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涂抹Oracle:三思笔记之一步一步学Oracle [平装] | |||
涂抹Oracle:三思笔记之一步一步学Oracle [平装] |
《涂抹Oracle:三思笔记之一步一步学Oracle》由国内最大的IT技术讨论社区ITPUB鼎力推荐、国内最大计算机专业图书网站www.china.pub.com鼎力推荐。
Oracle数据库安装创建过程中的参数众多,如何合理配置?
客户端早已就绪却始终无法成功连接数据库,如何排查原因?
超过百万记录的数据要保存到数据库中,如何快速导入?
硬件故障、人为失误等原因随时可能威胁数据安全,如何实现有效备份?
企业对数据库服务器依赖程度较高,如何保障数据库服务器高可用性?
数据误操作并不罕见,一旦发生,如何迅速恢复?
服务器升级换代,如何迁移数据?
三思的口号是:实战操作,杜绝纸上谈兵
这是一本拿得起放不下的书……
(WWW.itpub.net)技术社区成立于2001年,目前是中国最大的IT技术讨论社区之一,拥有超过200万名注册会员,累计页面访问次数已经接近20亿次。ITPUB专注于企业级应用技术、涵盖数据库、企业信息化、系统开发与设计、行业与IT技术结合等领域,以项目应用为导向进行中高端的讨论。在这里汇集了国内大批IT精英,并为广大IT工作者与技术爱好者提供讨论和学习的交流空间。
李丙洋,网名:君三思,(http://www.5ient.com),ITPUB论坛Oracle开发版版主。曾在某知名网络游戏企业担任网站部部门经理,负责网站及基础数据平台的搭建和管理。现任职于某大型医药电子商务企业,负责全国各省平台交易数据库的规划和运维支持;实践经验丰富,对于Oracle数据库的备份、恢复及高可用环境规划有深刻的理解,精通SQL开发和调优,专注于Oracle数据库高级特性的应用。
精彩不止一两抹
前言
致谢
第1章 Oracle传奇
1.1 起源
1.2 发展
1.3 挫折
1.4 兴旺
1.5 革新
1.6 前进
第一部分 初始化环境
第2章 安装Oracle数据库软件
2.1 Windows平台下安装Oracle10gR
2.1.1 安装条件
2.1.2 执行安装
2.2 Linux平台下安装Oracle10gR
2.2.1 系统要求
2.2.2 检查环境
2.2.3 配置安装环境
2.2.4 执行安装
第3章 创建Oracle数据库
3.1 创建Oracle数据库
3.1.1 DBCA是啥来头
3.1.2 执行数据库创建
3.2 配置监听
3.2.1 创建监听服务
3.2.2 启用监听服务
3.2.3 启动和停止监听服务
第4章 进入Oracle数据库
4.1 认识连接工具
4.2 第一次连接
4.3 启动和停止数据库
4.3.1 启动数据库
4.3.2 停止数据库
4.4 连接到远端数据库
4.4.1 配置Net服务名
4.4.2 通过网络服务名连接数据库
4.5 创建用户
第二部分 加载数据
第5章 SQL*Loader加载数据
5.1 认识SQL*Loader
5.2 SQL*Loader体系结构
5.2.1 控制文件
5.2.2 日志文件
5.2.3 错误文件
5.2.4 废弃文件
5.3 一千零一十一个怎么办
5.3.1 给我的是个Excel文件怎么办
5.3.2 要加载的文件不是以逗号分隔怎么办
5.3.3 要加载的数据中包含分隔符怎么办
5.3.4 数据文件没有分隔符怎么办
5.3.5 数据文件中的列比要导入的表中列少怎么办
5.3.6 数据文件中的列比要导入的表中列多怎么办
5.3.7 提供了多个数据文件,要导入同一张表怎么办
5.3.8 同一个数据文件,要导入不同表怎么办
5.3.9 数据文件前N行不想导入怎么办
5.3.10 要加载的数据中有换行符怎么办
5.3.11 要导入大字段(LOB类型)怎么办
5.3.12 某些字段无值导致加载报错怎么办
5.4 100万条记录的数据加载
5.4.1 生成百万级数据文件
5.4.2 初始化环境
5.4.3 执行导入
5.4.4 能不能快一点呢
5.4.5 能不能再快一点呢
5.4.6 有没有可能更快
5.5 SQL*Loader加载综述
第6章 外部表加载数据
6.1 如何创建外部表
6.1.1 CREATETABLE语句创建
6.1.2 SQL*Loader创建
6.2 解读外部表
6.2.1 第一部分指定表结构
6.2.2 第二部分指定访问驱动和路径
6.2.3 第三部分指定加载参数
