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乱时候, 穷时候 | |||
乱时候, 穷时候 |
网友对乱时候, 穷时候的评论
像家常话一样的文字,亲切、自然又感人。我看完又挑出几篇专门拿给孩子读,因为我很讨厌老师整天让小学生抄写背诵的那些所谓的“好词好句”,这些文章正好可以作范文,让四年级的儿子明白:好文章可以一个成语都没有!
这本书应该读给奶奶听。90岁的老人,肯定生活着同样的经历和痛苦。可是,运气没有这么好,在暮年还有机会认字、写作和出书。家里人全说,奶奶应该是去当县长,因为什么事情都操心,什么事情都要管。例如说我,马上而立之年,每次出门还要千叮万嘱:不要和人争执、要对人好、说话要留分寸……每次夜车,总也是担心,非得爸妈告诉她我安全到达才行。总也是念叨着我离家太久心太野,久也不想着回家。偶尔电话,总是叮嘱我学习不要太累,要吃好玩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照顾好自己……就是耳朵不太好了,我在电话里说的,她一概听不清楚。所以总也觉得我一人在外吃着巨大的苦受着非人的罪,总也想着要我回家呆着。享个福,找个工作,安安稳稳的一辈子。
简介里提到,姜淑梅出生于1937年,算起来,那年是民国二十六年,大清国亡了二十六年了,新文化运动也都搞了18年了,东北丢了六年了,日本人预备全面侵略中国,,33岁的林徽因女士正在某地调查古建筑,胡适之先生预备跑到美国去了……
姜淑梅的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宋兵乙。民国都建立二十六年了,她还是没有机会读书,再后来啊,年过六十总算学会了认字写字……
讲得故事并不精彩,我认为。
唯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记录了一代人的记忆,省得一部史书,都是名人家谱,也让人知道,民国不止是人间四月天
书中的很多故事,我的父母也经历过,母亲在聊天中也曾偶尔提过,很多次,我都说过,总有一天,我会把她们老农场的故事写出来,可是,这一天不会有了,因为,斯人已逝,再也听不到母亲亲身经历的那一切了,每每想到此,心痛。。。无法形容。这本书的很多地方,我都禁不住落泪,每每想到这些苦,母亲也曾经历,我也应该鼓励母亲写下来,或者替她记下来,如若母亲能看到这些印成签字,该是多么高兴啊!
书写的很好,感触很深,希望我们国家的人民再也不要经历这些苦难,再也不要有冤死、饿死的灵魂,希望我们的国家制度更加完善,人民更加幸福。
同时,身为子女,为你们的父母做到如下事情吧:
1、多陪陪他们,听听他们的人生经历,对自己的父母多一点了解的同时,更加理解、尊重、心疼他们,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2、教会他们上网,或者其他他们乐于了解的事情,让他们老有所托,有一个充实的晚年。
3、多心疼他们,力所能及的减轻他们的家务,买一些他们舍不得自己买的吃穿用度,让他们可以炫耀子女的孝敬,要知道,你花钱父母会心疼,但同时,他们也幸福而骄傲!
之前听说过这本书,前些日子终于买了。姜奶奶是一个好有趣的人。
区别于作者与老人访谈而做出的书,这本书更多的是一个老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她很实在。就好像一个睿智的老者,不爱唠叨,也很少啰嗦,
以过来人的眼神看着世间一切,偶尔想起往昔岁月。
她的字不能说是字字珠玑,因为珠玑过于耀眼,她只是真实。
有些故事看得很难受,想想中国在半世纪里发生这么多改变倒也真的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一个七十岁的人提笔写书。
妈妈看到难过处会流泪,亲切地叫她为老姜太太。
是的,她就好像是邻家满头白发的慈祥老太太,不同的是,她会把故事写下来。
会买她的第二本书。
岁月的手指点石成金。大器晚成的姜淑梅出手不凡,行文干净利落,以细节讲述故事,以故事塑造人物,有赤子之心,无酸腐之气。
姜淑梅的《乱时候,穷时候》,无疑是民间述史的可贵收获。她是那个乱穷时代的受难者与见证人,她的描述未必全面,但毕竟离现场与真相更近一步。历史只有化为个体的感受,才能对人发生作用。那些富于感性的材料,能让读者对过去的事有更具体、更亲切与更深刻的体会。
我老家河南的,山东和河南本身有很多相似的东西,看这本书的语言理解起来没有任何难度,
好多东西,乡野人情,我也听老人说起过,甚至也有过汇编成书的想法,但是一说起这个老人们都说提这个干啥,算了吧,
作者不一样,她是第一手听说这些东西的人,和蒲松龄先生甚至相似想通,
语言朴实无华,像一位老奶奶给你讲发生在山东乡野里的事情,
生活在现代的都市,那时候乡野愚昧、淳朴,超乎你的想象,甚至刷新节操下限,单,那就是中国,曾经的中国,
甚至,这些事情,发生过你出生的那个小山村,猪脚甚至是你的祖爷爷,
致敬作者,60多岁识字,70多岁写作,让作为小辈的我不学习,不奋进都觉得害羞。
好书。
喜欢乱时候, 穷时候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