元,西夏等等。<br />第三阶段铁。人类文明不断地发展,木头、石头已经造成不了战争的杀伤力,而青铜器的材质有较贵和稀缺,最终人类找到了铁。据说公元前2300年米索不达米亚就炼出了铁,但直到前公元1400年左右,铁才得以使用。赫梯人就是因为得到了炼成的铁,才能够对河谷中的王国发动侵略战争。在波斯战争中,公元6世纪期间,战争形式发生变化铁制武器开始使用,因其廉价,拥有武器的人大为增加,从而使战争更加惨烈。<br />第四阶段火、火药。其实在早期战争中,火药也已经配合使用,但是个人认为火药、火枪、坦克等在近代战争中运用更为猛烈,每一场战争这些都是必备品,只是每一件武器都会更加进行改良,让武力更猛。<br />回想《战争史》,我不禁想到现代的可怕,人类发明了毒气,核武器,原子弹等,一战、二战都曾经用过,未来的战争会不会再次使用,我们不得而知,只能希望人类好好维护现在的世界和平,正如本书的意义所述,循着人类文化过去好勇斗狠的轨迹找出未来可能通往和平安宁的道路!"

电子版的目录很神奇 ,无论是条目,还是文字,和纸版都不一样,希望能尽快更新。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吗?作者提出了不同的命题,认为战争行为更深地植根于文化中,同时也对总体战提出了担忧和谴责。翻译的总体来说语言流畅,遗憾的是译者可能对军事了解不够多。比如印象中有一处原作说一战中步兵的损失率有200-300%,编者注明说怀疑应为20-30%。但这一数字的计算是一支部队战争期间总伤亡人数除以部队编制,200-300%的损失率应该是正确的。据我所知,美国内战中一次战斗的伤亡率有时就高达80%。这种高伤亡率正是西方军队对阵时的特点,也是作者观点的重要论据之一。

书一到,立刻评五星,外壳、内容、他人的评价非常good,书中中间的插图让我更脑洞大开~到时暑假就不愁没东西吃了(好好珍希保藏,连尘埃也别脏)

内容5分,十分详细、全面,跨越多个维度,叙事和推理过程都十分精彩,关于中国的内容也算中肯
至于翻译质量也对中信出版社的图书刮目相看,全书没有看到不通顺的句子,未发现错别字

强有力反驳了克劳塞韦茨“战争是政治通过其他手段的延续”

提出的问题及书中需要读者寻找的答案:
何谓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组织战争?

还未认真阅读,但是应该属于经典了!适合喜欢军事的兄弟!

说是战争史,主要篇幅以公元1500年前的战争为主,地点也主要是发生在欧洲,亚欧非交接地段。
专业名字很多,晦涩难记;翻译也一般,一些长句也整句翻译,跟着原文用双重三重否定,绕一大圈弯子一点不直白。
除非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否则不建议购买,真的很难读下去。
纸质一般,中间彩页有浓郁的油漆味。

全书对原始部族以来的战争进行了分类讲述和分析,脉络清晰,旗帜鲜明反对“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样的观点,东方的军事文化是克制的,西方的军事文化是残忍毫无节制的。只是文章结尾对美国的主观描述与客观事实有出入,有跪舔之嫌,实在是狗尾续貂

从战车、步兵到骑兵,从铜器到铁器,从冷兵器时代到火器,从陆战到海战,从野战到攻城战,战争是人类悲惨的来源,也是开疆拓土的必要过程,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战争的需要,许多发明都来自于军事。

喜欢战争史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