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插图第2版) | |||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插图第2版) |
网友对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插图第2版)的评论
买了两本,一本自己留着,一本给爸爸。对于这本书的感受已经被说得太多,我想单独说说安德烈与龙应台,我想说说这个让所有人看到他成长的孩子,和生老病死逐一而谈的母亲。龙应台女士曾说“我至今不知他当初为何会答应(写信),心中也着实觉得不可思议他竟然真的写了三年”,但我想,这真的只是一个孩子最初最天真的好奇,母亲恳切要求的,去做便是。正因为有如此单纯的理由开始,才能逐渐看到这个混血孩子的成熟,与对母亲的接纳,还有他对人生的种种思考。最开始的几封信全是在讲自己的思想,妈妈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你说你十八岁住在一个海边的渔村,说我们这一代是大海里鲜艳多姿的热带鱼,和我大谈特谈“国家”问题;而我,只想说说德国的政治,说说足球,说说怎么和朋友厮混周末,甚至说说让你吓得魂不守舍的“性、药、摇滚乐”……这就是我们的全部交流,我们讨论同一个主题,却同床异梦。这种分离感异常强烈,极力标榜自己的人生观,以最强硬的姿态希望在最短时间得到对方认同:只有你(不管哪一方)认同了我,站在了我的立场,我们才能继续谈话。
好在孩子和母亲的改变虽是缓慢的渐渐的,却也终究是双眼可以看到的。
你们开始聊歌曲了,那是当全世界语言都沉寂之时,唯一响亮的声音;你们开始谈道德了,说着安德烈过着最好的生活,却思索着世界之人的贫苦,虽然思索,却无能为力,该如何是好;你们开始谈爱情和心痛了,儿子想风轻云淡地带过失恋之痛仿佛一"rest":"切不值一提,母亲却严肃对待并如此安抚:“安德烈,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br />是的,你们开始让步了,开始触到了彼此心中一些隐秘且柔软的东西,那些男孩子试图隐藏的软弱,那些母亲试图忽略的成人世界……你们都开始谈了。我想这便是最好的,这才是我们看这本书的原因,不是为了看里面每一封信摊出来的大道理,不是被教育如何做人,而是看到母亲与儿子如何蜕变,如何一步步走进对方的心。以至于到了最后,你们不再局限于自己的生活,不再写日记般搬出一大堆日常敷衍彼此,你们倾吐,你们互相问问题,儿子甚至会问出“妈妈,你是个经常在镁光灯下的人,死了之后,你会希望人们怎么记得你呢”这种问题。若不是真已聊入生命,定不能脱口而出,绝对踌躇不前,充满束缚。而那些看不见的枷锁和束缚都已经远去,你们的通信变得如此酣畅自然,看得人实在满足。而不止你们彼此触动,就连我也开始心头一颤——<br />“你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br />“你哪里’平庸‘了?”我说,“’平庸‘是什么意思?”<br />“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士学位。”<br />我看着你……是的,安德烈,我有点惊讶。<br />这一段对话终于触到了我:这个与你们隔着时间与空间的毫不相干之人。我终于陪你们一起思考我的学生时代,思考我老去的父母,思考我还未来的家庭与孩子。任何值得我们思考的书,都值得去读,读好多好多遍,我就是这样看待这一本的,我也是以这样的心情拍下第二本,给我的父亲送去的。原本是想自己看完再快递,省点钱,后来觉得,还是重买吧,这本书我想自己留着,每隔几个月,大概都可以拿出来翻翻。<br /><br />安德烈坐在对面,双手环抱胸前,不动声色。二十七岁,他有一种深邃的气质,淡淡的,好像什么事都看过了,只有在笑的时候不小心流露出我熟悉的稚气,带点小男孩的害羞。他问:“你知道马克·吐温怎么说的吗?”“怎么说?”我看着那侍者的背影,他的白色衣袖上有一块油渍。<br />“马克·吐温说,”安德烈伸手拿起一粒绿色的橄榄,放进嘴里,似乎在品尝,然后斯条慢理地说,“我评断一个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高的人,我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低的人。”<br /><br />谢谢,亲爱的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一直以来就非常喜欢龙先生的文字,因为她的文字有种让人思考的力量。对亲情,友情,兄弟情,母子情,爱情。。。。。。她永远都会作为一个钥匙,打开我之前一直很模糊不清的那一扇门。关于这些那些。
《亲爱的安德烈》之前已经看过一遍了,只是上次是在书店看得,没有太仔细看。因为急着走。这次看到出新版了果断买来了。
不同的世界观 不同的文化横亘在MM于andreas之间。不走近,不努力。以后维系双方的就只是“我是你妈,你是我儿子”这么简单的一层关系罢了。但是她们努力了 努力去了解对方 走进对方的世界。这样 认识了一个现在的对方。
如果没看过,下单吧各位。值得你购买!
