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看见

2017-04-21 
编辑推荐:《看见》是央视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看见 去商家看看
看见 去商家看看

看见

编辑推荐:

《看见》是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看见》记录了她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看见》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我们自己的故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作者简介:

柴静,山西临汾人,1976年出生。
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
现为央视一套专题节目《看见》主持人。


媒体推荐:

十年之间,“非典”、“两会”、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片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而这十年,也是柴静从湖南来到北京,从默默无闻到广为人知的十年。柴静2003年开始担任《新闻调查》出镜记者,2006年开博客“柴静观察”,2012年底出版新作《看见》,从“调查”到“观察”再到“看见”,柴静说这是一步步地“后退”,一点点把视线放平,回归到事物本身,“你让别人看见,你才能看见别人,大家都同处于一样的生活,爱恨欲望都无不同”。——长江日报


目录:

第一章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第二章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第三章 双城的创伤
第四章 是对峙,不是对抗
第五章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第六章 沉默在尖叫
第七章 山西,山西
第八章 我只是讨厌屈服
第九章 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第十章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第十一章 只求了解认识而已
第十二章 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第十三章 事实就是如此
第十四章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第十五章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
第十六章 逻辑自泥土中剥离
第十七章 无能的力量
第十八章 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
第十九章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第二十章 陈虻不死


序言:

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
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概念化,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已也熟视无睹。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
陈虻去世之后,我开始写这本书,但这本书并非为了追悼亡者——那不是他想要的。他说过,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他所期望的,是我能继续他曾做过的事——就象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十年已至,如他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网友对看见的评论

柴静的身上,有着大多数成功女性成长历程的一些特质。从吟风弄月到理性可观,从“每到春来,惆怅怀依旧”但往事无关痛痒,从矫情到真挚。
  
   网上对于多年前她的另一本散文集《夜色温柔》评价很低,认为太过文艺范儿,无外乎青春、荒芜、迷茫、伤感。两相对比之下,《看见》以绝尘之姿赢得好评一片。
  
   一边看书时,一边会抄下那些触动我心弦的句子,但在标注时才发现,更多打动我的部分都不是柴静说的。真正让这本书悄然在你神经上骚动一下的,是她的师长、同事、亲朋,是这些人理解、关注以及陪伴的,柴静的成长。
  
   我们常常会用一种套板效应去看待一个人一生的历程,“这个人是什么什么样的,所以你看他(她)怎样怎样。”其实,细细想来,人而为人,不是以一种姿态走完一生的历程,而是在一个历程中一步一步的被塑造,最终自我完满。像潺潺流动的水,经历了山川的阻挡,遭受了沙石的砥砺,被风轻抚,被雨恩泽,然后跟着它所历经的一切,蜿蜒成了最终的模样。柴静是这样,我们也是这样。
  
   爱读书、善思考者,大多都是反社会的。他们往往以一种凌驾、孤绝的姿态,先于岁月而成长。于是,大多数的人都会犯一个错误,带着一双少年老成的眼光去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用自以为卓越的方式规划自我的生活。
  
   就像柴静会遭"rest":"遇瓶颈一样,这样的我们终会有一天,赫然醒悟,世界不是我以为的那样,也许我本来应该是怎生模样。很多道理,你耳熟能详,但痛彻肺腑的理解终于还是要亲身经验。<br />   <br />   看了《看见》,最深的感触就在于此。那些学识,那些我们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在没有遭遇现实,未曾经验之时,我们的头脑仅仅只是它们的跑马场。<br />  <br />   我们有很多需要理解的事,我们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才得以成长,否则,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做什么?<br />  "

拿到柴静的《看见》翻得很慢,生怕错过些什么。除了看到央视后的工作人员,如我喜欢的崔永元与小白等主持人,还有其他有生命力的人,还有采访的事。我更想了解柴静,这个看起来小身体里蕴含着大能量的女子。

非典中那些不怕死的新闻工作人,那些站在非典前线的医护人员,却连隔离服都没有,那位每天进出非典“天井”的护士流着泪说“我每天都要去,连口罩都要不到,只能用大锅蒸了再让大家用……这是我的错还是谁的错”,这是怎么的无奈啊,拿生命游走在生死的边缘。

