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安持人物琐忆 | |||
安持人物琐忆 |
网友对安持人物琐忆的评论
此书写的很好,但有多处戡误 :
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第1版),戡误如下:
第56页第5行“铁”,应作“钱”。
第56页第19行“星”,应作“妾”。
第90页第14行“宋”,应作“沈”。
第138页第21行[“罔担浪子名”者],应作[罔担“浪子”名者]。
第165页第18行“耻”,应作“聊”。
第184页第26行“对”,应作“过”。
第208页第18行“取”,应作“臣”。
第233页笫22行“聊聊亦行”,应作“寥寥数行”。
第234页第4行“慰”,祥见[…]
勘误(不完全):
(1)14页倒数第8行:“(最后一帧仿吴梅者)。”吴梅应该是“吴梅村”。即清初文学家、诗人和书画家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
(2)23页倒数第7行和倒数11行“三马路隐庐书店”。应该是“三马路蟫隐庐书店”。蟫隐庐是民国年间上海三马路(今广东路)以经营古籍、碑帖、金石而著名的书店。老板罗振常(1875-1945),浙江上虞人,罗振玉之弟。
(3)51页第10行“倪墨(宝田)”。应该是“倪墨耕(宝田)”。倪墨耕(1855-1919),初名宝田,更名田,字墨耕。江苏江都人。清末民初著名画家,任伯年弟子。
(4)51页倒数第10行“余与湖帆为配向”。“配向”似为“配角”。
(5)63页倒数第4、5行“声涯至佳”。应该是“生涯至佳”。
(6)69页第11行“悲动于衷”。应该是“悲恸于衷”。
(7)76页第2、3行“许效卑”。应该是“许效庳”。许效庳字德高,江苏镇江人,出生官宦世家。工诗文。
(8)79页第2行“亮知其历史也”。应该是“谅知其历史也”。
(9)97页第15行“真俗语所云‘发餍’也”。餍字似为“魇”。魇乃梦中遇可怕之事而发出呻吟或惊叫也。
(10)100页第4行“乃刻一印曰‘上二子’”。应该是“"rest":"乃刻一印曰‘皇二子’”。袁克文为袁世凯次子,故尝刻有此印。<br /> <br /> (11)101页第7行“密韵楼主蒋孟(汝藻)”。应该是“密韵楼主蒋孟蘋(汝藻)”。蒋汝藻(1877-1954),字孟蘋,浙江湖州南浔人。著名实业家和藏书家。是著名藏书家和古董商人蒋祖诒(字穀孙,1902-1972)之父。<br /> (12)101页第7行“周密《草窗诗集》孤本”。应该是“周密《草窗韵语》孤本”。<br /> (13)101页倒数第6行“宋女道士鱼玄机”。应该是“唐女道士鱼玄机”。<br /> (14)126页倒数14行“王文韵”。应该是“王文韶”。<br /> (15)127页倒数第3行“自清初朱竹”。应该是“自清初朱竹垞”。即清初著名文学家、词人朱彝尊。<br /> (16)130页倒数第15行“金坛冯煦(梦花)”。应该是“金坛冯煦(梦华)”。冯煦(1843-1927),字梦华,号蒿斋。江苏金坛人。<br /> <br /> (17)130页倒数第12行“改入西江端斋方幕”。应该是“改入西江端匋斋方幕”。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匋斋,金石鉴藏家。曾任湖广、两江总督等。<br /> (18)130页倒数第12行“诸松窗副之”。应该是“禇松窗副之”。禇松窗(1871-1942),名德彝,字礼堂,号松窗。工书法,精鉴赏。<br /> (19)130页倒数第10行“琅环书室”。应该是“嫏嬛书室”。嫏嬛是天帝藏书之处,后用以代指人间的藏书之所。<br /> (20)141页第5行“叶玉麟浦孙”。应该是“叶玉麟浦荪”。叶玉麟字浦荪,安徽桐城人,著名古文家。<br /> (21)147页第12行“自云玩古铜器需生阮名贵,玩姬妾要见过著录熟阮为佳云云”。其中“阮”字应该是“阬”字,阬即坑也。<br /> (22)150页第5行“(其父孟,即是坐是倾家者)”。应该是“其父孟蘋”。<br /> (23)157页第15行“嘉兴画家郭杞庭兰枝”。应该是“嘉兴画家郭起庭兰枝”。郭兰枝(1887-1935)字起庭,或屺庭,号素庵、恕庵。浙江嘉兴人。<br /> (24)158第3行“曹友庆”。应该是“曹友卿”。曹氏是汲古斋书画店的老板。<br /> (25)161页倒数第1行“(周霞女画师名句也)”。应该是“周鍊霞女画师名句也”。<br /> (26)184页倒数第2行“似太对沈老对分一些”。“对分”应为“过分”。<br /> (27)197页倒数第6行“吴门弟子朱梅与徐某某”。应该是“吴门弟子朱梅村与徐某某”。朱梅村(邨)是吴湖帆的外甥和书画弟子。<br /> (28)197页倒数第6行“摹大千人物画”。