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 | |||
“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 |
网友对“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的评论
杨奎松老师已然成为高华老师之后近代历史最杰出的大家。从《革命》系列,到《忍不住的关怀》,从《边缘人记事》到这本《鬼子来了》,都是读者反复阅读的佳作。此书本该在年初出版,不料理想国变化,本来以为出不来了,却在如此酷热之际横空出世,倒是极富戏剧性。
此书是杨老师的历史思想随笔集,讲述了是对于西方现代文明对于古老中华文明的冲击,以及在思想,观念,行为上所体现的社会乱象和矛盾冲突。我们有倍感自豪的文明,但普通老百姓却始终生活在野蛮,愚昧的状态,所以包容和理解才是东西文化交融的关键。中国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中国的现代化。如果此书早一点出版,或许我们就可以答疑解惑为何还会有围堵肯德基这样的事了
和之前的理想国杨奎松作品系列装帧不同,这次是32开本精装,特别咨询了一下,这是思想随笔系列,而之前都是学术作品系列。此书从微店上购得,比网店预约还有快一点。为何如此心急,其实你懂的,千呼万唤始出来就怕复制《历史学的境界》和《大路》的老路。
近期的一系列事件,让“民族主义”得到关注,此书明确了很多概念。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理性爱国才是应有表现。
五十年前金耀基在《从传统到现代》一书的自序中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他说:“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所主张的保守主义也好, 全盘西化 也好,中西合璧也好,都是古典中国在西方文明挑战下所产生的本土运动的几个面向。从道德的动机上看,可能都是不错的。但是从文化认知的观点来看,就不免有令人失望的地方。”“现代化是历史的潮流,我们不能逆流而泳;现代化也是世界的趋势,我们不能违势而行。”“中国的出路有而且只有一条,那就是中国的现代化。其实,这也是全世界所有古老社会惟一可走并正在走的道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就是分析中国的现代化的一本可读性非常强的书籍。
杨先生借古喻今,春秋笔法,深沉有力而不露机锋,不过据说本专栏所在的某杂志今年大不如前。另书太贵了,13万字,搞个精装,标价48,广师社也学坏了。
之前看过卜正民的《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该书全面展示了抗战初期沦陷区的历史图景,沦陷区居民对于日军入侵有着多种反应,有人被迫与日军合作维持沦陷区秩序,有人趁战乱机会捞国难财,有人希望借助日军组建伪政府的机会官运亨通。此时产生一个疑问,既然沦陷区普通民众没有沦为亡国奴的意识,那么1937年时中国是否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而存在?
杨奎松的这本书算是部分回答了我的问题。
《爱乡还是爱国》一文中提到鸦片战争中三元里抗英事迹,教科书错误地解读为“普通民众奋起反抗英国侵略军的民族情感”,实际上只是广州当地民众保护家乡的行为,并不是保护清朝或者中国。保护家乡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公民意识”并不一致,后者是“建立在高度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上,由市民身份发展而来”。
《不知有国?》一文中则解释了古代中国“精忠报国”的内涵。在农业社会下,“国家多半只是代表着权力正统的君主,代表着政治正统的官僚和代表着文化正统的社会精英阶层的寄身之所”,故而在外族入侵时,甚少有普通民众自觉反抗,除非外族直接威胁到他们的生命财产。"rest":"<br /><br />民不知国的传统,一方面可以说是因为民众愚昧,另一方面近现代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建立时何曾给他们带来了保护。《四世同堂》里的祁老太爷经历的改朝换代事儿多了,“该交的钱都交了,但政府却跑了”,此时中国对于祁老太爷而言,真的只是一个没用的幻象罢了。"
对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的起源流布有独到的观察思考,关注到了常常被人忽略的问题。民族主义成了一个熟知而并未真知的问题和现象,对民族主义的了解分析有助于理解现代中国的形成轨迹,从“何以中国”到何以“现代的中国”,民族主义是极其重要的线索。
每篇的篇幅不长,厘清了一些问题,但想深入时又匆匆结束了。历史是渐进的,不着急~
喜欢“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