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计算机与网络 > 图形图像 >

数码影像锐化深度剖析 [平装]

2014-01-12 
编辑推荐《数码影像锐化深度剖析》:国际知名的数字影像处理专家在影像处理和色彩管理专家的权威之作《数码影像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数码影像锐化深度剖析 [平装] 去商家看看
数码影像锐化深度剖析 [平装] 去商家看看

数码影像锐化深度剖析 [平装]

编辑推荐

《数码影像锐化深度剖析》:国际知名的数字影像处理专家在影像处理和色彩管理专家的权威之作
《数码影像锐化深度剖析》中深入细致地讲解了针对各种输出,摄影师必备的专业锐化知识。这包括判断哪些图像需要锐化、把握锐化程度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锐化流程等。书中应对数字影像处理领域的发展趋势,涵盖了使用Lighfroom和CameraRaw进行锐化的关键知识,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在《数码影像锐化深度剖析》中,您将学习如何:判断哪些图像需要怎样的锐化;在锐化和减少噪点之间寻求平衡;全面掌握各种锐化工具_选择性锐化图像一建立完整高效的锐化工作流程。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弗雷泽(Bruce Fraser) (美国)舍伟(Jeff Schewe) 译者:张海燕

弗雷泽(Bruce Fraser),是国际公认的数字影像处理和色彩管理领域的权威。他编写的《Camera Raw完全剖析》和《数码摄影生存手册-照片修饰与输出艺术》广受好评。
舍伟(Jeff Schewe),在数字影像处理领域有着二十余年的实践经验,并参与TAdobe系列软件的测试。此外,Jeff还是一位广告摄影师,他的作品荣获过众多国际奖项。

目录

第1章 锐化及其工作原理
1.1 突出边缘
1.2 起源于模拟
1.3 数字处理
1.3.1 USM滤镜
1.3.2 减少噪点
1.3.3 锐化和像素

第2章 为何要锐化及需要考虑的因素
2.1 锐化和显示器
2.1.1 显示器技术
2.1.2 显示器的分辨率
2.1.3 将显示器作为参考
2.2 锐化问题
2.3 图像来源
2.4 细节、胶片颗粒和扫描仪噪点
2.4.1 正片的胶片颗粒
2.4.2 彩色负片的胶片颗粒
2.5 细节、噪点和数字图像
2.5.1 传感器类型
2.5.2 传感器噪点
2.6 减少噪点
2.6.1 颜色噪点
2.6.2 亮度噪点
2.6.3 噪点、曝光和向右曝光
2.6.4 噪点、细节和放大
2.6.5 JPEG和噪点
2.7 镜头和图像质量
2.7.1 镜头的单色像差
2.7.2 镜头色差
2.7.3 镜头衍射
2.7.4 镜头眩光
2.8 摄影方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2.9 锐化和图像来源
2.10 锐化和图像内容
2.10.1 低频图像和高频图像
2.10.2 怎样才算足够清晰
2.11 锐化和输出方式
2.11.1 分辨率和肉眼
2.11.2 观察距离
2.12 打印分辨率
2.12.1 半调输出
2.12.2 连续调输出
2.12.3 误差扩散抖动输出
2.13 输出锐化
2.14 创造性锐化简介
2.15 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准则

第3章 锐化策略
3.1 传统的印前锐化
3.1.1 一次锐化不灵活
3.1.2 一次锐化常常过度
3.1.3 一次锐化和数字捕捉
3.1.4 传统锐化的起源
3.2 一种多次锐化工作流程
3.2.1 第一阶段:捕捉锐化
3.2.2 第二阶段:创造性锐化
3.2.3 第三阶段:输出锐化
3.3 多次锐化工作流程的优点
3.3.1 不依赖于用途的主图像
3.3.2 固定的输出锐化
3.4 制定多次锐化工作流程
3.4.1 在Photoshop中锐化
3.4.2 在Camera.Raw中锐化
3.4.3 在Lightroom中锐化
3.4.4 输出锐化实战
3.4.5 输出锐化和显示器
3.5 从理论到实践

第4章 锐化工具——学习如何锐化
4.1 Photoshop中的锐化工具
4.1.1 分析各种锐化工具
4.1.2 “锐化”滤镜
4.1.3 “进一步锐化”滤镜
4.1.4 “锐化边缘”滤镜
4.1.5 “LJSM锐化”滤镜
4.1.6 “智能锐化”滤镜
4.1.7 “叠加/高反差保留”方法
4.1.8 边缘蒙版与表面蒙版
4.2 在Photoshop中减少噪点
4.2.1 “减少杂色”滤镜
4.2.2 “表面模糊”滤镜
4.2.3 使用“去斑”滤镜减少噪点
4.2.4 比较减少噪点工具
4.3 在CameraRaw和Lightroom中锐化和减少噪点
4.3.1 比较CameraRaw和Lightroom的界面
4.3.2 CameraRaw和Lightroom的锐化宗旨
4.3.3 分析Camera Raw和Light room的锐化工具
4.3.4 使用Camera Raw和Light room锐化图像
4.3.5 使用Camera Raw和Light room减少噪点
4.4 结合使用Camera Raw、Light room和Photoshop工具

