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平装] | |||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平装]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
1.1 数据库系统应用
1.2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
1.3 数据视图
1.3.1 数据抽象
1.3.2 实例与模式
1.4 数据模型简介
1.4.1 实体一关联模型
1.4.2 关系模型
1.4.3 对象模型
1.5 数据库语言
1.5.1 数据定义语言
1.5.2 数据操纵语言
1.5.3 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机制
1.6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1.6.1 数据库的分层结构
1.6.2 体系结构中的关键要素
1.6.3 数据库的独立性
1.6.4 集中式体系结构与C/S体系结构
1.6.5 分布式体系结构
1.6.6 异构数据库体系结构
1.6.7 其他数据库体系结构
1.7 数据库管理系统
1.8 数据库系统
1.8.1 DBS构成
1.8.2 DBS结构
1.8.3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史
习题
第2章 数据模型
2.1 实体一关联模型
2.1.1 实体、属性关联
2.1.2 实体关联集
2.1.3 实体一关联图
2.2 扩展的E—R特性
2.2.1 特殊化
2.2.2 一般化
2.2.3 属性与继承
2.2.4 一般化,特殊化约束
2.2.5 聚集
2.2.6 扩展的E—R符号
2.3 将E—R模式转换为表
2.3.1 用表表示实体集
2.3.2 用表表示关联集
2.3.3 用表表示一般化
2.3.4 用表表示聚集
2.4 E—R模型设计实例
2.5 UML模型
2.5.1 UML基本元素
2.5.2 UML和E—R模型的关系
2.5.3 UML设计实例
2.6 XML
2.6.1 XML数据结构
2.6.2 XML文档格式
2.6.3 查询与转换
2.6.4 XML应用程序接口
习题
第3章 关系数据库与SQL语言
3.1 关系数据库的结构
3.1.1 基本关系结构
3.1.2 数据库模式
3.1.3 查询语言
3.1.4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3.2 关系代数
3.2.1 基本运算
3.2.2 扩展运算
3.3 扩展的关系代数
3.3.1 广义投影
3.3.2 聚集运算
3.3.3 外连接
3.4 数据库的修改操作
3.4.1 数据删除
3.4.2 数据插入
3.4.3 数据更新
3.5 SQL
3.5.1 SQL基本结构
3.5.2 聚集函数
3.5.3 空值操作
3.5.4 嵌套查询
3.5.5 复杂查询
3.5.6 SQL的集合查询
3.5.7 数据库的更新
3.5.8 视图操作
3.5.9 SQL事务
3.6 查询优化技术
3.6.1 概述
3.6.2 关系表达式的转换
3.6.3 查询计划的构建与选择方法
3.6.4 优化器工作过程
习题
第4章 关系数据库理论
4.1 第一范式
4.2 函数依赖
4.2.1 基本概念
4.2.2 函数依赖集及闭包
4.2.3 属性集的闭包
4.2.4 最小覆盖
4.3 模式分解
4.3.1 基本分解定义
4.3.2 无损连接分解
4.3.3 保持依赖
4.3.4 模式信息冗余
4.4 第二范式
4.4.1 定义
4.4.2 分解算法
4.5 第三范式
4.5.1 定义
4.5.2 分解算法
4.6 BC范式
4.6.1 BC范式的定义
4.6.2 分解算法
4.7 第四范式
4.7.1 多值依赖
4.7.2 第四范式定义
4.7.3 分解算法
4.8 范式小结
习题
第5章 对象及对象一关系数据库理论
5.1 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5.1.1 对象结构
5.1.2 对象类
5.1.3 继承
5.1.4 多重继承
5.1.5 对象标识
5.1.6 对象包含
5.2 面向对象的语言
5.3 持久化程序设计语言
5.3.1 对象的持久化
5.3.2 对象标志与指针
5.3.3 持久化对象的存储与访问
5.3.4 持久化C++系统
5.3.5 持久化的Java系统
5.4 对象一关系模型
5.4.1 嵌套关系
5.4.2 复杂数据类型
5.4.3 继承(类型继承、表继承)
5.4.4 引用类型
5.5 与复杂类型有关的查询
5.5.1 基于关系值的属性
5.5.2 路径表达式
5.5.3 聚组与析组
5.6 函数和过程
