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大故宫(附赠故宫大地图1张+讲座光盘1张) [平装]

2014-02-04 
编辑推荐《大故宫》为阎崇年潜心三十年之作,同名电视节目将于2012年2月24日在央视百家讲坛播出,为该节目重点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大故宫(附赠故宫大地图1张+讲座光盘1张) [平装] 去商家看看
大故宫(附赠故宫大地图1张+讲座光盘1张) [平装] 去商家看看

大故宫(附赠故宫大地图1张+讲座光盘1张) [平装]

编辑推荐

《大故宫》为阎崇年潜心三十年之作,同名电视节目将于2012年2月24日在央视百家讲坛播出,为该节目重点打造的年度节目,播出时间将跨越全年。《大故宫》首次打开故宫外延,将沈阳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山五园、避暑山庄等纳入故宫姻系,透彻解析绵延千百年的帝王族系、社会人文、文化渊源,以及建筑、文物、民风等,实为生动可读、耐人寻味的“故宫百科”。以深厚积淀做浅近释读,宏大视野?详尽记录?生动百科。
《百家讲坛》栏日一贯坚持“计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名人推荐

阎崇年,著名清史专家,紫禁城学会副会长,百家讲坛2012年年度主讲人。阎崇年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
阎崇年的作品《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等均为超级畅销书、常销书,受到广大读者喜爱。
阎崇年曾是“百家讲坛”新格局的开创者,此次携力作重新出山,也志在从多方面推陈出新,为讲坛类节目与讲史类图书另辟蹊径。
阎崇年以往的讲坛类节目,主要沿历史人物的生命轨迹,以时间为顺序,逐渐演绎推进。这次主讲《大故宫》,则是以空间为顺序,作为讲述的主线索。每一讲,都先设定一个空间的概念,再将这个空间里的时间、人物、事件、建筑、文物等落地生根。
《大故宫》一个最大的优势,是不仅有人物,有事件,而且有建筑,有文物——人物可描叙,事件可叙述,建筑、文物则更适合于以影视形象展现。影像比文字,比讲述会更形象、更直观、更壮美、更生动。《大故宫》这一题材,其文字与影像可以形成最佳组合。
有些历史题材,虽具有地域性,但不具有国际性。“大故宫”则不同。明清故宫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故宫》会把明清故宫置入世界历史文化范畴,同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现存的故宫相比较,在比较中认识中国明清故宫建筑的伟丽、文化的辉煌,从而了解中国之伟大,中华之伟大。
《大故宫》将奉上一把开启故宫大门的金钥匙,这把金钥匙还将开启通往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大门。
阎崇年是“百家讲坛”推出的“当头炮”,刘心武是“拐腿马”,我是“过河卒”。
——易中天

媒体推荐

阎崇年曾是“百家讲坛”新格局的开创者,此次携力作重新出山,也志在从多方面推陈出新,为讲坛类节目与讲史类图书另辟蹊径。

阎崇年以往的讲坛类节目,主要沿历史人物的生命轨迹,以时间为顺序,逐渐演绎推进。这次主讲《大故宫》,则是以空间为顺序,作为讲述的主线索。每一讲,都先设定一个空间的概念,再将这个空间里的时间、人物、事件、建筑、文物等落地生根。

《大故宫》一个最大的优势,是不仅有人物,有事件,而且有建筑,有文物——人物可描叙,事件可叙述,建筑、文物则更适合于以影视形象展现。影像比文字,比讲述会更形象、更直观、更壮美、更生动。《大故宫》这一题材,其文字与影像可以形成最佳组合。

有些历史题材,虽具有地域性,但不具有国际性。“大故宫”则不同。明清故宫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故宫》会把明清故宫置入世界历史文化范畴,同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现存的故宫相比较,在比较中认识中国明清故宫建筑的伟丽、文化的辉煌,从而了解中国之伟大,中华之伟大。

按阎崇年的构想,《大故宫》将奉上一把开启故宫大门的金钥匙,这把金钥匙还将开启通往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大门。

作者简介

阎崇年,历史学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论文集有《燕史集》《燕步集》《满学论集》等,专著有《努尔哈赤传》《袁崇焕传》《清朝通史?太祖朝》《清朝通史?太宗朝》《中国古都北京》等,合著《合掌录:阎崇年对话星云大师》,主编《满学研究》《20世纪世界满学著作提要》等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