6.2.4 第四部分指定数据来源
6.3 有问有答学用外部表
6.3.1 外部表有加载日志吗
6.3.2 能像普通表那样修改属性吗
6.3.3 有多个文件要加载怎么办
6.3.4 外部表加载实际效率怎么样
6.3.5 怎么用外部表实现数据加载/卸载
6.4 访问驱动的故事
6.4.1 ORACLE_DATAPUMP驱动
6.4.2 ORACLE_LOADER驱动
6.5 外部表加载综述
第三部分 保护数据
第7章 备份与恢复基础扫盲
7.1 什么是备份
7.1.1 备份类型
7.1.2 数据库状态
7.1.3 备份的状态
7.1.4 备份规模
7.2 什么是恢复
7.2.1 错误类型
7.2.2 恢复类型
7.2.3 恢复方式
7.2.4 恢复操作
7.2.5 RESETLOGS操作
7.3 常见备份与恢复技术
7.3.1 用户管理的备份和恢复(User-Managed Backups & Recovery)
7.3.2 RMAN备份和恢复(Recover Manager Backups & Recovery)
7.3.3 逻辑导入/导出(Export/Import和Data Pump)
7.3.4 闪回(Flashback)
7.3.5 数据卫士(Data Guard)
第8章 RMAN说,我能备份
8.1 进入RMAN
8.1.1 连接本地数据库
8.1.2 连接远程数据库
8.1.3 退出RMAN
8.2 熟悉RMAN操作
8.2.1 启动.关闭数据库
8.2.2 执行操作系统命令
8.2.3 执行SQL语句
8.2.4 RMAN备份类型
8.2.5 RMAN命令执行方式
8.3 RMAN备份初级演练
8.3.1 整库的备份
8.3.2 表空间的备份
8.3.3 数据文件的备份
8.3.4 控制文件的备份
8.3.5 归档文件的备份
8.3.6 初始化参数文件的备份
8.3.7 对备份集进行备份
8.3.8 综述
8.4 RMAN命令知多少
8.4.1 显示RMAN默认配置——SHOW命令
8.4.2 列出备份信息——LIST命令
8.4.3 删除备份——DELETE命令
8.4.4 报表显示——REPORT命令
8.4.5 执行检查——CROSSCHECK命令
8.4.6 修改状态——CHANGE命令
8.4.7 综述
8.5 RMAN备份演练进阶篇
8.5.1 是否选择增量备份
8.5.2 是否使用RMAN备份集的保留策略
8.5.3 是否使用多个通道
8.5.4 是否启用复合备份
8.5.5 是否设置备份集属性
8.5.6 是否使用RMAN恢复目录(Recovery Catalog)
8.5.7 是否启用备份优化
8.5.8 是否对备份集进行压缩
8.5.9 是否启用加密备份
8.6 实战RMAN备份
8.6.1 编写RMAN批处理文件
8.6.2 编写命令执行批处理
8.6.3 设定执行计划
8.7 RMAN基础知识补充
8.7.1 FORMAT字符串格式化
8.7.2 通过CONFIGURE命令创建预定义配置
8.7.3 通过SET命令进行会话级配置
8.7.4 增量备份的工作机制
8.7.5 备份加密模式
8.7.6 恢复目录数据库(Recovery Catalog)
8.7.7 RMAN备份相关的动态性能视图
8.8 制订备份策略
第9章 RMAN说,我能恢复
9.1 RMAN恢复操作扫盲
9.2 RMAN基础恢复操作
9.2.1 对数据库进行完全介质恢复
9.2.2 恢复表空间和数据文件
9.2.3 恢复归档日志文件
9.2.4 恢复控制文件和SPFILE初始化参数文件
9.3 RMAN恢复示例
9.3.1 归档模式有备份,丢失数据文件的恢复
9.3.2 归档模式无备份,丢失数据文件的恢复
9.3.3 丢失控制文件的恢复
9.3.4 丢失联机重做日志文件的恢复
9.3.5 不同故障下的恢复总结
9.4 通过RMAN备份恢复数据库到其他服务器
第10章 Data Guard说,我就是备份
10.1 Data Guard名词和术语
10.1.1 名词先混个脸熟
10.1.2 术语再了解大概
10.2 物理Standby说,我跟Primary一模一样
10.2.1 物理Standby创建前的准备工作
10.2.2 物理Standby创建时的操作步骤
10.2.3 物理Standby实际创建过程演示
10.2.4 玩转物理Standby的角色转换
10.2.5 用READONLY模式打开物理Standby
10.2.6 管理影响物理Standby的Primary数据库事件
