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什么是科学 | |||
什么是科学 |
网友对什么是科学的评论
在黑暗的中世纪,有这样一所大学,校长由学生担任,由学生同乡会会长选举产生,连教师也要向学生校长宣誓效忠。教师和学生有相同的个人地位。天哪,这还是中世纪吗?相比而言,我们今天的大学真是弱爆了。不要怀疑,这所奇葩的大学是真实存在的,就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1988年被正式命名为“欧洲大学之母”。在中世纪,这样的大学不止一家。意大利各地,西班牙以及法国南部有不少大学以博洛尼亚大学为蓝本建立。但貌似现在大家都不这样了。
我们中国人从十九世纪后期开始接受西方科学,忍辱负重,不情不愿,纯粹是出于富国强兵的功利主义目的。对真理的追求、对未知的好奇、以求知为乐趣这些科学人该有的心态远远没有被充分激发。强大的实用主义传统直到今天依然支配着中国科学的发展走向。基础科学、理论科学的投入每每受到“有什么用”这样的质疑。中国要在未来引领世界文明的发展方向,就不能继续单纯功利主义的科学发展思路,按照作者的观点,应该引进希腊科学精神,改造我们的本土文化,使科学能够健康地在我们的文化中成长。
有个朋友是吴教授的忠实粉丝,极力推荐这本书。平时对这种严肃的书是比较发怵的,但这本书让我颇有意外惊喜之感。行文毫无学术论文感,怎么说呢,是一种听讲座的感觉,娓娓道来,很自然地就看进去了。后来听朋友说,吴教授是北大的明星教授,课讲得特别好,也经常到校外演讲,书里的好些主题都曾是他的演讲主题。
书里涉及大量科学史的内容,很多内容都很颠覆我的认知。比如古希腊人对数学的那种崇拜。他们的宇宙观是由数学家塑造的。宇宙是什么样,是科学家根据当时简陋的数学知识算出来的。古希腊人坚信宇宙是个匀速转动的球体,星星们都被镶嵌在这个大球上,随着球转动。为了让宇宙合乎数学的结论,他们的天象记录里没有太阳黑子,因为他们相信太阳不可能出现黑子这样的“噪声”,如果观测到了,会首先怀疑自己眼睛出了问题。彗星、流星这类异常天象由于太过明显,不可能归罪于视觉,古希腊人干脆视之为大气现象。总之,希腊人的天空很纯粹,很干净。天体各个冰清玉洁,数目不增不减,,永恒地附着在天球上匀速转动。这样的天文学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比较中西方天文学这一段我觉得最为精彩。
书里被吐槽最多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了。大概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所谓科学中,天文学成就最为突出吧,最合适做靶子。作者反复强调:“中国天文学本质上是天空博物学、星像解码学、政治占星术、日常伦理学,是中国传统礼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不是科学。”希腊的天文学论天象观测远不能跟我国相比,希腊古代的“天球”宇宙观也很奇葩,但希腊人持之以恒地用数学支配天文学的做法跟现代科学血脉相通,终于后来居上了。只要方向正确,哪怕曲折不断,总有到达的那一天,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吴老师是那种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进步的学者。这本书就是他近几年思考的成果。这书的题目绝对是高冷范儿的,但吴老师格外擅长把高冷的题目讲得亲切易懂。颜值那么高,还那么努力,这才配当我的男神,哈哈
现代性已经把我们的生活世界改造成了一个大实验室。
我们的整个社会生活、社会结构都已经按照实验室科学所要求的配置和结构进行了改造。今天居家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电器都服务于高效率的生活。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社会阶层的流动、文化的融合、新文化的创造、知识的生产都按照类似实验室的方式进行。现代社会科学越来越像自然科学那样去做研究,去搞统计,去搜集数据,去定量分析。实验科学之所以被认为是普遍有效的知识典范,是因为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实验。
书里这段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科学精神就是自由的精神,没有把“自由”作为理想人性进行不懈追求的民族,很难对科学情有独钟、孜孜以求。我们的祖先没有充分重视科学,无关智力水平,无关文字形态,无关统治者的好恶,而关乎人性理想的设置。
答案很有趣。中世纪大学首先是行会组织,教师行会或者学生行会,跟石匠行会、裁缝行会性质差不多。行会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确定行业标准。学位证书就是大学颁发的行业标准证书。吐槽一句,在我国,学位证书制度是建立了,行会自治原则呢?
科学为什么偏偏诞生在欧洲,而不是世界上其他地方?作者回答:这是由文化基因决定的。作者讲了一个例子。朝鲜战争之前,中美双方都大力动员民众支持参战。中方的口号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美国人的口号则是“为自由而战”。老实说,这两个口号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并不陌生,但是很少有人会去细想,并由此深入到文化基因,再跟科学精神结合起来。
喜欢什么是科学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