目录

第01讲 永乐迁都
一、燕王装疯
二、血色诏书
三、白日噩梦

第02讲 天下之中
一、哪吒传说
二、北京心脏
三、北京脊梁

第03讲 宫前气象
一、承天之门
二、大明国门
三、正阳之门

第04讲 午门凤翔
一、午门雄姿
二、午门廷杖
三、午门献俘

第05讲 太和之门
一、常朝御门
二、于谦定乱
三、刘瑾闹剧

第06讲 太和大殿
一、四大特色
二、四遭大火
三、四次重建

第07讲 太和大典
一、皇家大典
二、举荐贤能
三、殿试赐宴

第08讲 中和方殿
一、殿中奇葩
二、多元功能
三、中和理念

第09讲 保和宫殿
一、保和规制
二、亦宫亦殿
三、平台召对

第10讲 保和殿试
一、殿试会士
二、金榜题名
三、钦点翰林

第11讲 文华经筵
一、殿区格局
二、明清经筵
三、经筵之争

第12讲 文渊书阁
一、永乐大典
二、图书集成
三、四库全书

第13讲 武英修书
一、武英过客
二、武英沉浮
三、武英避难

第14讲 内阁大堂
一、内阁变迁
二、陈氏父子
三、宰相之子
第15讲 父子宰相
一、张氏父子
二、刘氏父子
三、翁氏父子

第16讲 乾清宫门
一、重要决策
二、重要人才
三、重要信号

第17讲 康熙书房
一、书房创立
二、书房翰林
三、书房之外

第18讲 乾清三案
一、永乐宫案
二、嘉靖宫案
三、天启宫案

第19讲 乾清三宴
一、康熙大宴
二、乾隆大宴
三、嘉庆大宴

第20讲 乾清三悲
一、童年之悲
二、刚愎之悲
三、末日之悲


明清皇帝简表
紫禁城相关宫殿门名简表

序言

自序
《大故宫》的有关想法,写在前面,做个交代。
一事情缘起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大故宫》,同时出版《大故宫》一书,这个想法,酝酿多年。直到2010年底,才与“百家讲坛”制片人聂丛丛、副制片人那尔苏,长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金丽红、副社长黎波等朋友,取得共识,定了下来。从2011年初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搜集资料、实地考察、撰写文稿和电视录播之中。在落笔本篇文字时,已到2012年初,殚心竭虑,整整一年,《大故宫》第一部20集即将播出,而《大故宫》(第一册)也即将付梓。
《大故宫》的一个特点是“大”。我讲过的《正说清朝十二帝》,那是以清朝十二个皇帝的生命轨迹为线索,围绕清宫疑案,讲述清朝历史;我讲过的《明亡清兴六十年》,那是以袁崇焕为典型人物,仅涉及明清甲乙之际六十年的历史;我讲过的《康熙大帝》,则更为单纯,那是以康熙皇帝的生命轨迹为经线,以历史事件为纬线,讲述康熙朝六十一年的历史。上述三个系列,都属于历史学的范畴。但这次讲《大故宫》不同,它既有历史学,还涉及建筑学、文物学、文献学、档案学、艺术学、园林学、规划学、故宫学和满学等;而且时间跨度近六百年,内容涉及历史、人物、时间、建筑、文物、宫廷、园林、艺术等,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太大,太杂。
我有自知之明。故宫内外,专家济济。古建,我不如古建专家;器物,我不如器物专家;书画,我不如书画专家;文献,我不如文献专家;档案,我不如档案专家;宫史,我也不如宫廷史专家等。但是,借用“百家讲坛”这个平台,全面讲述《大故宫》,传承与弘扬中华文明这一精粹华采,总得有人做吧!但为什么由我来做呢?
转念一想,事有阴阳。困难属阴,解难属阳。重要的是,我身后有一个学术团队支持,帮我解难。故宫博物院前院长、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郑欣淼先生暨学会同仁,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暨故宫博物院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院长谭维克先生暨院里同仁,北京满学会荣誉会长陈丽华先生暨学会同仁,以及晋宏逵(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古建专家)、陈丽华(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宫廷历史文物专家)、吕舟(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教授)、钱晓云(原《故宫博物院院刊》编审)、左远波(故宫博物院研究室研究员)、金卫东(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还有冯乃恩(故宫博物院办公室主任)、黄希明(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专家)、周功鑫(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张永和(著名剧作家)等诸位朋友,他们热情襄助,得以拙工玉成。
就我个人来说,曾任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考察并了解许多历史古都;曾任北京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参观、研究了北京的历史与文物;任北京满学会会长,对明清故宫有新的视角、新的研究;任职于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满学所,研究课题也多同故宫攸关;学习明清历史,“大故宫”正是明清历史研究和关注的一个焦点;而忝列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使我有更多的机会参观故宫、了解故宫、学习故宫、研究故宫。以上这些阅历和知识,不是我的资本,却给了我讲《大故宫》以责任、信心、勇气和力量。
二世界瑰宝
讲《大故宫》,先看世界,再看中国。
先看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的文明中断了,古印度的文明中断了,古巴比伦的文明也中断了,唯有古中华的文明没有中断。
在古埃及文明中,古埃及法老的宫殿建筑,遭到战争与自然的毁坏,没有存留下来。古埃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金字塔群,而不是宫殿建筑群。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建筑宏伟,令人震撼;但不是宫殿,而令人遗憾。
在古印度文明中,古印度的宫殿建筑,也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人们说起古印度建筑,就要提泰姬陵了。泰姬陵位于距新德里195公里的阿格拉市,是莫卧儿帝国(1526-1638年)贾汗为他的爱妻泰姬建造的陵墓,所以称泰姬陵。陵墓建于1631年(明崇祯四年),用纯白色大理石修砌,总高74米,面积70万平方米,陵前水池倒影,月光之下,如临仙境,被誉为“世界完美艺术的典范”,并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印度的阿格拉古堡,城里虽然有内宫(内廷)和外宫(外朝),但宫殿建筑群没有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古印度帝王的宫殿建筑群,或为历史残迹,如阿格拉古堡;或被夷为平地。人们当下所能看到的如泰姬陵,不是帝王的宫殿,而是王后的陵墓。
在古巴比伦文明中,当年瑰丽的宫殿,早已不复存在。今人已几乎看不到其古代叱咤风云帝王时代的宫殿建筑。不过,被视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尚留存于文字记载中——相传公元前六世纪,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他的妃子建造一座特别的花园,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在高20米的平台上,栽植各种树木花卉,从远处看去,犹如悬在空中,所以叫空中花园。空中花园闻名遐迩,今人已经不能看到它的原貌,只能在文学描述中,领略它的瑰丽与风采。
古希腊,曾有壮美的殿宇,也只有从帕特农神庙的遗存,去遥想它昔日的辉煌。
古罗马,有斗兽场、万神殿(潘提翁神殿)等恢弘建筑,以及罗马帝国在各地域的宏伟瑰丽的宫殿,大多是历史残迹,人们只能赞叹罗马皇宫往昔的光辉,遗憾的是没有留下古代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在美洲玛雅等古文明中,或有伟丽宫殿,今已荡然无存,只留下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以及神庙等历史残迹,令人惊叹,供人凭吊,却没有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存世。
那么,世界上现存的古老宫殿,有哪些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华丽风采呢?譬如:
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和凡尔赛宫。卢浮宫本来是15世纪的一座城堡,自1541年(明嘉靖二十年)改建为皇宫。后经法王路易十四、拿破仑?波拿巴等多次改建、扩建,才具有后来的规模,成为法国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尔后曾经一度成为欧洲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但是,卢浮宫与明清故宫相比,仅以面积来说,卢浮宫的建筑面积不到紫禁城建筑面积的四分之一。凡尔赛宫,被称作夏宫,相当于清代北京的畅春园、颐和园和圆明园。但是,凡尔赛宫的建筑面积,尚不及颐和园建筑面积的十分之一。
俄罗斯先后有两座重要的皇宫:彼得堡的冬宫和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彼得堡冬宫,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建成,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遭到水灾,后来加以重建,大体上是现在人们看到的样子。但是,彼得堡冬宫的建筑面积,仅相当于北京紫禁城面积的九分之一。克里姆林宫,俄文原意是“卫城”,这同中国古代“城以卫君”的意思相同。因为要“卫君”,所以有城墙与护城河,且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有人称克里姆林宫为欧洲最大的皇宫。后来加以扩建。但扩建后克里姆林宫的面积,尚不及北京紫禁城面积的二分之一。
英国的白金汉宫,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由白金汉公爵乔治·费尔特兴建。1825年(清道光五年),由英王乔治四世加以扩建。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维多利亚女王移居白金汉宫。但是,白金汉宫的面积约相当于北京紫禁城面积的十分之一。白金汉宫里最豪华的、英王坐朝的宫殿,功能相当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其面积约600平方米,而故宫太和殿的面积为2377平方米。白金汉宫的主殿面积约为北京太和殿面积的四分之一。
亚洲的日本,现存御所(皇宫)主要有两处:一是京都的御所。京都于公元794年(唐德宗贞元十年)开始为日本首都。被日本誉为“千年古都”。京都给人们留下最著名的建筑如东寺、金阁寺、御所。京都御所的面积为110400平方米,地面不像北京故宫,以墁砖铺地,而是用石子铺地。御所的围墙,仅高一米多,上面种树,围成禁垣。日本京都御所面积约为北京故宫面积的六分之一。二是东京的皇宫。1868年(清同治七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将都城从京都迁到江户,翌年改江户名为东京。日本东京的皇宫,自然比京都御所高大、宏伟,其面积约为217000多平方米,东京皇宫面积尚不及北京故宫面积的三分之一。
此外,世界上还有其他古代宫殿遗存或遗迹,如泰国、柬埔寨、尼泊尔等的皇宫(王宫),虽其建筑、装饰、历史、文物各有可赞之处,但其或为历史残迹,或则规模较小,本文不述及。
由上看出,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北京皇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三故宫特色
中国已知最早宫殿,学者认为是河南偃师的夏朝宫殿遗迹。尔后,河南安阳有殷商宫殿遗迹。《史记·殷本纪》载: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日夜纵乐,导致覆亡。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唐大明宫,还有在北京建都的辽南京宫城宫殿、金中都宫城宫殿、元大都大内宫殿,明南京宫殿,都遭到焚毁或平毁,早已不复存在。现在能看到的是“两宫三院”,就是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时间较短,天命十年(1625年)始建,曾治居清太祖、太宗、世祖三位皇帝,比明朝北京皇宫晚建218年;规模虽小却具特色,占地六万余平方米,建筑116座、500余间;院藏文物20700件。
北京明清故宫,简称故宫,又称紫禁城,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北京故宫不仅是中华文化珍宝,而且是世界文化瑰宝,因为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历史文化艺术博物馆。缘此,我要向国人、世人介绍中国北京明清故宫。
《百家讲坛》本系列电视讲座的题目,以及本书的书名,为什么叫“大故宫”呢?
第一,规模大。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约合1078亩),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故宫内有各类殿宇房屋9000余间,金碧辉煌,宏伟壮丽。外有高10米、周长3428米的城墙,耸以四座瑰丽角楼装点,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这里是明清盛时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版图、四万万人民和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集中展现。
第二,历史久。北京故宫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决定兴建,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修建,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以后又不断重建、修建、改建、增建。先后有明朝十四位皇帝、清朝十位皇帝共二十四位皇帝和一位慈禧“女皇”在紫禁城治居,统治中国近500年。故宫从决策兴建至今已经609年。在世界现存皇宫建筑史上,连续五百年不间断地使用的皇宫,只有北京的故宫。而在中国皇朝史上,连续五百年不间断地使用的皇宫,也只有北京的故宫。
第三,珍宝多。故宫现珍藏文物,包括建筑、陶瓷、书画、碑帖、青铜、玉器、家具、雕塑、珍宝、典籍、档案等,经过郑欣淼院长等故宫人七年全面认真清点,有180万件,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传世珍宝65万件、档案约40万件,还有分藏在国家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承德避暑山庄、南京博物院、颐和园管理处、天坛公园管理处的文物,以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1000万件档案、200万件满文档案等,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是中华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第四,涵盖广。大故宫的范围,不仅有紫禁城,而且包括与故宫相关的坛庙寺院、皇家园林、行宫陵寝,以及沈阳故宫和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明中都和明南京相关历史遗迹等,还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物南迁的珍品等,凡原内务府管理的范围,大体都涵盖在“大故宫”之内。
第五,子午线。故宫的建筑严格地遵循对称规则,沿一条南北走向的子午线即中轴线,依次排列,对称展开,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建筑形式,都显示出庄严、雄伟、壮丽、中和的气度。这条中轴线向南北延伸,就是北京城市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长约16华里。整个布局,讲究平衡,东西南北,匀和对称。东西——天坛对先农坛,文衙六部对武衙五军都督府,太庙对社稷坛,文华殿对武英殿,东华门对西华门,东六宫对西六宫;南北——前三殿对后三宫,太和殿对保和殿,乾清宫对坤宁宫;中——太和殿与保和殿之中为中和殿,乾清宫与坤宁宫之中为交泰殿,天安门与午门之中为端门,正阳门与天安门之中为大明门(大清门)等。这条子午线即中轴线的中心就是故宫;故宫主要建筑坐北朝南,太和殿的皇帝宝座恰在中轴线上,体现着皇权至高至尊至重至威的地位,也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正安和理念的精髓。
总之,只有伟大的中华,伟大的历史,伟大的文化,伟大的智慧,才会有伟大的北京故宫!在当今世界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所有现存宫殿,就其占地面积之广阔,建筑组群之雄伟,珍藏文物之丰富,连续时间之绵长,蕴涵理念之深邃,文化影响之久远,综合起来而言,北京明清故宫可谓无与伦比。
