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科学的旅程(珍藏版) | |||
科学的旅程(珍藏版) |
网友对科学的旅程(珍藏版)的评论
先从一个似乎尽人皆知的故事说起吧。有一天,牛顿正坐在一颗苹果树下睡觉,一颗苹果熟了,掉下来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因为这件事展开了联想:为什么苹果熟了不往天上飞而是往地上掉呢?受此启发提出了万有引力的概念。听过这个故事的人千千万万,可是却很少有人指出这个故事中存在的问题:牛顿怎么会苦恼“苹果不往天上飞”这样离奇古怪的问题呢?在牛顿以前的人们自然也见过包括苹果在内的无数物体从各种位置掉下来,砸到头上的经历大概也不是凤毛麟角,为何在人类文明出现数千年之后才由牛顿提出了这个问题呢?牛顿之前的人们(也包括没学过牛顿力学的现代人)不懂得万有引力的概念,也没有为物体向下掉感到困惑啊。
其实,这些提问已经超越了向孩子们讲这个故事的“目的”了。读完这个故事,孩子们“应该”体会到的,是牛顿的“勤于思考”和“善于观察”,牛顿被苹果砸了之后思考了这么多问题,我们被苹果砸了之后顶多把苹果吃了,我们要向牛顿好好学习。
在《科学的旅程》这本书里,我们读到了关于这个故事的一种更受科学史学界认可的叙述。首先,苹果恐怕从未砸在牛顿头上。牛顿也许注意到了一个苹果落向地面(此事的真伪也有争议),但无论如何牛顿看到苹果时思考的问题绝非“为何苹果不向天上飞”,而是“为何月亮并不像苹果那样往下掉”,毕竟苹果悬挂在树枝上,而月亮凭空悬在天上数千年都没有掉下来。
这个问题为什么到了牛顿的时代才提出来呢?"rest":"每一个科学问题的提出,都无法离开其历史脉络来谈论。在牛顿之前,亚里士多德力学一直占据主流地位,亚里士多德认为地上的事物和天上的天体根本是由不同的物质构成的,遵循的物理规律也不同。地上的事物分为轻的和重的,对于重的物体,其“自然运动”为向下的直线运动(所谓向下就是指向宇宙的中心——地心的方向),故而苹果一旦不受树枝的悬挂就必然往下掉;而天体则不同,它们是完美无缺而神圣无比的,其自然运动是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故而月亮永远绕我们运动而不掉下来。所以,那时的人们对于苹果为什么掉下来、月亮为什么不掉下来,并不是大脑一片空白的,而是有完善的理论可以解释的。至于问“月亮为什么不像苹果那样往下掉”,从亚里士多德体系来看,是一个“提得不科学”的问题,因为两者分属两个世界,遵循的物理定律根本不同,不具有可比性。到了牛顿时代,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天文学家反复宣扬的日心体系已经取得许多人的认同,伽利略用望远镜进行的观察使人们意识到月球表面与地球一样坑坑洼洼,木星也和地球一样拥有绕着它运动的行星,连一向让人觉得完美无缺的太阳表面都发现了黑子!地上的事物和天上的事物似乎由类似的物质构成,遵循同一种物理定律。在这时,“为什么苹果掉下来而月亮不掉下来”,才成为一个严肃而重大的问题。<br />了解了这个问题的完整历史脉络之后,苹果的故事给我的启发远远超出了“我们要向牛顿学习……”的肤浅层次。相比之下,我们科学教科书虽然对历史上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那些“成功”实验略有介绍,却忽略了每一个问题是在怎样的历史脉络中提出,更绝少提到那些没有得到重大发现的“失败”研究。我们让学生记满了一脑子“正确”的科学观点,却忘记了美国生物学家迈尔的忠告:“在科学领域中,人们不仅要从自己的失误中学习,而且也要向别人失误的历史中学习 。”无论普通公众还是中小学生,都有必要了解人类科学史上所有重要的“错误”理论,例如流行了一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以及普里斯特利和卡文迪什等化学家毕生坚持的燃素理论。如果我们的学生不理解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及其与当时宗教神学的联系,就不能理解伽利略和牛顿等新物理学的缔造者究竟在努力突破什么样的思维定势和哲学框架,也不能理解他们在震撼人心的科学发现和深入骨髓的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与调和,更不能理解新科学体系如何建筑在旧体系的危机之上,并在下一轮科学革命到来的前夜以敏锐的直觉嗅探到现有体系的危机。