双城记中,五名小孩,同一周内,先后服毒自杀。家长老师,都无法让孩子讲真话,甚至不愿意和父母说话--那个善解人意的苗苗的弟弟,就只对姐姐说话,不跟大人讲话,。而报道背后的故事,柴静写出来,是缘于小孩子们懵懂的感情纠葛。她没有报道出真相是因为会让观众不舒服和不理解,大人们肯定会认为“才十二三岁怎么就这样”……虽然大家十二三岁的时候,又和他们有什么两样。 是啊,我们都经历过的,却以长大了的身份,淡忘了。 知道不是感受,这简短的话,有多重的份量啊。

她对生命的怜悯,让人敬畏。戒毒所后被举报又换成精神病院,领导却没换--一个把吸毒女人卖去卖淫的恶棍。采访了一个超期羁押二十八年的人,因文革时捡了一张蒋介石的宣传单入狱,关押时没有判决,没有罪名,没有期限。一代一代的所长以没空理,将他关押在一个1.5米宽"rest":"2米长的牢房……<br /><br />当她的朋友说她的节目太过边缘化,大多数人根本不会碰到那样的问题,作家野夫替她做了最好的回答: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大多数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免于受辱了。<br /><br />这些让人或惊讶或震撼的事实真相,及她和同事为这些真相的付出,让我看到的是一个坚毅勇敢勤奋,善良有主见的女子,她的不屈不挠,她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当事人的交谈,以及无时不在对内心的或挣扎或自省,都无不让我敬佩。<br /><br />她初进央视的努力挣扎,经常加班到很晚,甚至通宵(她在为去访前在家里准备,对心里直喊“不要天亮”“不要天亮”,她的努力,让我辈常睡懒觉偶尔抱怨的人自惭形秽)。还经常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为自己上镜时的该哪种姿势,什么语气和问题等等,自己与自己抗争着,随时一种做不好就被涮下来的情况下工作。 还好,她曾经在很享受的电台生活中获得的听众,会跑到她办公室里,直甩一句:“你觉得现在这样有劲么?还找得到当初和听众之间的那种依赖吗?” 只因为,她是柴静,之前的种种,把她的听众无形中拥有在一起。 多么神奇的力量。<br /><br />--关于同性恋:<br />柴静: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能接纳同性恋者?<br />张北川: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br /><br />--关于采访:<br />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br /><br />--关于自由与独立:<br />一九四六年,胡适在北大的演讲:“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的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br /><br />--关于维权:<br />郝劲松,在火车上1.5买了瓶水,索要发票,铁道局说向来没有。他将铁路局告上了法院。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但是今天我们放弃一点五元的发票,明天我们就可以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安全。权利不争取来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br />郝劲松的争取,让我想到刘瑜在《民主细节》中举例的些“不是政治家却有着政治关怀的人,实践着公民的含义,实践着 约翰·肯尼迪当年的说的那句名言: 不要问这个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 。”<br /><br />罗莎*帕克斯,美国的一个黑人女裁缝。在向来要为白人让座的年代,拒绝了让座,被逮捕,引发了蒙哥马利市长达三百八十五天的黑人抵制公交车运动。最终,一九五六年联邦最高法院裁决禁止公车上的“黑白隔离”,帕克斯从此被尊为美国的“民权运动之母”。<br /><br />--探寻:<br />“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敬,从而取得平衡,这是我所理解的‘探寻’。”<br />是呀,人太容易下定论了。 在我对周围人与事不了解时,是没有权利去评价他的。别人于我,亦如此。<br /><br />--崔永元:<br />二OO八年,他离开了新闻,去做口述历史的工作,访问当年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中国老兵。走之前给我打过一个电话,说:“这个时代太二,我不跟了。”<br />中国这些参与历史的人很多已经死去,有的正在老去,正在失去记忆。<br />崔:“我每看这个(自己的片子--我的抗战),就觉得自己非常渺小,我们受那点委屈算个屁啊。这里所有的人都是九死一生,家破人亡,多沉重的词啊,对他们来说小意思。受尽委屈,有误会,没有钱,半辈子吃不饱饭,儿女找不到工作,女朋友被人撬走,邻居一辈子在盯着你。当我每天看他们经历的时候,我忽然觉得我这个年龄弘愿 所有事都特别淡。” “我希望五六十年以后终于有一本被大家公认的书,不管它是宏观叙述的还是细节叙述的,大家认为它是真实的。它在最后写一句‘本书部分资料取自崔永元《口述历史》’,就行了,不要指望着我们这一代人因为这一点采访能够对历史得出什么结论,做不到。”<br />崔永元的《口述历史》,是为了记录下真实的资料,不想因为随着当事人的去世而使这段历史真正消逝,没留下任何有值得后人借鉴有价值的东西。 崔的这种态度,让我想到了张纯如写《南京大屠杀》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悲剧重演,是为了拯救包括日本人在内的全人类的未来。<br />我为崔对历史自发担当的责任感,由心敬重。<br /><br />-- 白岩松:<br />“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有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回忆自己走过的日子,的确如此。从来没有单纯的幸福,快乐总是伴随着痛苦一并到来的,还往往是痛得越深,越沉幸福……<br /><br />柴静在一次被领导安排的演讲比赛中一段话,挺激励人的:“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疼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珍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br /><br />感谢有这些勇士,总在做一些事情,让人们继续对明天有信心。 有着他们的陪伴,肯定会无形中影响着像你我这样心存善与正的人在某些情况下做的决定。"