故宫是复杂的,多面的。有人用“血朝廷”来揭示帝制时代皇宫阴暗、冷酷、血腥、暴虐的一面。但是,故宫的建筑、器物、服饰、书画、典籍、档案等,早已不是皇家的财富,而都是士人、匠师、能工、夫役等,用鲜血、智慧、汗水和生命凝聚的,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后人对中华文化遗产,应抱以敬畏之心,赞颂之意,骄傲之情,欣赏之趣,而行守护之职,关爱之意,学习之心,弘扬之责。
四六把钥匙
俗话说:学到用时方恨少。准备讲课,深感困难。困难之所在,在于八个字:亦事亦理,入耳入心。如何让学术研究成果走出书斋,面向大众,普惠社会,为观众和读者所喜闻乐见?这就必须做到:亦事亦理,入耳入心。故事和道理,入耳和入心,事理圆融,很难做到。有故事,没有道理,不够深刻;讲道理,没有故事,未必好听。能入耳,未必能入心;既能入耳,又能入心,确实不容易。这是我在本讲座中的一个心结。
这次讲《大故宫》,应注意并把握些什么要点?力求把握六个要点:
第一,空间为序。以往讲《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都是主要沿历史人物的生命轨迹,以时间为顺序,逐渐演绎推进。这次讲《大故宫》不同,是以空间为顺序,就是以故宫的建筑空间,作为讲述的线索。每一讲,都先设定一个空间的概念,再讲在这个空间里的时间、人物、事件、建筑、文物等。就像拼图一样,先有一张总图,分拆开来,微观展示,再一块一块拼接,整合成一幅全图。
第二,影像为长。《大故宫》一个最大的优势是,不仅有人物,有事件,而且有建筑,有文物——人物可描叙、事件可叙述,建筑、文物则更适合于以影视形象展现。影像比文字,比讲述更形象、更直观、更韵美、更生动。所以,《大故宫》这个题材其文字与影像可以形成最佳拍档。
第三,文化为魂。人物、事件、建筑、文物等都要有一根主线贯穿,这条主线就是文化,就是性灵。人们对人物、事件、建筑、文物、历史的了解,不仅是丰富知识、欣赏艺术、提高素养,还要得到启示、增长见识、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简单地说,贯穿人物、故事、建筑、文物、历史的思想理念和文化内涵,应是“大故宫”的精髓与灵魂。
第四,合纵连横。有些历史题材,虽然具有地域性,但不具有国际性。大故宫却不同,明清故宫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具有国际性。这就需要将中国明清故宫同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现存的宫殿相比较,在比较中认识中国明清故宫建筑的伟丽、文化的辉煌。物以人存,睹物见人,从而了解中国之伟大,中华之伟大。
第五,史艺联通。历史是一门科学,电视是一种艺术。历史的、学术的内容,通过影像、声音、语言、文字等手段表现出来,又使抽象的、逻辑的思维蕴涵其中,这是一个科学与艺术相互联通转化的过程——既将史实、理念转化为可视、可听的艺术,又将可视、可听的艺术转化为科学的道理;既值得探索,也值得期待。
第六,中正安和。北京、故宫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子午线即中轴线,这就要突出“中”;中轴线上北京大城的正阳门,突出“正”;皇城正门的天安门,突出“安”;故宫的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突出“和”。总之,“中正安和”的理念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譬如,“和”字为重,和者为尚,具体说来,如大智大慧者所说的“六和”——自己和悦,人我和敬,家庭和睦,自然和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总上,以故宫建筑空间为顺序,以传统文化为脊梁,以同大故宫相关的典型历史、人物、事件、文物、古建、艺术、园林、哲理等为主要内容,全面展现大故宫,进而体现大故宫既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五团队力量
《大故宫》的电视播出与书籍出版,是众多师长、朋友共同智慧的结晶,我个人仅为一个代表符号。在这里,对为《大故宫》播出和出版给予指导和帮助的所有师友,谨致敬谢!
感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冯存礼、聂丛丛、那尔苏、王晓、高虹、吴林、杨静,以及编导孟庆吉、王珊、迮(zé)方乐;感谢长江文艺出版社金丽红、黎波、安波舜、郎世溟、陈亮,以及马琳(电视编导),还有出版社约请为本书审稿并配图的左远波等诸君。
爱新觉罗·启骧先生为《大故宫》题写片名和书名,至为敬谢。
特别要感谢我的家人。我的家庭,不客气地说,是一个学术型的家庭。在整个写作和录制《大故宫》的过程中,夫人和儿子阎天等帮着提供信息,查找资料,远从美国,传来资讯,核对史实,商量提纲,讨论讲稿,先行试听,反复修改,直到敲定。家人的后勤服务使我得以专心地做点事情,完成《大故宫》的播出和出版。
本书重在采信第一手历史资料,主要是“三实录”——《明实录》、《清实录》、《李朝实录》,“二史书”——《明史》、《清史稿》,“一档案”——明清大内档案,参阅万历《大明会典》、光绪《大清会典》、《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史》、《清宫述闻》、《酌中志》和《春明梦余录》等官私册籍,吸纳郑欣淼《故宫与故宫学》和《天府永藏》、单士元《史论丛编》,万依主编《故宫词典》,故宫博物院的“学刊”、“院刊”、“紫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故宫文物月刊》等学术研究成果,以及一百年来各位贤达的相关论著,恕不一一列举,在此敬致谢忱!
故宫六百年,特点是在变:历史在变,建筑在变,名称在变,功能在变,主人在变,陈设在变,器物在变,记载在变,一切都在相互联系的变化之中。因时间、篇幅、资料、平台、视野和知识等所限,只能选取故宫纷繁万象中的若干个点,动中取静,静中取动,突出重点,择例讲述,因此,以偏概全,详静略动,欠缺之憾,敬请见谅。
2012年2月2日于四合书屋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大故宫连载稿引言
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潜心五年推出力作,以全新的“大故宫”概念,打开故宫外延,首次将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沈阳故宫、南京故宫、台北故宫等,纳入故宫姻系,并以此为脉络,透彻解析绵延千百年的封建皇家族系、机制构架、社会人文、文化渊源,以及建筑、文物、民风等,实为生动可读、耐人寻味的“故宫百科”。
大故宫连载稿01——燕王装疯
新年第一天,永乐皇帝朱棣身着龙袍,端坐在奉天殿(太和殿)的宝座上,接受百官朝贺,庆祝新年的到来,也庆祝新落成的皇宫——紫禁城宫殿正式启用。这一天是大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从这一天开始,北京正式升格为明朝的都城,南京则成为陪都!从这一天开始,大明皇宫正式登上历史文化的舞台!
要了解“大故宫”,先要从了解“永乐迁都”开始,而要了解“永乐迁都”,就要从“燕王装疯”说起。
堂堂燕王,为何装疯?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4子,朱元璋称帝时朱棣才8岁。他11岁被封为燕王,17岁娶开国元勋、大将军徐达的长女徐氏为王妃,21岁带领护卫军官兵5770人离开南京,就藩北平。燕王府在故元大都皇太子居住的隆福宫,位置在今中南海。23岁时父皇选派高僧道衍(姚广孝)和尚为燕王随侍。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这时皇太子朱标已先死,朱标之子朱允炆(wén)以皇太孙嗣继皇位,改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朱允炆继承皇位时22岁(时燕王朱棣39岁)。他生长在皇宫,少年聪颖,会念书,懂礼仪,很听话,是个乖孩子,但他缺少社会经验,更缺乏政治谋略。
建文帝感觉到威望不高,皇位不稳,担心叔王权势过大,威胁皇权,于是听信兵部尚书齐泰、大臣黄子澄的话,削夺藩王,强化皇权。他先惩治五王——以兵袭开封,将周王废为庶人;转过手来,又废岷王;湘王胆小,“阖室自焚”;齐王被削,成为平民;代王被囚,高墙圈禁。对燕王朱棣,他也有所试探。本来,燕王府邸在元朝旧宫,规模自然比别的王府大,如今建文帝却翻起老账,指责燕王府邸“越分”。朱棣上书辩解说:“《祖训录o营缮》条云,明言燕因元旧,非臣敢僭越也。”燕王朱棣打出皇父的“祖训”,来回答皇侄建文帝的指责,算是躲过一劫,但他仍感觉到了政治风浪的险恶。为稳住朝廷,再图良策,他心生一计——装疯!
朝廷从南京派官,前来北平察看燕王朱棣的动静。一到燕王府,接待的不再是从前那位堂堂威武的燕王,而是一个疯疯癫癫的狂人朱棣。北平三伏,挥汗如雨,可是燕王身上穿着破棉袄,围着火炉,蓬头散发,哆里哆嗦,嘴里大喊:“冷啊,冷啊!”他理智紊乱,满口胡言。使者一见,扭头就走,回南京报告说:燕王疯了,不足为患!但有的大臣不信,认为朱棣是装疯。于是朝廷派官到燕王处再探。