<br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谈到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人们想到的无非是将科学知识以浅显生动的方式教给青少年和大众。然而科学自身的历史告诉我们,“科学知识”不过是某一时代的人们对世界的多种理解之中较受公认的一种罢了,而且难免包含着争议和谬误。随着网络搜索和在线百科的普及,“知识”已经触手可及,而“理解”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我们教给学生大量科学知识,倒不如教会他们好奇地提问、系统地观察、大胆地想象、审慎地怀疑。当公众困惑于“我们有这么多专家,为什么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始终无法给出一致的回答”的时候,当网友质问“XX地震发生前早就有人做出准确预报,为什么地震局反而预报不出来”的时候,我们意识到许多人并未真正理解科学。科学可能做什么?不可能做什么?“科学”就正确吗?“不科学”就不正确吗?科学结论究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科学家会有不同观点?……我们需要一片问题的土壤,激发公众开始思考这些问题。而最适于激发人们思考这些问题的土壤,就是科学史的故事。科学史绝不是理科教学的点缀和补充,而是理解科学和理解人性的重要课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长期僵化的思想传统中走来的国度,更是历史性地肩负着启迪民智、培育独立思考、传播现代文明基本价值的职责。<br />正因为此,笔者在一所高中开设了以科学史为主要内容的选修课程。为了选择教学用书,我阅读了市面上不少各种科学史普及读物。许多读物的编写以科学史上的成功案例为主,凡是和当代主流观点相背离的理论,便作为值得唾弃的反面典型来介绍。受这类读物影响,许多人把托勒密看成“阻碍科学发展一千多年”的近乎“坏人”的人物,以至于一些学生在课上学习了托勒密复杂精巧的本均轮体系之后,惊讶地评论说:“感觉托勒密其实不错呀……”。更有甚者,为了使读者“热爱科学、相信科学”,科学家的性格缺陷与科学史上一页页不光彩的追名逐利事件被刻意忽略或美化处理,科学家被塑造得如英雄模范一般完美。以这样的态度研究科学史,恐怕本身就与科学之精神南辕北辙。<br />和上述书籍比起来,《科学的旅程》在科学史普及读物中属于难得的上乘之作。在作者看来,“科学史是一部由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共同编织的历史”。这一观念在全书中确实得到很好的贯彻。以“近代化学的诞生”为例,无论是一度取得巨大成功的燃素理论,还是明明制取出氧气却错误理解燃烧本质的普里斯特利和舍勒,该书都认真地阐述并给予了正面评价。更可贵的是,这本书毫不避讳地展现了科学活动中人性的和非理性的一面,也充分关注了哲学、宗教、经济、艺术、技术等领域与科学发展的关联。<br />当然,《科学的旅程》也远非尽善尽美。细读该书,会发现作者还是难免执着于划清“正确”与“错误”的界限,给出的结论太多、悬念太少。一部好的科学史教材,应该借着一个小时的阅读,激发读者两三个小时的思索;应该引导读者从故事中看到许多原来看不见的东西,看到“正确”中的错误和“错误”中的正确,看到“失败”中的成功和“成功”中的失败,允许每一位读者从独特的视角去解读故事和向故事提问。<br />学习天文学和力学革命的历史时,有个学生给我发来了这样的信息:“昨天我洗澡的时候,在想什么是惯性啊什么是力啊。我的物理知识实在太有限了。然后开始胡思乱想,我们知道惯性是什么、力是什么,又有什么用呢?……人类是吃饱饭没事做吗?想要知道这些来干什么啊?但想想,自己也总会有特别好奇这类事情的时候,所以就姑且认为一种叫做求知欲的东西带动人类去探索吧。那宇宙到底又是什么?快洗完澡的我就这么想:宇宙大概就是一种不断激发人类的好奇心、求知欲的东西吧。我们现在的认知大概还是错误的,人类大概发展很久很久也不会知道宇宙是什么。宇宙的本质是什么也许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让人类吃饱饭后,还有源源不断的事情可以去做。”