10.2.7 监控Primary和物理Standby数据库
10.2.8 调整物理Standby端REDO数据应用频率
10.3 逻辑Standby说,我跟Primary看起来一样
10.3.1 逻辑Standby创建前的准备工作
10.3.2 逻辑Standby创建时的操作步骤
10.3.3 逻辑Standby实际创建过程演示
10.3.4 玩转逻辑Standby的角色转换
10.3.5 管理逻辑Standby的相关视图
10.3.6 逻辑Standby数据库的自定义配置
10.3.7 修改逻辑Standby端数据
10.3.8 优化逻辑Standby数据同步性能
10.4 Data Guard服务
10.4.1 REDO传输服务(Redo Transport Services)
10.4.2 Log应用服务(LogApply Services)
10.4.3 选择数据保护模式(Data Protection Mode)
第11章 Flashback说,恢复我最行
11.1 Flashback Query闪回查询
11.1.1 应用Flashback Query查询过去的数据
11.1.2 应用Flashback Query查询操作的事务
11.1.3 应用Flashback Query的注意事项
11.2 FlashbackTable闪回表
11.2.1 从Recycle Bin中恢复
11.2.2 从UNDO表空间中恢复
11.2.3 应用Flashback Table的注意事项
11.2.4 认识和管理RecycleBin(回收站)
11.3 Flashback Database闪回数据库
11.3.1 认识Flashback Database
11.3.2 Flashback Database操作示例
第四部分 迁移数据
第12章 Import/Export导入和导出数据
12.1 认识Import和Export
12.1.1 传说中的“备份”工具
12.1.2 初次调用示例
12.2 调用IMP和EXP
12.2.1 创建相关视图和角色
12.2.2 授予权限
12.2.3 调用方式
12.3 EXP说,我导出
12.3.1 我想导出表中的某些记录
12.3.2 我想导出某个SCHEMA下的某些表
12.3.3 我想导出某几个SCHEMA中的对象
12.3.4 整个痛快的,全库导出
12.3.5 我想(不想)要索引.约束.授权等
12.3.6 导出文件太大了,超出了操作系统限制怎么办
12.3.7 试试能否更快导出数据
12.3.8 EXP导出常见问题
12.4 IMP说,我导入
12.4.1 执行导入前务必搞清楚的几个问题
12.4.2 导入指定表到相同用户
12.4.3 导入指定表到其他用户
12.4.4 导入含LOB类型的表,且表空间与当前用户默认表空间不同
12.4.5 导入表结构到指定用户
12.4.6 IMP导入常见问题
12.4.7 试试能否更快导入数据
第13章 Data Pump导入和导出数据
13.1 认识Data Pump
13.1.1 Data Pump方式的导入和导出特性
13.1.2 Data Pump如何处理数据
13.2 调用IMPDP/EXPDP
13.2.1 调用方式
13.2.2 操作模式
13.3 过滤对象或数据
13.3.1 过滤数据
13.3.2 过滤对象
13.4 Data Pump执行导出
13.4.1 导出对象时指定过滤条件
13.4.2 跨数据库链方式导出数据
13.4.3 并行方式导出提高效率
13.5 Data Pump执行导入
13.5.1 导入对象到目标SCHEMA
13.5.2 重定义对象所属SCHEMA和表空间
13.5.3 通过NETWORK_LINK导出远端数据到本地数据库
13.5.4 优化导入效率
13.6 命令行交互方式管理和监控导入/导出任务
13.6.1 进入命令行交互模式的管理界面
13.6.2 执行管理操作
13.7 Data Pump API
13.7.1 使用DBMS_DATAPUMP导出指定SCHEMA
13.7.2 使用DBMS_DATAPUMP导出指定对象
第14章 使用传输表空间迁移数据
14.1 认识传输表空间
14.1.1 关于传输表空间特性
14.1.2 关于跨平台传输表空间
14.1.3 制约因素
14.2 实战传输表空间
14.2.1 操作步骤
14.2.2 传输实战
14.3 使用RMAN传输表空间
14.3.1 RMAN创建传输集概述
14.3.2 实战RMAN创建传输集
14.4 使用RMAN跨平台传输