这次,燕王干脆把戏演到了厅堂之外,在大街上呼喊乱走,抢夺酒食,狂言乱语,躺在泥地,满脸污垢。使臣回到南京报告说:燕王真的是疯了!这下朝廷不再怀疑,暂时对燕王放松了警惕。透过燕王的“王府装疯”,可以看出朱棣是一位胸藏大智慧、大谋略的政治家,可谓能屈能伸、大智若愚。相比之下,年轻气盛的建文帝却根本不是这位皇叔燕王朱棣的政治对手。
朝廷使臣走后,朱棣回到王府,找来道衍,共同谋划,但事关天机,属绝对机密,需要彼此试探,以明隐秘心意。《长安客话》记载了一个故事:一天特冷,道衍陪燕王吃饭。酒席之间,二人对话——
朱棣说:“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
道衍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
朱棣话的字面意思是:虽然天寒地冻,但是“水”字缺一“点”,就不成“氷”(冰)字——“氷”与“兵”谐音,言外之意,就是“起兵如何”?
道衍话的字面意思是:国家混乱、庶民愁苦,此时“王”字的一竖若不出头(加一点),怎么能成为“主”字呢!这分明是鼓励燕王朱棣起兵“出头”,做天下之“主”。
对坐饮茶,经过试探,两人所想,暗自合掌。于是,秘室策划,刻期起兵。燕王起兵之时,狂风暴雨,房瓦坠地。朱棣大惊,脸色骤变。道衍说:大吉祥啊!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灰瓦坠地,将换黄瓦。燕王转惊为喜,师向南京,征战四年,夺取帝位。
朱棣论功行赏,决定重奖道衍,但道衍和尚拒绝了永乐皇帝的赏赐,只请求到大庆寿寺(在今西长安街路北,后称双塔寺)青灯一盏,念经修行。道衍上朝时穿官服,退朝后披袈裟。道衍和尚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他的确高明:夺天下时独居首功,治天下时全身而退,知进知退,知行知止,胸怀大格局,心藏大智慧!
大故宫连载稿02——血色诏书
朱棣挑战皇位,事关江山社稷,因此要争取民心。他借用汉朝“清君侧、诛晁错”的历史经验,打出“靖难”的旗号,就是宣称国家有难,奸臣齐泰、黄子澄之流当道,所以要带兵来拯救国难、靖安社稷。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时年40岁。靖难之役,血战四年,惨烈非常。最后,朱棣率军攻入南京,以武力从侄子手中夺取皇位,成为大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据《明实录》载,建文帝于城破后自焚而死,一说由地道出逃——出家为僧,还有说流亡海外,成为历史疑案。
朱棣坐上皇位,要把这个特大喜讯昭告天下。但是,事物有阳,必定有阴。顺利的事情,总有不顺利的一面。永乐帝满心高兴,却惹来一场“血色诏书”风波。
朱棣夺得皇位后,要写诏书,布告天下。事先道衍和尚给他介绍了方孝孺其人其事,并嘱托道:您到了金陵后,杀谁也不能杀方孝孺,“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永乐帝点头应允。
方孝孺(1537-1402年),浙江宁海人。幼年警敏,双眸炯炯,每天读书,数量过寸。他受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训导,“尝卧病,绝粮”。家里人很纳闷,他笑着解释说:“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这里“三旬九食”用的是陶渊明《拟古》诗中“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的典故,意思是衣食难以自足。孝孺长大后受到了明太祖和建文帝的信用,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给皇帝讲课,并参与机要文件起草,史称其“文章滂沛,议论波澜”。
燕王兵进南京金川门后,方孝孺被逮,带到燕王面前。朱棣命他起草继位诏书。方孝孺悲恸大哭,哭声震动殿堂。因为有道衍嘱托的话在先,朱棣不顾九五之尊,走下宝座,到方孝孺面前,君臣有了一段对话。
朱棣说:“先生,不必自找苦吃。我要效仿周公辅佐成王啊!”
孝孺说:“成王在哪里?”
朱棣说:“他自焚死了!”
孝孺说:“为何不立成王的儿子呢?”
朱棣说:“他的儿子太小,国家需要年长的国君。”
孝孺说:“为何不立他的弟弟呢?”
朱棣说:“这是我们的家事!”
孝孺说:“我不能起草诏书!”
朱棣说:“这份昭告天下的文书,非先生起草不可!”说完命太监将笔墨纸砚等放在孝孺的面前。
孝孺直对朱棣,不但不写,还将御赐的笔墨掷在地上,又哭又骂,并说:“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朱棣大怒,忘了(或抛却了)道衍的嘱托,说:“不写,你就不怕诛九族?”
孝孺说:“就是诛十族,我也不能写!”
朱棣以杀其弟相威逼。方孝孺面对胞弟孝友即将临刑而潸然泪下,其弟吟诗道:“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回家山。”
朱棣大怒,命人以刀抉方孝孺之口,裂至两耳,将其寸磔于市,并诛其十族。十族,就是宗亲九族加上学生。可怜那些与方氏有牵连的读书人,无辜被杀,血染黄泉。史载孝孺口占绝命诗,慨然赴死,气节高昂。清人倪瑞璿诗曰:“碧血一区(ōu)埋十族,青山千古护孤坟。”这表达了后人对方孝孺的崇敬和怀念。
方孝孺不写诏书,还是有人写的。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朱棣在金陵皇宫奉天殿即皇帝位,昭告天下。
上面故事反映了一个血腥的现实:永乐新贵族与建文旧贵族之间,进行了一场生与死、天堂与地狱的残酷厮杀——《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方孝孺之党,坐死者870人;邹瑾之案,诛戮者440人;练子宁之狱,弃市者150人;陈廸之党,杖戍者180人;司中之系,姻娅从死者80余人;胡闰之狱,全家抄提者317人;董镛之逮,姻族死戍者230人等。以上7个案子,牵连2200多人!其中许多人是前朝官员和社会名流!史家对他们称赞道:“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
大故宫连载稿03——永乐迁都
燕王朱棣登极称帝后,陷入极度恐慌之中,甚至做起百日噩梦。他的夺权,不仅遭到建文儒生的抵制,而且遭到建文官员的反抗。
一天,永乐皇帝在南京皇宫迷迷糊糊地做了个白日梦,梦见一个叫景清的人手持宝剑,绕着皇帝宝座跑,想要追杀他。他赶快退避,退得愈快、追得愈快,退得越慢、追得越慢。
景清何许人也?本姓耿,讹姓景,陕西真宁(今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人,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建文帝曾派北平参议景清,从南京到北平,察看燕王府的行动。燕王宴请景清,见他言论明爽,举止清雅,心中大加赞赏。
燕王朱棣攻占南京,夺取皇位后,委任景清,官复原职。景清却“身在曹营心在汉”,八月十五早朝时,怀揣利刃,违制独穿绯(大红色)衣上朝。待朱棣下朝出殿门时,景清突然犯驾,挥起利刃,刺向皇帝(一说被搜出),被御前侍卫擒拿。永乐帝责问,景清答:“欲为故主报仇耳!”且高声谩骂。永乐帝命敲掉他的牙,景清边被敲牙,边破口大骂,口中鲜血喷向朱棣的龙袍。朱棣气急败坏,下令将景清剥皮,揎上草,戴枷锁系在长安门。后朱棣御驾经过长安门,系索忽断,“皮草景清”,趋前数步,状如犯驾。永乐帝大惊,命焚烧之。
随后,永乐帝白天睡觉,梦见景清围绕御座追杀他。惊醒之后,吓出一身冷汗,命诛其族,籍没其乡。永乐帝觉得在南京杀人多、阴气重,实非久留之地。他不愿再以南京为都城,决意迁到自己的“龙兴之地”北平。
然而,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仅仅是因为白天梦见景清犯驾吗?仅仅是因为在南京杀人过多,阴气太重吗?其实如此重大决策,必有更为复杂的考量:
第一,北京是“龙兴之地”,根基稳固。朱棣在北平经营20多年,基础深厚,而南京则遍布前朝遗民,人心不稳,所以,还是回大本营北平为好。
第二,北京是雄险之区,位置重要。北京“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当时的故元势力,“控弦之士,不下百万”,严重威胁明朝北方安全。都城设在北京,“天子守国门”,利于北边防务。
第三,北京是居中之地,交通便利。古代交通不便,四方入贡,道里均匀,为联通九州八方,都城位置宜居天下之中。
第四,北京是帝王之都,积淀丰厚。北京自辽南京、金中都,到元大都,作为帝都,已绵延400多年。北京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有大气象,有帝王气。
所以,永乐帝迁都北京,从当时或从后来看,都是正确、重大的决策。
定都,对于一个政权、一个君王来说,是一件头等大事。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成了气候,要决定都城,在凤阳、金陵(今南京)、开封、洛阳、西安、北平(今北京)之间犹豫不决。一天,他让群臣写诗表示自己的意见。儒士邓伯言献诗说:“鳌足立四极,钟山一蟠龙。”这诗契合了朱元璋定都金陵的意向。朱元璋在金銮殿上拍案高声朗读这首诗,邓伯言误认为皇帝震怒,自己小命完了,当堂吓得昏死,被抬出东华门时才苏醒过来。