一个妈妈与儿子的跨洋对话,一种以信的方式表达与记录,建立的是一种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沟通的桥梁,这种关系给予了我选择与孩子交流的方法。之前读叶萱的《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中发现,这也是一个母亲给孩子的记录,或许《亲爱的安德烈》建立的是一个与十八岁成年孩子的交流,是重新认识,《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存在的就是一个年轻妈妈与俩个还不大的宝宝建立的一种依赖,是扶持与成长。生活是精彩的,所以两本书选择了不同却又相同的生活,记录然后落笔文字,留给我的,《亲爱的安德烈》是赞同与思考,《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是温柔与情怀。
本书不仅仅有母子间暖暖的,质朴的,却又浓地化不开的亲情包含其中,又有对人性、对社会、对价值观、对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所产生的种种思索。从中能感觉到一位充满智慧和相当思想深度的母亲所培养出来的有着独到见解,同时又不乏责任感的儿子,两代人之间充满情趣和理智的对话。这本书摒弃了现代社会中的种种浮躁,母亲和儿子间的互动方式细腻而又诚恳,同时又不乏严谨和深刻。这可能与作者的文化层面和思想深度有关。本书中吸引人之处不少,有大篇幅因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思考,特别应对书中一段对文化的解读:”文化来自逗留——‘逗’,才有思想的刺激、灵感的挑逗、能量的爆发;‘留’,才积淀、累积、酝酿、培养。”对于有过国外留学或者生活经验的人来说,这种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的思索来的尤其真实和深刻,身处异乡时,换个视角来观察自己和他人的人生,思想的沉淀会更加独到。
- 评分:★★★★
- 为何选择该评分?
- 您对哪些满意或不满意?
读到安德烈对欧洲闲适的生活方式的描述很受启发,中国人一辈子忙碌是为了什么,是不是该时不时的停下来,去思考去体验去生活。
你要先有闲适的生活方式,有时间宁静思索,有时间和朋友深谈,有时间感觉一个微风习习的下午,才会有咖啡馆或茶馆文化。“他有一种深邃的气质,淡淡的,好像什么都看过了,只有在笑的时候不小心流露出我熟悉的稚气,带点小男孩的害羞”
- 您会向谁推荐此书?
所有为人父母的朋友。
龙应台这个名字在记忆中存在好久了,为了提高一下逼格,就决定挑本她的书看看,当初买这个就是因为封面帅,不得不说,这本书写的非常的真诚,对我自己与父母相处也有一定的裨益。有人说中国发展的太快,每10年就能形成一个代沟,作为90后的我是深有体会。看了这本书后,觉得心里面对父母的理解更多了,特别是龙应台劝告儿子好好读书的那段,我看了很震撼。打铁还需自身硬,社会竞争这么激烈,诱惑有这么多,严格的教育还是利大于弊的,理解父母后,就觉得青少年时的生活还是挺好的。这本书让我很感动,推荐给深爱着自己的父母但是却有一些小纠结的朋友们。
喜欢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插图第2版)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