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经济 >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2017-05-30 
熊秉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告诉我们社会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经济学的原理去解释。即便是那些在我们看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去商家看看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去商家看看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熊秉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告诉我们社会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经济学的原理去解释。即便是那些在我们看来与经济毫无关系的事情,如家庭伦常关系、诚实的品质、司法的“公正”等。

本书通过16个章节,60个小故事,从人的特质到社会价值的演变,以经济学的视角,使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愈加清晰。作者用一只诙谐的笔,将复杂枯燥的经济学原理融入生活。使我们不需要太多的经济学知识,就能发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经济现象,同时塑造我们的经济学思维方式。你了解你的客户吗?知道他们每天的生活习性吗?他们喜爱吃的东西爱穿的牌子,喜欢逛街还是网购,喜欢微博还是msn,是玩魔兽呢还是穿越火线?
他们正在经历什么,之前经历过什么,将来还会要经历什么?什么在他们生命中留下过不可磨灭的痕迹,他们愿意以怎样的方式沟通呢?
营销的目的不是夸大事实,使其更具传播力,而是发挥产品本质价值,使其更具口碑影响力。传播力只是将产品“营”出去,而口碑影响力才是能实现“销”的目的。从中国最古老的象形文字刻在甲骨上的那一刻,就已经塑造了每个汉字背后的意义。比如营销,为什么是“营”在前“销”在后,这就意味一个产品从产生到销售的过程中,需要先营造良好的产品属性氛围,然后才能销售给有需求的人群。
所以,真正的营销不是一味的利用各种手段发布填鸭式广告,而是基于有效的潜在用户群体参与互动,只有全身融入到消费者的思想中,才能保证你的产品、服务、品牌价值经历三个阶段:
映于眼,存于脑,铭于心。

网友对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的评论

台湾经济学大家熊秉元教授在他的著作《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中总结出了经济学四大定律:

第一,人是理性、自利的;

第二,存在不一定合理,但是存在一定有原因;

第三,好的价值出现,是有条件的;

第四,一件事物的意义,是由其他事物衬托而出。

下面则是熊教授给出的具体解释:

长时间的观察体会到人的两大特质:一方面,人是会思索判断的生物;另一方面,人总是希望能增添自己(自己的家人朋友等等)的福祉。所以人是理性而自利的。

其次,虽然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基于理性和自利,可以许多个个人的行为汇总之后,却不一定会有合情合理的结果。社会现象的出现,都有背后支持的条件----存在不一定合理,但存在一定有原因。

再次,每个人都希望有好的家庭、好的居住环境,在事业上有好的发展,而且活在好的国家之中。可是,好的家庭,不是凭空出现,而必须有相关条件的支持----父母子女的互动,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配合等等。小的价值,尚且如此;大的价值,需要更困难的条件来支持。因此,好价值的出现,是有条件的。

最后,一般人由生活经验里,都体会到某些理所当然的原则;譬如,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工作、照顾家庭等等。可是,这些原则"rest":"会出现,其实都是相对于环境里的条件;当环境的条件改变之后,自己原先所认定的原则自然会随之而变化。因此,事物的意义,是相对于环境里的各种主观条件,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br /><br />我的观点:<br /><br />当然同意熊教授的经济学四大定理,和他一样,我认为能够同意教授的观点同样需要条件。人是自利的条件我是无条件接受,对于人是理性的则保留意见。人的理性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的教育培养的或环境教育出来的。能够理性对待自己和对待周边事物是由一定客观条件的。譬如,学习雷锋好榜样就不是理性的、同时也不是自利的。提出口号的人是自利的,但是学习口号的人则是一群傻瓜和笨蛋,并且为数众多。由于第一定理出了问题,其他三个定理自然缺少基础。很显然,在我的周围环境中,缺乏的是理性,我们急需建立的不是自利而是理性。<br /><br />没有理性,一切的意义都意义不大。"

内容很好,情感丰富,

会议制定学习工具,以前没有接触过法经济学

此书不同于教科书教材,胜于。
说理明晰生动,从事实例证,不是概念推导。
读完有框架,有血肉。

喜欢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