第5章 强大的锐化技巧
5.1 Photoshop技巧——图层、混合模式和蒙版
5.1.1 在图层上进行锐化
5.1.2 “明度”混合模式
5.1.3 锐化特定范围内的色调
5.1.4 调整锐化图层
5.1.5 分离锐化晕轮
5.1.6 图层蒙版
5.2 在Photoshop中进行捕捉锐化
5.2.1 中画幅正片
5.2.2 35mm正片
5.2.3 35mm高速彩色负片
5.2.4 使用第三方RAW处理软件
5.3 在CameraRaw和Lightroom中进行捕捉锐化
5.3.1 确定边缘宽度
5.3.2 使用智能对象混合图像频率
5.4 控制文件大小
5.5 在Photoshop中进行创造性锐化
5.5.1 选择蒙版类型
5.5.2 锐化画笔技巧
5.5.3 效果图层
5.6 在CameraRaw和Lightroom中进行创造性锐化
5.7 在Photoshop中进行输出锐化
5.7.1 半调锐化
5.7.2 喷墨锐化
5.7.3 连续调锐化
5.7.4 计算机显示器输出锐化
5.7.5 针对显示器输出的智能锐化
5.8 在CameraRaw中进行输出锐化
5.9 在Lightroom中进行输出锐化
5.9.1 在“打印”模块中进行输出锐化
5.9.2 导出时进行输出锐化
5.10 工作流程的威力

第6章 自动化——高效地建立锐化工作流程
6.1 何时锐化
6.2 在.Photoshop中自动化
6.2.1 动作的基础知识
6.2.2 使用:Photoshop进行批处理
6.3 使用图像处理器存储图像
6.4 在CameraRaw中高效地进行捕捉锐化
6.4.1 创建CameraRaw锐化预设
6.4..2 控制CameraRaw首选项
6.5 高效的Lightroom锐化工作流程
6.5.1 在“修改照片”模块中创建锐化预设
6.5.2 创建并使用打印模板
6.5.3 导出时调整图像大小并进行输出锐化
6.5.4 “导出”对话框中的输出预设
6.5.5 导出后的处理
6.6 努力改善细节

序言

自Photoshop于1990年诞生起,作者Bruce和Jeff就一直在“Photoshop葡萄园”中辛勤劳作。当时,色调和颜色处理得到了长足进展。Bruce开始从事数字图像处理工作时,一个重大突破是让同一幅图像在不同显示器上看起来相同,但让打样与屏幕显示效果相同还是很难实现的,而现在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在处理图像色调和颜色方面,人们向前迈出了巨大的步伐,但在控制图像细节方面,还停留在1990年的状态:根本不可能让两台不同的显示器以相同的方式渲染图像锐化度,而通过显示器预测打样的清晰度是一种危险的做法。事实上,我们又回到了“要知道打样是什么样的,就打印出来并仔细观察”的时代。
因此,锐化(以及同样重要的减少杂色和平滑)常常是即席而为。我们漫无目的地调整,直到获得在显示器上看起来还不错的图像,并期望打印出来后也不错。
PhotoshopCS4、CameraRaw和Lightroom提供了众多强大的图像细节处理功能,但如何确定最终目标呢?本书介绍了大量的锐化诀窍和方法,但最重要的是,本书致力于提供一种分析框架,能让您以全新的方式思考锐化。锐化时至少需要考虑下面三个因素。
·图像细节与捕捉介质导致的噪点:我们要在锐化图像细节的同时避免放大胶片颗粒和噪点。
·图像内容的需求:不正确的锐化可能会突出我们原本要弱化的纹理,甚至可能会隐藏本要突出的细节。
·印刷方式的需求:将像素转换为纸张(画布或其他任何打印介质)上的墨点时,不可避免地会柔化图像,必须通过锐化对此进行补偿。
然而,这些需求常常是相互矛盾的,这是个大问题。

文摘

插图:





2.14创造性锐化简介
正如本书后面将介绍的,创造性锐化是锐化工作流程的中间部分,锐化工作流程从根据图像来源和内容进行锐化开始,到针对输出进行锐化结束,在这两者之间被称为“创造性锐化”。这里不会花大量时间讨论创造性锐化及其示例,这项任务将留到第6章去完成。但这里要简要地解释一下为何要进行创造性锐化,这是因为我们常常需要改善现实。
有时候需要让图像中的某个元素比周边元素更清晰,以吸引更多注意力。例如,头部照片通常将受益于额外锐化眼部。我们将这种锐化称为创造性锐化,因为不同于本书前面讨论的其他锐化(它们针对图像来源、内容和输出进行锐化),创造性锐化无法自动完成,而需要做出个性化决策并手工进行锐化。
需要应用与图像来源、内容或输出无关的锐化效果的原因各种各样,这种锐化被视为“为获得特定效果而进行锐化”,它们都可归为创造性锐化,且通常在局部(而不是全局)进行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对于创造性锐化,除要求有良好的品位外,没有任何严格的规则。显然,如果做得过度,最终得到的图像将支离破碎;如果做得不足,所需的效果在最终的图像中将无法显现出来,这无疑是在浪费时间。但在这些界限内,您有很大的空间自由发挥。
一种不错的经验法则是,应用创造性锐化时,不要让目标区域相对于图像的其他部分过于突出,给人以锐化过度的感觉,即在“实际像素”或更低的缩放比例下,经过创造性锐化的区域与未经创造性锐化的区域之间没有明显的过渡。除非是为屏幕查看锐化图像,否则平滑过渡比屏幕上显示的实际像素外观更重要。

喜欢数码影像锐化深度剖析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