5.6.1 SQL函数和过程
5.6.2 外部语言程序
5.6.3 过程构造
5.7 面向对象及对象一关系数据库应用
习题
第6章 数据库事务管理
6.1 事务
6.1.1 事务概念
6.1.2 事务的状态与特性
6.1.3 原子性与持久性的实现
6.1.4 并发性与可串行化
6.1.5 可串行化的判定
6.1.6 事务的隔离性的实现
6.1.7 SQL中的事务定义
6.2 并发控制
6.2.1 基于锁的协议
6.2.2 多粒度锁
6.2.3 死锁
6.2.4 基于时间印的协议
6.2.5 多版本控制
6.3 数据库恢复系统
6.3.1 故障与恢复概述
6.3.2 基于日志的恢复
6.3.3 恢复技术
6.3.4 并发事务的恢复
习题
第7章 完整性与安全性
7.1 域约束
7.2 参照完整性
7.2.1 基本概念
7.2.2 E—R模型和SQL中的参照完整性
7.3 断言
7.4 触发器
7.4.1 SQL中的触发器
7.4.2 触发器的应用
7.5 安全性与授权
7.5.1 安全性概述
7.5.2 授权、视图
7.5.3 角色与权限
7.5.4 审计
7.6 SQL中安全性与授权
7.7 加密与认证机制
习题
第8章 数据库设计
8.1 数据库设计概述
8.1.1 需求分析
8.1.2 概念模型设计
8.1.3 逻辑设计
8.1.4 物理设计
8.1.5 数据库实施
8.1.6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8.2 数据库存储环境
8.2.1 存储控制结构
8.2.2 RAID技术
8.2.3 存储区域网络(SAN)
8.2.4 网络连接存储(NAS)
8.2.5 多级混合存储
8.2.6 存储缓冲区
8.2.7 存储设备的性能评价
8.3 高速网络互连
8.3.1 网络性能参数
8.3.2 高速网络技术
8.3.3 ServerNet
8.3.4 InfiniBand
8.4 网络数据库关键技术
8.4.1 数据字典
8.4.2 局部缓冲技术
8.4.3 全局目录技术
8.4.4 网络数据库的完整性与一致性
8.4.5 网络数据库的大规模并发设计技术
8.4.6 安全与恢复系统配置
8.5 基于E—R模型的设计
8.5.1 E—R图的构建
8.5.2 E—R图的合并、冲突解决与冗余消除
8.5.3 E—R图向关系模型转换
8.5.4 模型优化
8.5.5 E—R模型数据库设计实例
8.6 对象数据库的存储
8.6.1 对象到文件的映射
8.6.2 对象标识的实现
8.6.3 持久化指针的管理
8.6.4 大对象
8.6.5 对象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储与访问
习题
第9章 Web数据库设计
9.1 WWW服务器的特点
9.1.1 Web服务器的配置与运行
9.1.2 映射与多Web支持
9.1.3 自动目录索引
9.1.4 Web的安全性
9.2 数据库的Web接口
9.2.1 Web服务器和会话
9.2.2 Servlet与服务器脚本(JSP)
9.3 性能调整
9.3.1 瓶颈的定位
9.3.2 参数调整
9.3.3 硬件的调整
9.3.4 模式的调整
9.3.5 索引的调整
9.3.6 事务的调整
9.4 开发技术
9.4.1 JDBC
9.4.2 JavaServlet和JSP技术
9.4.3 XML数据的存储
9.4.4 XML数据中介与数据交换
9.5 Web数据库应用实例
习题
第10章 机群数据库
10.1 计算机机群概述
10.1.1 可扩展的并行计算体系结构
10.1.2 计算机机群及其体系结构
10.1.3 计算机机群中间件
10.1.4 计算机机群的种类及用途
10.1.5 计算机机群构建与管理
10.2 机群数据库
10.2.1 机群数据库的应用背景
10.2.2 网络数据库工作模式
10.2.3 机群数据库架构
10.2.4 机群数据库节点
10.2.5 机群数据库中间件技术
10.3 Oracle机群数据库简介
10.3.1 RAC的应用构架
10.3.2 RAC的软硬件环境
10.3.3 RAC的逻辑架构
10.3.2 RAC机群中间件
10.3.5 机群文件系统
10.3.6 OracleRAC工作结构
10.4 应用实例
习题
第11章 基于Internet的集团公司财务数据监管系统
11.1 基本财务知识
11.1.1 科目代码
11.1.2 记账凭证
11.1.3 科目汇总
11.2 集团公司财务系统应用现状
11.3 系统需求分析
11.3.1 网络环境及优劣势分析
11.3.2 集团公司监管业务数据流量和存储容量分析
11.3.3 监管系统功能的需求
11.3.4 明确系统的开发边界
11.4 财务监管系统设计
11.4.1 系统模型的数据抽取
11.4.2 数据流模型及E—R模型
11.4.3 关系模型设计
11.4.4 进程描述
11.5 进程和数据库配置
11.6 总结与分析