迁都,也同样是惊心动魄的。北魏孝文帝以争战为名,胁迫贵族从大同迁都洛阳;金海陵王也是毁掉上京(今哈尔滨市阿城区),逼迫贵族迁到中都(今北京);努尔哈赤从辽阳迁都沈阳,八大贝勒反对,他独自行动,诸贝勒们看老爷子走了,也只好跟着走。
从决意迁都北平,到正式定都北京,经过了18年。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下诏以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闰七月,朱棣诏建北京宫殿;永乐七年(1409年)以后,朱棣多次北巡,长期住在北京,而以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建成。尔后,朱棣下诏:明年正月初一日,以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举行庆贺大典。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开始,北京继元大都之后,再次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在元、明、清三代,是全中国的政治中心,而今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大故宫连载稿04——北京心脏
北京城设计与建设的法宝,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中”,特别体现为两个关节点:北京皇宫(心脏)和中轴线(脊梁)。
明北京城是依照《周礼o考工记》的礼制,在元大都城基础上重新规划和建造而成的一座新的都城。都城呈方形,每边长九里,旁各开三门。城中的道路,纵横各九条,路宽可以九辆车并行。左翼是祭祀皇帝祖先的太庙,右翼是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社稷坛。前面为皇帝治居的宫殿,后面为人们交易的市场。
初建的北京城分为宫城、皇城、京城三重,后嘉靖年间增筑外城,而为四重城(外城因财力不足,只包南城,未能全包)。外城建成之后,京城又称内城。
明北京城的宫殿坛庙之辉煌壮丽,超过了南京,具有天子之都的雄伟气概。北京城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城:
北京第一重城为宫城。宫城就是皇宫,也称大内,又称紫禁城,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北京城的心脏,所谓的天下之中。按照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认识,紫微星垣(即北极星)高居中天,永恒不移,众星环绕,是天帝之所居,所以叫作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便用紫宫来象征世上皇帝的居所,而皇帝居住的宫城,宫禁森严如规定:擅入宫城者“杖六十、徒一年”;“持寸刃入宫殿门内者,绞。”因此明清宫城就有了紫禁城之名。这个名称,给皇宫抹上了神秘的色彩。
北京第二重城为皇城。宫城之外套着皇城,分布朝廷办事机构监、局、司、库等,是为皇家服务的地方。皇城周围约18里,四面开7座城门:正南为大明门(清改称大清门),其东转为长安左门,西转为长安右门,中为承天门(天安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清改称地安门)。皇城的城墙用砖包砌,涂以红色,上面盖着黄色琉璃瓦。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安门两侧的红墙就是皇城的南城墙。皇城同样被列为禁地,民间百姓,擅自闯入,杖责一百。
北京第三重城为内城。皇城之外又套着内城。内城,初称京城,也称大城,嘉靖修外城后便叫内城。在清朝,内城是旗人居住的地方。城周围约45里,城墙高12米,城墙内外,用砖包砌。城墙四隅,建有角楼。城墙的外面,环绕护城河。今北京2号线地铁是在原内城城墙和护城河的位置修建的。内城共有9座城门:南面,中为正阳门(初称丽正门,习称前门),东为崇文门,西为宣武门;东面,南为朝阳门,北为东直门;西面,南为阜成门,北为西直门;北面,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正统年间,九门之外,各立牌楼;内城九门楼建成之后,崇楼峻阁,固若金汤,崔嵬宏丽,焕然一新。
北京第四重城为外城。内城之外,罩着外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防御塞外骑兵骚扰,按“城必有郭,城以卫君,郭以卫民”的规制,始筑外城。在清朝实行“旗民分城居住”政策,民人(汉人等)都搬到外城居住。原议修120里,因财力不足,只在南面修了28里,开七座城门:南面中为永定门、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东面南为广渠门、北为东便门;西面南为广宁门(清避道光帝旻宁名讳改为广安门)、北为西便门。城墙全用砖包砌,也挖了护城河。
这样,在明清时期,北京四重城——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宫城为中,层层环卫,界域清晰,等级分明。历史传统,影响至今。
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
元大都宫殿布局是以太液池(今中南海、北海)为中心,大内、隆福、兴圣三组宫殿呈“品”字形,夹太液池,形成“太液为主、宫殿为客”的布局。而明北京则将宫城集中在太液池东岸,形成“宫殿为主、太液为客”的布局。
为什么会有如此主客布局的转换呢?这有文化上的原因。草原文化的牧民“逐水草而居”,以牛羊为衣食之源,而牛羊食草而生,草又依水而生,所以水是草原文化的生命。而武力篡夺侄子皇位后迁都北京的朱棣,生长于江南水国泽乡,在北京最缺乏的是安全感,所以把高筑紫禁城的城墙放在首位,太液池则是消闲游憩之地。因此,元大都“太液为主、宫殿为客”与明北京“宫殿为主、太液为客”的布局,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在城市规划和宫殿布局上的映现。
大故宫连载稿05——中轴脊梁(上)
中轴线好比北京的“脊梁”。北京建城,先有中轴线,后有北京城,而皇宫在这条中轴线上,前有“出”后有“靠”,形成中轴线的一个个高潮。
中轴线即子午线,明北京城沿用了元大都城的中轴线,是规划设计中最先确定下来的核心要素。也就是先定中轴线,后建北京城。正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所言: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在明清时期,这条中轴线上,从南到北排列着永定门、正阳门、大明门(大清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神武门、地安门等10座最重要的城门,纵贯宫城、皇城、内城;这条中轴线上,矗立着太和殿(奉天殿,皇极殿)、中和殿(华盖殿,中极殿)、保和殿(谨身殿,建极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即前三宫、后三殿,共6座雄伟的宫殿,全城建筑都以中轴线为基线而对称展开,皇帝的宝座,就安设在中轴线上。这些伟大的建筑,形制体量,平衡对称,结构疏密,壮美谐和,高低错落,井然有序,阴阳之间,不激不随,构成了一幅世间独具的隽美画卷,同时也形成北京中轴线的高潮。
打开明清北京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在皇宫之南,有三个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的建筑布局,层层递进,在中轴线上形成三个高潮,显示出向前发展的磅礴气势。
第一个“凸”字形的布局,依托宫城向南凸出。北依午门五凤楼,经端门,南望雄伟壮丽的承天门(天安门),东西两侧,各有一道红墙或庑廊围合。两翼分别布置一组对称的建筑群:左祖——祭祀祖先的太庙(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右社——祭祀社(土地)和稷(五谷)的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前者,是生命的延续,感恩祖先,因为没有祖先,就没有子孙;后者,是生活的维系,感恩土地及其生长的粮食,因为没有土地和粮食,就没有兆民生命。“左祖右社”按照明清规制,都算在宫城之内。从社会伦理看,这个布局,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敬畏;从建筑格局看,这个布局,既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现出天之骄子的社会责任。