14.4.1 跨平台传输的实现基础
14.4.2 实战跨平台传输
第15章 DUPLICATE复制数据库
15.1 DUPLICATE复制概述
15.1.1 认识DUPLICATE命令
15.1.2 创建Duplicate数据库过程
15.2 创建流程
15.2.1 相同路径结构的复制
15.2.2 异机不同路径结构的复制
15.2.3 本地创建Duplicate数据库
15.3 实战操作
15.3.1 准备工作
15.3.2 执行复制
15.3.3 验证结果
15.4 复制过程中的高级选项
15.4.1 跳过表空间
15.4.2 重命名Duplicate数据库中文件
15.4.3 同步副本数据库
15.5 创建物理Standby数据库
15.5.1 创建过程概述
15.5.2 实战DUPLICATE命令创建物理Standby
第五部分 基础部分
第16章 体系结构之数据库结构
16.1 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
16.1.1 控制文件(Control Files)
16.1.2 数据文件(Datafiles)
16.1.3 临时文件(Tempfiles)
16.1.4 日志文件(RedologFiles)
16.2 数据库逻辑存储结构
16.2.1 逻辑存储结构概述
16.2.2 块(Block)
16.2.3 区(Extent)
16.2.4 段(Segment)
16.2.5 表空间(Tablespace)
第17章 体系结构之实例结构
17.1 内存结构
17.1.1 SGA组成结构
17.1.2 自动SGA内存管理
17.1.3 数据缓冲区管理
17.1.4 共享池管理
17.1.5 其他缓冲区管理
17.1.6 SGA共享池和数据缓存池的分配
17.1.7 PGA组成结构
17.1.8 PGA内存管理
17.2 进程结构
17.2.1 Oracle进程
17.2.2 DBWn(数据库写进程)
17.2.3 LGWR(日志写进程)
17.2.4 CKPT(检查点进程)
17.2.5 SMON(系统监控进程)
17.2.6 PMON(进程监控进程)
17.2.7 ARCn(归档进程)
17.2.8 Jnnn(任务队列进程)
17.3 实例相关的文件
17.3.1 参数文件(Parameter Files)
17.3.2 警告文件(Alert File)
17.3.3 跟踪文件(Trace Files)
附录A SQLLDR命令的诸多参数
附录B IMP和EXP命令的诸多参数
附录C IMPDP和EXPDP命令的诸多参数
附录D DataGuard环境归档中断(GAP)或丢失的处理
三月初开始执笔,落笔时已在七月末,近半载的笔耕,十余个章节,一百五十多个日日夜夜,多年来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和心得,最后,尽数化到这数十万文字的字里行间。
多数技术书籍在初始几章往往都是介绍基础知识,从命名、来由到基础概念,几乎都采用大篇幅介绍,就我看来这种方式在当前情况下极不适宜,原因有二。
首先,多数有兴趣的爱好者在研究某种技术之初,往往都是想先看看其大致的使用方法,而概念介绍多数都是枯燥无趣的,很少有人能在毫不了解这项技术的情况下,有毅力坚持研读相关概念。这就造成几种后果:有些人跳过初始几章直接从实际应用开始,等了解之后再翻回来看前面的介绍;更有可能的是,有些人耐着性子看完前面的内容就弄得一头雾水,要么再看一遍,要么不管不顾继续往后看;而有些人则直接就放弃了。
其次,目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工作在分配给技术人员时,该技术人员可能对此项工作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让其去看基础概念恐怕费时费力,保不齐书还没翻几篇,饭碗已不保,毕竟多数老板都是只看结果,忽略过程。
有鉴于此,我希望能够在最开始的几章中少讲一些枯燥的概念,多做一些实际的操作,让大家先能上手干活,把饭碗保住。同时,在经过一些操作之后,无论是对其认识或是兴趣应该都大大增加,这个时候再转回头来看看一些基本的概念,理解起来可以更加事半功倍。