书收到了,和想象中一样。
前几天逛淘宝的时候,读到一段话——
我上学的时候,很喜欢一个姑娘。这样说的感觉好像挺奇怪的,呵呵,就纯粹是女生之间的欣赏。
她个子和我差不多高,但是很瘦,纸片人的身材。很长一段时间都留着短发,眼线画的细长,背很大的包,习惯环抱着双臂走路。有一次在公开课上,正巧遇到她和我的朋友聊天,朋友和我介绍说,这是我特别喜欢的女孩子,我说那么巧,这也是我喜欢的女孩子。
我们就那么认识了,但也仅仅是点头之交。偶尔会选到一样的课,彼此笑着打声招呼。她皮肤很白,脸蛋很小,笑起来非常好看。走起路来步伐很大,特别的有姿态。
莫名的,那种姿态特别吸引我。那是无关长相身材的张扬的自信。
毕业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也不知道她会不会有可能看到这段文字。如果可以的话,一定要对她说,谢谢你啊,你让我明白女孩子的姿态有多重要。
对于我来说,柴静就是这样的存在,甚至不光是姿态,还有底蕴...
喜欢她的温润,好似一杯韵味悠长的茶,淡淡的清甜。
喜欢柴静,支持柴静。

2012年的第一场雪,不知道是否比往年来的更晚一些(啊啊啊,不对吧?2012年的最后一场雪?混淆!)
典型的江南雪,鹅毛一般的飞舞飘摇,落在地上,就成了水
我窝在被窝里打着台灯看柴同学的《看见》
柴同学是我看了一眼就喜欢的人, 一脸的知性沉静的样子,恬淡纯粹的眼神……我如此以貌取人,并自以为是
知道柴同学是2003年春天关于非典的记忆(因为不看电视,对她基本没有更深的了解)
我带了刚好百天的筱同学返家,没几天居委会大妈调查我们是否途经北京,否则还要隔离
大青叶板兰根,药店里抢空的中药,房间里弥漫着84消毒水的气味
多层的口罩,我督促二姐每天外出带好,有一天因为她没按要求做甚至大喊大叫眼泪滂沱
多年过去回过头看忽然理解了当年的自己,从女孩变母亲迫切地想给小婴儿安全感,周边又突然陷入未知恐慌造成的那种情绪上的绝望
柴同学的书第二章就引领我回顾那段过往,我们感受情绪恐慌的时候,有那么多人真正的陷入其中:
护士王晶去世之前在被隔离时,她的丈夫不能探视,只能每天站在地坛医院的门口。
进不去,就在世界上离她最近的地方守着。
瞬间泪崩
那些决别前的短信,懂事的宝宝假装不知道妈妈去世,叠的那大半瓶的幸运星
最真实的痛不用文字渲染,就在平铺直叙的字里行间"rest":"<br />柴写的每个段落时的结束文一行字都简洁又引人深思<br />墙那边一街之隔,就是卫生部。<br />这是二零零三年,春夏之交。<br />他在最后说:“你会觉得好笑吗?我曾以为你会是我的另一半。”<br />非典结束了。<br />我突然意识到,我喜欢柴静,其实还是缘自她埋植在骨子里的文艺腔调<br />看了一章,再一章<br />看那个文艺女青年一点点揭去青涩,变得更加深刻<br />看来这本书应该是可以与筱分享的,纵使她这个年纪的孩子未必全懂,我还是想让她看看女孩其实可以有这样的人生<br />远离浮华,努力而不功利<br /><br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藏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br />外面雪依然在下,抱了暖手宝,继续我的《看见》"

喜欢看见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