参考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Internet应用的日益普及,数据呈爆炸趋势增长,数据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满足信息社会发展以及应用环境的需要,现代数据库应用技术普遍具有如下特征:(1)数据的分布越来越网络化、异构化,因而数据库厂商纷纷更新它们的数据库系统产品,以便适应对网络化、异构化数据的管理需要;(2)数据呈海量趋势发展,数据库技术必须面对海量数据管理的需要,因而以机群数据库为代表的海量数据存储和高性能处理技术已经走入实际应用领域,数据库厂商也推出相应的数据库产品,如Oracle的RAC:(3)面向对象的设计与开发技术日趋完善,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现实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这导致对象数据库应用技术日趋成熟,现有的主流数据库产品几乎都以各种形式来体现面向对象的特征。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已创新高,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时期,因而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需要分层次定位培养。全国600所高等院校中500所以上院校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技术型开发人员,这些学校和她们培养的学生更需要与实际应用结合密切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使学生所学的理论和技术与社会的需求尽可能接轨,进而使学生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本书是编者在多年的数据库原理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数据库应用的实际需要以及编者的项目开发的实际经验,通过收集毕业同学的反馈信息,依据培养面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而编写的。
插图:
1.3.2实例与模式
数据库所包含的数据往往是一个应用部门、集团或领域中各方面的数据,其涉及若干个现实中的对象,包括人员信息、资产信息、财务信息、物流信息、销售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存在固有的数据属性,同时信息之间也存在着天然的关联。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必须把这些属性和关联用计算机可以支持的模型表示出来。在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内描述对象的数据属性以及对象之间关联的数据框架的集合称为数据库模式。数据库设计工作就是要构建有效的数据库模式。数据库模式构建完成之后,就要向其中添加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操作会引起信息动态变化,但每一时刻数据库中的数据都会保持一个一致性状态。特定时刻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的总和称为数据库模式在这一时刻的一个实例。
数据库模式和实例的区别可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概念加以类比说明。模式对应于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变量声明,而每个变量在特定时刻都有特定的值,程序中变量在某一时刻的值是模式的一个实例。例如银行账户数据库的模式固定后,某一天的账户数据就是该模式的一个实例,第二天就有新的客户建立新账户或者老客户注销账户,因此数据的实例很容易变化,而模式也会发生改变,但是相对固定。
数据库系统根据抽象的层次不同存在几种不同的模式。在物理层描述数据库的物理存储设计是物理模式:逻辑模式是在逻辑层描述数据库的全部框架设计;数据库在视图层有子模式的概念,子模式描述了数据库不同的视图。根据分层设计的思想,程序员使用逻辑模式来设计应用程序,不直接操作模式,因此逻辑模式隐藏了物理模式的复杂性,同时也解除了应用程序与物理模式的耦合性。当物理模式改变时应用程序无需修改,这就是物理数据独立。
喜欢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