第二个“凸”字形的布局,依托皇城向南凸出。北依承天门(天安门),中经大明门(大清门),南望正阳门(前门),东有长安左门,西有长安右门,中间为宽阔的御道,两旁有东西向的千步廊,各110间,折而北向,廊房各34间,共288间,连檐通脊,组成巨大的宫前场院,以红墙封围。两侧红墙外面(约今正义路以西、石碑胡同以东、长安街以南、前门以北),对称地布列着中央政府主要官署:左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和翰林院等,右武——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的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等,都在千步廊东西两侧和皇城附近。这个布局,进一步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现出中央公务区集中办公的特点。
这里就是现在的天安门广场。后来城市发展,拆除宫前广场红色围墙,又加以拓展,成为现今的天安门广场。宫前广场西拓,建了人民大会堂;东拓,建了国家博物馆;南拓,临近正阳门(前门),更增加天安门前的恢弘气势。
第三个“凸”字形的布局,依托内城向南凸出。从正阳门(前门)往南,到永定门,两侧最重要的建筑群是“左天右地”——东面是天坛,西面是山川坛即先农坛。这两组建筑群,天与地、乾与坤,相互对应,彼此对称。这个布局,进一步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现出天地对应、天人感应的神秘色彩。
以上这三个“凸”字形空间,在皇宫以南,沿着中轴线恢弘展开,高潮迭起,既烘托出皇宫的宏伟气势,更延展了城市轴线的开阔气魄。
大故宫连载稿06——中轴脊梁(下)
故宫前有“三凸”,后有“三靠”,“三凸”“三靠”加上位于中间的故宫,形成了规整大气的建筑布局。
第一“靠”是景山。在皇宫北侧堆土,形成高49米的万岁山(又称煤山,清改称景山),收住宫气,形成皇宫的第一靠。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在景山五峰上建起五亭——中为万春,左为观妙、周赏,右为辑芳、富览,增添了秀丽的景色,也为我们今天欣赏故宫提供了登高望远之处。
第二“靠”是钟鼓楼。中轴线上的通道,从南到北绵延近8公里,到此打住,收拢城气,形成皇宫的第二靠。
第三“靠”是北城墙,内城北城墙正中不开城门,再守城气,形成皇宫的第三靠。
故宫以北的这“三靠”,还是沿着中轴线恢宏展开,高潮迭起。既收住皇宫的宏伟气势,更挺起城市轴线的空间高度。
中轴线体现出中华民族一个沿袭至今的伟大理念,那就是“中正安和”。
北京中轴线,从永定门到正阳门3100米,正阳门到钟楼4648米,全长7748米,过去称15里,现在称约7.8公里。在中轴线上,正阳门,突出“正”——中即是正,正即是中;天安门,突出“安”;太和门,突出“和”,所以,中轴线的主旋律是“中正安和”。“中正安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与正——北京在全国居中,宫城在北京居中,三大殿在宫城又居中。北京城又是按照都城方正型理论建造的。居中与对称是呼应的。北京的宫殿、坛庙等也多是对称的。在中轴线两侧,从南到北——天坛与先农坛、太庙与社稷坛、日坛与月坛、文华殿与武英殿、东六宫与西六宫、东安门与西安门、东华门与西华门等都东西对称,南北对称的如前三殿与后三宫、中和殿与交泰殿、天安门与地安门等,都对称布局,以求建筑平衡、理念和谐。
安与和——居中对称,讲求安和。
就“安”来说,皇城南门,明为承天门,清改为天安门;皇城的北门,明为北安门,清改为地安门。天和地都突出一个“安”字。总之,皇城六门的天安、地安、东安、西安、长安左、长安右这六座门,都突出“安”。这六个“安”,反映人们的愿望和期待:个人安康,家庭安福,人我安和,自然安顺,社会安泰,世界安宁。社稷江山,讲求谐和。
就“和”来说,宫城外朝的三大殿,明初分别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突出“天”;明嘉靖重修三大殿后,依次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突出“极”。清初重修三大殿后,依次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个由神权的“天”,到君权的“极”,再到社会的“和”,反映出帝制社会虽然发展缓慢,思想理念却在不断进步。还有太和殿前庭院通向东华、西华的两门,东面左顺门(后改会极门,清改名协和门)、西面右顺门(后改归极门,清改名熙和门)——总之,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与太和、协和、熙和三门,都突出“和”。这六个“和”,反映人们的愿望和期待:个人和悦,家庭和睦,人我和敬,自然和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但是,“中正安和”在帝制时代只能是一种理念,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总上,明永乐十八年间,兴建宫城、皇城、大城,以中轴线贯穿其南北,展现“中正安和”理念。在中轴线上:南有“三凸”,意境深邃,是起兴之笔;中有宫城,宏伟壮丽,是高潮之笔;北有“三靠”,平实厚重,是收束之笔。坐落在这条中轴线上的明清皇宫,既是北京的中心,也是天下的中心。
大故宫连载稿07——承天之门
天安门在国人心目中,不仅有着历史文化之意义,更是北京与中国的地标性建筑。
北京宫城南向有三道大门,就是午门、端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规制与承天门(天安门)相同,端门名称源自传说中天宫南向的大门,主要用来收存皇帝所用旗仗等器物。端门往南就是承天门(天安门)。
承天之门,后称承天门,既是宫城南向的第一重门,又是皇城的正门。承天门(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门的名称是“奉天承运”的意思。承天门初建是木门,天顺年间又建。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后,改为天安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再次重修。现在看到的天安门,基本上是康熙朝大修后的面貌。
承天门(天安门)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从建筑上看,承天门(天安门)的高大壮丽,采取六重措施:一是,最下部为1.6米高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二是,城楼建在高大城台之上,城台高达13米;三是,城楼用60根朱色巨柱支撑,东西面阔九间,南北进深五间,取《周易》“九五,飞龙在天”之意,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四是,装饰鲜丽彩画;五是,屋顶重檐、黄琉璃瓦;六是,最上又有龙吻。
承天门(天安门)的基座、城台、巨柱、高楼、殿顶、龙吻,层层加高,叠叠耸起,承天门(天安门)的通高达到33.7米,相当于12层楼那么高。还有,楼前的外金水河水,在桥下缓缓流动,低头看绿水,仰首望楼顶,在古时人看来,仿佛与天承接。作为既是皇城正门,又是宫城第一道门的承天门(天安门),绿水白桥,红墙朱柱,彩画黄瓦,蓝天白云,层层颜色,节节变化,亦动亦静,灿烂辉煌。经过近600年的历史沧桑,天安门仍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
承天门(天安门)等级森严,戒备严密。承天门(天安门)前的金水河上,架起汉白玉石虹桥七座,称外金水桥(内金水桥在太和门前)。中间一座桥稍宽,栏杆的柱头雕蟠龙,桥面只许皇帝通过,俗称“御路桥”;左右两座桥,栏杆的柱头雕荷花,桥面只许王公通过,俗称“王公桥”;再两边的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俗称“品级桥”;最靠边的两座普通浮雕石桥,才许四品以下官员等行走,俗称“公生桥”。
承天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前,装饰着石狮和华表。华表在承天门(天安门)的前后各有一对。十余米高的华表上,满刻着云朵和蟠龙,顶端各雕刻有一只石兽,名叫犼(hǒu),俗称“望天犼”。门北侧的华表,石犼面向皇宫,俗称“望君出”;门南侧的华表,石犼背向皇宫,俗称“望君归”。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当皇帝深居简出日夜淫乐时,门后的两只石犼就说:“国君呀,你不要长期呆在宫廷里,快出来察看百姓苦难吧!”所以人们给它取名叫“望君出”。当皇帝外出游幸日久不归时,门前的两只石犼就说:“国君呀,你不要长期在外面游逛了,快回来亲理国政吧!”所以人们给它取名叫“望君归”。这个传说反映了百姓期待明君理政的善良愿望。
