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真谛:寻找人生真满足 (寻道丛书)
社会学家曾经尝试“测量”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幸福真谛:寻找人生真满足 (寻道丛书) |
|
|
|
幸福真谛:寻找人生真满足 (寻道丛书) |
|
社会学家曾经尝试“测量”人的幸福指数,然而很显然,对于什么样的态度、动机和事件能够使我们感到幸福,人们往往有很宽的范围。坠入爱河的一对恋人,起初看来很幸福,然后,理想形象开始幻灭,两人逐渐失去对彼此的信任,最后幸福感荡然无存。一位女商人对自己蒸蒸日上的事业感到心满意足,但是在婚姻破碎后,她顿时失去了工作或整个事业带来的满足感。此类事件显示出,我们原以为能带来幸福的事,是多么的不牢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将焦点从问自己“有多幸福”转移到“怎样才幸福”。后者是一个基本的问题,而每个人的答案会反映出不同的人格类型。
我们常常粗略地说某人“气质”如何,“性情”如何,“人格”类型如何,“性格”如何等等,其实我们需要细察这样的说法究竟是什么意思。古代人对于性情的分类,是起自公元前5世纪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他发现人类有四种人格气质:抑郁质,多血质(热情),粘液质(冷静),胆汁质(暴躁)。到了现代,又有其他多种人格分类法。
人格,能表达人际间的关系,显示出我们如何学会与性情不同的人应对交往。品格,指的是我们已经稳定下来的个人特质,使我们有坚定性、一致性和道德力量,能避免落人“成瘾性”或“强迫性”的行为。但可悲的是,我们并非被“自由的自己”所掌管,而是被“有强迫行为的自己”所驱使,因此,我们的人格受自己强迫性行为(习惯)的影响,远远超过受自己的长处与能力的影响。
我们常以“处事”而不“处人”的态度,逃避这些内在的弱点,尤其这个充满事务的世界不会要求我们与事务建立关系,一如我们与人建立关系那样,所以我们就很容易继续忽视这些成瘾的行为。于是,艺术家一头栽进绘画世界,园丁兴高采烈地种花植树,商人一路追求自己的生意,学者任意发挥自己的专长。但是,别忘了,我们也住在一个“他人”的世界里;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如果发生冲突,也会与自己发生冲突,正如我们的嗜好与他人的嗜好有了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容易感到不幸福。
如果我们像许多性向测验所着重的一样,只专注于自己的才能,我们就很难看清一个事实:自己的缺失正是造成自己不幸福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查看自己人格特质的某些区域,看清自己在哪些方面有强迫性的行为,在哪些地方有不平衡的倾向。这能帮助我们在与别人相处时,看得出对方的强迫行为,于是我们就能进一步了解对方,可以用比较仁慈的态度去理解或原谅对方,向他们显出真正的爱心。人们若能更有智慧、更有同情心、更多互相了解的话,必能消除人世间的诸多不幸。同时,我们也会开始明白,在不愉快的冲突中,我们彼此都会受到影响。
举个例子。一个年轻人如果对年长的男性总是表现得很疏远、心存疑惧,那么,就算那位年轻人的态度和善,我仍会猜想:他是不是对他的父亲有负面的印象?或者,一个女孩很难与年长的妇女坦然相处,我也会想:她是如何与她母亲相处的呢?其实,每个人的人际关系受父母的影响甚大。如果别人曾经有意或无意地让我们受到伤害,或是冒犯过我们,我们就很容易产生过激反应;对那些不小心触到我们尚未愈合的伤口的人,我们容易有激烈的反应。
因此,如果我们对别人的人格特质一无所知,也是一件危险的事。对别人的忽视,会使我们放大人际关系中的负面成分,例如在说“我不喜欢他”、“我不信任他”的时候,常常不是因为他冒犯了我们或令我们失望,而是因为他“与我们不是同一个类型”,或是因为我们对他的特性一无所知。
网友对幸福真谛:寻找人生真满足 (寻道丛书)的评论
内容很好,书本的质感也特棒哦!
内容很好的一本书,值得去读。
刚开始浅尝,有点失望,觉得或许又是一本基督教版的“心灵鸡汤”。耐着性子读下去,眼前一亮的感觉。推荐。
这本书不错,侯士庭的几本书值得看看
喜欢幸福真谛:寻找人生真满足 (寻道丛书)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