应该是“慕大千人物画”。<br /> (29)210页第7行“阎媳娇”。应该是“阎惜娇”。《水浒》中宋江之妾。<br /> (30)241页第11行“乃欠润生之婿”。应该是“乃贝润生之婿”。贝润生(1890-1947),名仁元,字润生,上海富商,苏州人。著名建筑家贝聿铭的叔父。<br /> (31)242页第3 行“王氏大怒,说尤忌恩”。“忌恩”应该是“忘恩”。<br /> (32)243页倒数第13行“目睹王柳先生正与一婢女在乱搞男女关系”。“王柳先生”应该是“五柳先生”。陶冷月(1895-1985)号“五柳后人”等。<br /> (33)246页倒数第7行、第8行“后又遇一余少争时同读书之同学”。应是“后又遇一余少年时同读书之同学”。<br /> (34)251页第3行“特携了膺鼎岳飞大草书”。“膺鼎”应该是“赝鼎”。<br /> (35)253页倒数13行“某夕余跌扑时,正跌至她坐下”。应该是“正跌至她座下”。<br /> (36)257页倒数第6行“以彙缘得任湖北宜昌税务局长”。“彙(汇)缘”应该是“夤缘”。<br /> (37)262页第10行“亦必生发背而死的”。应该是“亦必生疽发背而死的”。说此话者,后来果然生疽而死。"
此书堪称是一座富矿,我已至少在两本书上见到引用它的材料,但不厚道的是都没有注明出处。
我说陈巨来先生是“最好的绿叶”,当然无贬低他、或篆刻艺术的独立地位之意。相反,正如其师赵时棡(叔孺)所誉“陈生巨来,篆书醇雅,刻印浑厚,元朱文为近代第一”(见于上海书画出版社《陈巨来治印墨稿》)。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他一方面不至于因为“同行是冤家”的森林法则被那些书画家、收藏家戒惧,另一方面又因对方有求于己,得以半主顾、半朋友的身份熟识,直至登堂、入室,乃至上床(烟榻),得窥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艺林珍闻。
但是,这些小品文除了供我们谈资外,还反映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社会上至达官贵人、闻人大亨,下至贫苦士子各阶层的众生相,比之《儒林外史》,更为可信,亦更可悲可叹。书中说到两个大阔佬的悭吝,一吴大瀓制军的文孙、海上第一流书画家、鉴赏家吴湖帆,用完一支火柴,马上吹熄,将木梗留下,再点烟时就烟灯之火引燃,有客人不谙此,居然令他大激动。他送女朋友(一著名闺秀画家,词人)一套四大才子的手卷,居然是他"本厂出品"的赝鼎!另一例为晚清度支部邮传部尚书盛杏荪(宣怀)宫保,入民国后中风,病榻上只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仅除夕至正月十五穿新长袍马褂,过完节即除下。其夫人劝他,老爷,新马褂都有24、5箱之多,穿穿吧。老爷必说,舍不得舍不得。老守财奴本色,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至于缺点,是因为据手稿排印,校雠错讹之处颇多,希望再版时改正。
如果放在正史,这大概就是秽史吧。秽,兼指歪曲与淫秽也。陈巨来虽然将自己打扮成光明伟岸的汉子,但文字中仍可看出,从个人小节上讲,嫖娼吸毒样样沾,大节上看,抗日时投敌,搞运动时没少揭发别人,为人无一可观,唯刻印算是身有长技。书中很多回忆,也极其不准确,所以很难断定其他内容是否可信,尤其是很多仅有两人私下所谈的内容,可信度更是不高。
不过此书也非一无是处,一是有些内容大致符合人物性格的记载,应属可信,尤其是前几篇回忆溥儒、吴昌硕、吴湖帆、张大千等人的文字,让这些人的形象更加立体。陈巨来认识很多49年以前的名人,回忆中还是颇有可观之处。二是可见当时上海文艺圈之乱象,有些人属于鲁迅所谓才子加流氓,甚至才无半点流氓十足,他们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结交权贵,投机钻营,以门户为沟壑,以钱和女人为最大追求,不以投敌为耻,不以淫乱为羞,即使进入1949年之后,已经失去往日荣光,仍对社会变化和国运毫不在意,只想在运动中如何能投机,眼界远不及郭沫若、吴晗这些政治文人,见识更与陈寅恪这类有骨气的学者有天地之差。
整本书所写的时代,虽然是中国最为苦难的几十年,既有外敌入侵,也有内乱频仍,更有专门对知识分子进行整肃的各种运动,但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人际交往八卦、男女关系传闻等,丝毫看不出时代的影响,更看不到为国担忧、为民哀叹的影子,也算是个典型吧。
喜欢安持人物琐忆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