本书作为一本创作之初就定位于技术应用的实践参考书,虽然前前后后串联了Oracle数据库中十余个常用特性和工具,不但在章节的设计上完全遵循这一理念。在涉及特性和工具应用的每一个章节,均有相关实例演示如何应用,所有示例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阅读本书的朋友,能够将双手解放出来,自信灵活地使用书中介绍的各项特性和工具。全书共分如下5个部分。 第一部分初始化环境 本部分共分三章,详细介绍了从Oracle数据库安装,到初次使用的每一个步骤。考虑到很多朋友的个人电脑都是Windows系统,而大多数Oracle数据库都是运行在Linux/UNIX(对于产品数据库来说,UNIX平台更加常见)平台上,Windows平台中的安装和使用相对简单一些,而Linux平台则要复杂得多,因此本书在介绍数据库安装时,分别描述了Windows平台和Linux平台下的安装。
纵览全书,第一部分是全书图片最多的章节,具体到数据库软件安装和创建数据库部分,几乎每一个步骤都有图片和选项的相关描述,可谓手把手教你安装,手把手教你使用。如果说考过OCP认证,却不会安装Oracle数据库软件,我认为这有可能,但是在看完本部分内容后仍不会安装Oracle,这,绝对不可能!
插图:
·可用于数据复制的Snapshot(Materialized View的前身)。
·同时易用性方面也作了许多改进,引入了SQL*NET工具并增强了管理功能。接下来,Oracle 7.1在1994年5月推出,主要增加下列重要特性:
·引入对ANSI/ISO SOL92标准的支持。
·推出高级复制的特性(.Advanced Replication)。
·引入Snapshot刷新组。
·引用DBMS SQL包来处理动态SQL。
·允许将表空间置为只读状态。 1995年5月推出Oracle 7.2,主要增加下列重要特性:
·数据文件支持自动扩展,或重置大小。
·支持手动收缩回滚段。
·FROM子句开始支持子查询。
·CREATE TABLE AS语句开始提供并行支持。1996年2月再次推出Oracle 7-3,主要增加下列重要特性:
·开始提供Standby Database的支持(即Data Guard的前身)。
·开始提供对位图索引(Bitmapped Indexes)的支持。
·引入全文检索(Context)的特性。
·引入空间数据库(Spatial Data)的特性。
·提供方式收集Oracle运行时的跟踪信息,有助于性能调试。
注:上述列举的持性内容参考自http://www.orafaq.com/wiki/Oracle 7。
在Oracle整个历史中,第7版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上述增加的重要特性中也可看出,N多现在非常知名的高级特性,其前身均是从这个版本开始尝试提供。而Oracle公司内部经过这几年管理上的加强,也逐渐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到1996年年底,Oracle公司的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42亿美元,但是Larrv Ellison并不满足,同样是靠软件吃饭的公司,眼瞅着几乎同时起步的Bill Gates雄据全球首富宝座,而Oracle公司反而在经历了最初的辉煌之后渐渐沉默(甚至几乎彻底完蛋)。你让我不爽,我就折腾你!Ellison在打击对手方面可谓绝顶高手,在1 995年巴黎举行的欧洲信息技术论坛会议上,Larry Ellison介绍了网络计算机(Network Computer,NC)的概念:配置简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低价电脑,没有软盘和硬盘,因此不需要操作系统,其重点在于不需要微软的操作系统,只要打开电源用浏览器连网,就可以获得信息。不过BillGates在随后的发言中表示,他认为Ellison提出的网络计算机没有任何价值,只是大型机哑终端的翻版。
这一天的胜利最终仍然属于Ellison,作为一个如此拉风的男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就好像黑夜中的萤火虫那样炫目!关于网络计算机的报道出现在所有报刊的主要版面上,Oracle公司借助这一事件,不但吸引了足够多的人的眼球,也展示了其网络的巨大信心。
喜欢涂抹Oracle:三思笔记之一步一步学Oracle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