<br />我想:科学史的教育魅力,大概就在于让一个年轻人洗澡时竟思考起了这样一些跨越宇宙与人生、科学与哲学的大问题。这难道不让你想起那个洗澡时偶有所得,不顾全身赤裸便上街欢呼的阿基米德吗?在我们的下一代中,无论如何需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希望《科学的旅程》这样的书籍,能点亮孩子们心中一盏盏好奇的灯。<br /><br />《科学的旅程》(珍藏版),(美)雷•斯潘根贝格,黛安娜•莫泽 著;郭奕玲,陈蓉霞,沈慧君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定价128元。"
题材五分,著译三分,阅读体验二分。
本书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从微观的粒子到宏观的宇宙,漂移的大陆到活动的细胞。题材足以引起一切对自然有求知欲的读者深切的兴趣。
本书的写作模式中规中矩、不过不失。作者的立场代表了当前主流实证科学界的功利主义潮流。多处强调实证对思辨的优越性,所以布鲁诺猜到了宇宙的正确结构也只是个赌徒。在批判几乎没有价值,早已过时,不为人所知的伪科学时穷追猛打、乐此不疲。大量的医学篇幅,挤压到数学和心理学完全没有地位。除了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的名字偶尔显现一下之外,近代思想中和日心说、进化论、相对论同样重塑世界面貌的精神分析学说、不完备性定理毫无涉及。
译者很忠实于原著,基本做到了逐字逐译(我所发现的错译在个位数,还可以接受),甚至保留了原著的欧式文风。大量的修饰语、限定从句、破折号解释,对于中文功底深厚,习惯四字熟语和短剧结构的读者将是巨大挑战。另外在书末还用心良苦的附上了大量社会名流和读者的溢美之词,无言的规劝读完后敢于怀疑本书质量的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解力。
阅读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读者定位。本书的目标读者是有一定科学和历史修养,又习惯于当代八卦娱乐传媒的欧美青少年。所以像我这样只对科学本身感兴趣的读者就觉得有很多夹七夹八的内容了。为了协调科学和八卦的关系,作者不辞劳苦的"rest":"在几乎每个人物出场时都要8出一段他的生平轶事,于是你在前一页刚为宇宙膨胀理论的出现激动不已,想了解一下这个理论的详情,翻过一页却莫名其妙的看到一个科学家怎么一边为谋生而奔波,一边处理和家人朋友之间的社会关系。本书不像保罗.哈尔彭《伟大的超越》、罗杰.彭罗斯《皇帝的新脑》这样有一个主题贯穿的专著。而是简单以时间和类别来划分,于是对于读者来说,同一个思路往往被几十页、上百页不相干的内容割裂。读起来,其实还不如那些“科普大全集”之类的书。<br /><br />最后要提一下的是本书的重量实在惊人,举在手里读完的话,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货,你会发现对臂力的助益甚至高于对智力学识的助益也未可知。"
本书所介绍的科学历程,基本上都是西方15世纪末之后的科学发展,之前仅仅对古代希腊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继承和发展希腊文明的伊斯兰科技文明,仅仅将其描述为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此外,对中国和印度古代科学的描述基本上是一带而过。毕竟,现代文明的确发端于欧洲的文艺复兴。
相比科学普及出版社的《世界科技史》,本书缺乏了对世界其他文明科技的描述。
相比接力出版社的《万物简史》,本书又缺乏那种科学的洞察力和创见性,而仅仅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上。
总而言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内容自不必说,给学生阶段的人开启科学的大门。
书整体不错,扉页上写着获得的各种奖项,但个人觉得,内容还是太入门太浅。这么贵的书也不是铜版纸不是全彩(有一部分全彩铜版纸插图),8过纸张手感还是不错。
喜欢科学的旅程(珍藏版)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