承天门(天安门)是明清皇帝举行金凤颁诏礼仪的场所。皇帝颁诏时,将诏书放入龙亭内,由御仗导引,从奉天殿(皇极殿,太和殿)起,抬到城楼上。礼部官员在承天门城楼上宣读诏书,听起来仿佛天音一般。文武百官在外金水桥南站立聆听,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礼官将诏书用木制金漆的“金凤”衔下,从城楼上徐徐降下,落在礼官跪接的云盘上,再把诏书放入龙亭内,送到礼部,誊录印刷,布告天下。这就叫做“金凤颁诏”,以显示皇权至尊、神权至上。
但是,到了光绪年间,大清朝气数将尽,天安门前乱象迭生。当时有御史参奏说:在天安门举行金凤宣诏典礼的时候,有的官员不穿官服,有的官员还同身穿“裋(shù)褐”的仆役人等任意喧哗;在西侧值房前面,甚至有官员盘腿而坐,无视颁诏大典,简直不成事体!光绪帝虽下诏查处值班官员,却提振不了日益松懈的朝纲。不过一代人的时间,大清朝灰飞烟灭,天安门的金凤颁诏,从此成为前朝旧事。
大故宫连载稿08——大明国门
辽阔的明帝国中,大明门是唯一用国号命名的门,可谓“国门”,是皇朝正统所系。“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这副对联用来形容大明门,将皇帝、皇宫、皇朝、皇权推高到了极致。
承天门(天安门)作为皇城正门的时间并不长。乾隆中期以前的大约三个世纪里,皇城的正门,是承天门以南的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民国称中华门)。清朝入关以后,立即将大明门的牌匾摘下,翻过来刻上“大清门”。相比之下,承天门改名天安门就毫不急切,直到顺治八年(1651年)才下诏。据说民国初年改大清门为中华门时,把门匾摘下,本想翻过来接着用,一看却被清朝抢了先。于是只好另找一块门额,刻上“中华门”三个大字。
大明门(大清门)的重要,还可以从其门联看出。这副门联是著名学者解缙写的。解缙(1369-1415年),江西吉水人,洪武进士,是个大才子、大学问家。永乐帝登极,受到重用,参与机务,任翰林学士、大学士,主持修纂《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他的故事后面还要讲,这里特别介绍他为大明门作的一副门联——
上联是:日月光天德;
下联是:山河壮帝居。
这副对联自然是歌颂皇帝、皇宫、皇朝和皇权的,但就文学层面来说,的确是一副气势磅礴、石破天惊的对联。因为:
其一,大气磅礴。仰望乾天的太阳与月亮,俯视坤地的山峦与江河,立地顶天,气贯寰宇,宏伟博大,无以复加。
其二,语言通俗。苍天对大地,日月对江河,天德对帝居,自然对社会,上下联,五双字,语言朴实,没用典故,简明晓畅,妇孺都懂。
其三,意境高远。日月之明光,山河之壮美,都为衬托大明而存在,将“天德”与“帝居”,扩充到天日之崇高,川流之长远。
然而,《孟子o尽心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幅对联将皇帝、皇宫、皇朝、皇权推高到极致。
大明门虽然重要,但规制不高:和承天门(天安门)相比,没有城台,没有重檐,只开三门,平时闭而不开。之所以如此,大概是考虑到大明门居于承天门与正阳门之间,相邻两门,十分高大,中间门低,两边门高——缓和节奏,错落有致,南北平衡,总体和谐。1959年,中华门被拆除,“国门”记忆,日渐尘封。
在几百年前,国门是地位和荣耀的象征,是天朝正统所系,不仅为万民仰望,而且引发过激烈的斗争。下面我讲三个同大明门(大清门)有关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明嘉靖帝即位时,围绕通行大明门的礼仪,发生了震动朝野的“大礼议”。明正德帝死后无子,按“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制,由他的堂弟朱厚熜继位。朱厚熜是兴献王的儿子,要从湖北安陆(今钟祥)来北京即位,年方十五。礼部按太子即位礼仪,请朱厚熜从东安门进皇城。他说:“皇兄遗诏里是说让我即位当皇帝的,礼部这么说算怎么回事!”他的车驾到城外,就是不进城。礼部没有办法,最后是由大明中门进入,到皇宫登极,年号为嘉靖,就是嘉靖皇帝。
第二个故事。当时,嘉靖帝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还健在。朱厚熜年纪小,又孝顺,对群臣说:“至亲莫若父母。”他的母亲也来京到了通州。礼部奏请“圣母至京,宜由东安门入”。走东安门入皇城?嘉靖帝不准;再议由大明门左侧门入,又不从;最后皇帝断然下旨:走大明门正中的门!正僵持着,嘉靖帝的母亲很生气,闹起脾气,拒不入京。嘉靖帝听了,痛哭不止,提出不想当皇帝了,要“奉母归”——母子都回湖北老家去!大臣们吓坏了,最后决定妥协一步:按照嘉靖皇帝的意思办。嘉靖帝的母亲这才从通州启程,由大明门正中门进入皇城,再进入宫城,同当了皇帝的儿子团聚。(《明史记事本末o大礼议》)
第三个故事。清朝在大清门也有故事。清朝后妃和明朝一样,只有皇后大婚时允许走大清门,其他妃嫔只许走紫禁城的后门——玄武门(康熙时改神武门)。相传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和婆母慈禧太后斗气,曾脱口而出说:“媳妇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言外之意——您不配!这句话如果属实,一定会深深刺痛慈禧太后的心。后来慈禧太后逼死儿媳,或许这句话埋下了一个祸根。
大故宫连载稿09——正阳之门
大明门以南,就是内城正门——正阳门(初称丽正门,俗称前门)。永乐建北京时,正阳门就是京城的南大门。为了防御蒙古入犯,正阳门修筑了包括城楼、瓮城和箭楼在内的完整防御体系。
正阳门城楼居北,整座城楼高达42米,是北京城门之最。城台南北上沿各有1.2米高的女墙,用来掩护守城士兵。城台正中只开一个门,门内还有千斤闸,从外部难以攻入。城楼高两层,面宽七间,进深三间;楼顶为重檐歇山顶,灰瓦绿琉璃剪边。
正阳门箭楼居南,是明朝正统年间增建的。箭楼城台比城楼略矮,同样只开一个门,而且门有两重:前为千斤闸(今仍能看到闸板遗迹),上下开闭;后为铁叶大门,左右对开。箭楼本身是一座砖砌的堡垒,上下共分四层,东、南、西三面开射窗,正面有52个,侧面各有21个,射窗共有94个。城楼和箭楼之间由瓮城连通。敌兵一旦攻破箭楼门洞,守军就可以关闭箭楼和城楼的大门,使敌兵进退不能,如同掉入瓮中;然后居高临下,从四面八方合击被围之敌,是谓“瓮中捉鳖”。
总之,正阳门的设计,处处从军事防御着眼。正阳门的命运,也总是与兵事息息相连。这里主要讲讲明朝崇祯年间,李建泰在正阳门出征的故事。
李建泰,山西曲沃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军队进逼山西。崇祯帝临朝叹息说:“朕非亡国之君,事事皆亡国之象。祖宗栉(zhì)风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何面目见于地下!朕愿督师亲决一战,身死沙场无所恨,但死不瞑目耳!”说完痛哭起来。李建泰见状慨然说:“臣家曲沃,愿意用家产充当军饷,不用官家发钱,请求带兵西征!”崇祯帝转悲为喜,给李建泰升官,让他兼督师,赐给上方宝剑,准许便宜行事,还按照他的意思派去了下属。
同月二十六日,在正阳门举行遣将礼,就是出征饯行礼仪。快到正午,崇祯帝登上正阳门楼。卫士东西对列,从午门一直排到正阳门外,虽十分壮观,但虚张声势。皇帝赐宴饯行,亲贵和文武大臣都要侍坐,鸿胪寺派人赞礼,御史负责纠仪,大汉将军侍卫,可谓隆重之至。崇祯帝亲自用金酒壶给李建泰倒了三杯酒,还赐他手敕,上书“代朕亲征”。太监为他披红簪花。宴毕,出征,崇祯帝目送很久才返驾回宫。大明朝的国运,崇祯帝的希望,都寄托在李建泰的一军之上。
可是,李建泰出师不利,才走了几里地,坐的轿子忽然轿杆折断,众人都觉得这是不祥之兆。是日大风扬沙,占卜的卦辞说“不利行师”。这是怎样一支“王师”呢?虽然李建泰调来了得意的下属,甚至西洋人汤若望都随军出征,负责火攻水战,但行军到京南涿州,逃散三千多人。不久“兵食并绌,所携止五百人”。时李建泰军惊闻老家曲沃陷落,家中资财散失一空,预期的粮饷打了水漂。他一急就病了,行动顿时慢下来,每天不过走三十里,手下士兵也纷纷逃散。走到广宗,守城知县一连三天不准李建泰入城。李建泰老羞成怒,下令官兵攻城。城攻破后,杀死乡绅,鞭笞知县。堂堂宰辅重臣兼督师的李建泰,出京第一仗,竟然攻打自家县城,竟然屠杀天朝庶民,竟然鞭笞自家知县,竟然违背出师初衷!
后来,李建泰率军到了保定府,残兵不过数百,请求入城。守城的同知邵宗元等不答应,李建泰就拿出颁赐的印信给他看。邵宗元说:“你获得过天子的厚恩,皇上曾经亲自登上正阳门,赐给你上方剑,还给你倒酒,跟你饯别。如今你不代皇上西征,却要叩关避贼吗?”一番话刺到了李建泰痛处,他大声斥责邵宗元,还举起上方宝剑威胁他。堂堂上方宝剑,出鞘头一遭,竟指忠臣良将!幸好城上有人认识李建泰,这才放他进来,否则李建泰怕重演攻打广宗的闹剧。
不久保定城破,有人说李建泰拔剑自刎未遂被俘,有人说他主动出降,总之明朝大学士兼督师,一转眼成了李闯王的人。是为李建泰第一叛——大明。后来,李自成败走,李建泰摇身一变,成了大清朝的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是为李建泰第二叛——大顺。三年后,李建泰因“受赃”罢官回家。后在故明大同总兵姜瓖降清又叛清时,李建泰在家乡曲沃与他遥相呼应。是为李建泰第三叛——大清。顺治七年(1650年)李建泰兵败被擒。这次清廷没有宽容李建泰,而下令把李建泰杀掉。

喜欢大故宫(附赠故宫大地图1张+讲座光盘1张)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